陈嘉敖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乐山市小凉山的彝族文化特质浓郁,“彝族刺绣”是其文化的典型代表。2009 年,小凉山彝族刺绣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彝族刺绣研究主要从设计学、美学、社会学角度探讨,而对彝族刺绣本身文化特质和产业化发展探究较少。本文通过梳理彝族刺绣历史文化源流,总结其形制特征,思考彝族刺绣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路径,以期对小凉山彝族刺绣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彝族刺绣伴随着汉彝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产生。关于彝族刺绣的产生,彝族文献《彝族克智》记载:“弹毛擀毡阿约阿先来发明……剪裁缝补金觉乌基来发明;纺线织布濮莫尼衣来发明。”由此可见,彝族刺绣可追溯至金觉乌基、布濮莫尼衣两个彝族人物。陈寿《三国志》记载:公元223年,诸葛亮拜“叟帅”孟获、孟琰、爨习等为将,其夫人在蜀习得汉绣,传授昆叟女子,形成彝绣。
彝族刺绣形制丰富多样。纹样上,彝族刺绣主要有几何、天象、人物、器物、植物和动物等图案。颜色上,彝族刺绣主要以黑、红、黄等为主,其他颜色多作点缀和勾勒,色彩多元又主次分明。同时,彝族尚黑,男服以黑为尊,体现出对黑土地的原始崇拜;女服则在黑色基础上追求色彩多样,前襟、项圈、袖口均有五彩丝线刺绣花边。针法上,彝族刺绣多用缝接绣、贴绣、补绣、盘绣、镶绣、压边绣和剪贴绣,样式立体、多元。
根据彝族分布区域不同,彝族刺绣呈现微小差异。小凉山彝族刺绣吸收了传统彝族刺绣圣乍、所地和依诺三大服饰的精华,自成一体、推陈出新,民族风格浓郁、文化特质丰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彝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加强保护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小凉山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特色,但是目前其保护、利用、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破解。
从彝族刺绣传承方式看,以女性代际教学为主,师承关系多为母女、婆媳、姐妹等,其技法在各家庭中呈现细微区别。整体而言,这种传承方式学习周期长、学习难度高、传承范围窄。受外来文化、产业化等冲击,彝族刺绣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技术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乐山小凉山地区彝族刺绣传承人数仅有34 人,其平均年龄在40 岁左右。传统“传帮带”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彝族刺绣尚需建立多渠道、多途径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另外,既熟悉彝族刺绣历史文化和刺绣技艺,又通晓文化创意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彝族刺绣的主要载体——传统彝族服饰受众范围较小:地域上,主要集中于小凉山彝区;时间上,年轻人主要在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时才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消费群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市场规模的有限性,进而限制了产业化发展。一是制作方式未实现产业化。彝族刺绣多采用传统手工针线生产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依托,彝族妇女在家中独立织造。并且,因绣娘制作熟练程度不同,绣品质量参差不齐,品控标准难以把握,“熟手出精品,新手出次品”的现象明显。二是销售渠道较窄。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刺绣生产采用“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绣娘”模式,销售主要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和线下彝族刺绣产品专卖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与其他畅销产品相比,彝族刺绣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较窄且市场化程度较低,产品价值转化率偏低。三是产业集聚尚未形成。以峨边彝族自治县为例,由峨边彝族自治县惠康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已建立峨边彝佳绣专业合作社,注册“彝风彝韵”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商标,但合作社规模小、彝族刺绣产业园尚未建成。从小凉山范围看,虽然已建立起数十个合作社,但未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彜族刺绣保护观念、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具体表现为:一是与文化产业融合不深。彝族刺绣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仅停留在文化资源展示层面,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产品种类单一、有特点无特色。二是与旅游业态融合不深。彝族刺绣元素没有融入景区景点、旅游产品、旅游活动中。
为让小凉山彝族刺绣更好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主动推进彝族刺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1.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彝族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彝族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了彝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民族审美和文化意蕴,体现了彝族同胞繁衍生息变迁、生活家园改进、生产发展成果、文明进步叙述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和寓意性,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因此,要从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政治高度,增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政治自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使彝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认识到彝族刺绣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彝族刺绣这一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
2.立足本地,开展活态传承。彝族年轻人作为传承人对彝族刺绣的保护发展尤为重要。据《凉山日报》报道,作为彝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 多岁的贾巴子多年来坚持推广彝族刺绣。十年前,贾巴子下乡去教彝族刺绣,根本没人愿意学,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排着队找她学。从“没人学”到“排着队学”,她认为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变化背后是观念之变,也是凉山发展之变。小凉山彝族刺绣传承与大凉山相比差距明显,而形成差距的关键在于彝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观念问题。因此,彝族刺绣的保护传承关键是要“开源”,留住年轻人才能逐步改变彝族刺绣传承人结构不合理、技术人才断层的问题,更好实现彝族刺绣本地传承。
3.开设课程,扩大传承范围。乐山师范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4 所高等院校均开办了旅游、美术(设计)类专业;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8 所中职(中专)学校有旅游、美术(设计)类专业。可依托市域内的这些教育资源,寻求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的教育体系。如在小学、初中开设兴趣班,在高校、中职学校开设选修课和特长班。一方面,发掘具有天赋并有志于此的潜在传承人;另一方面,帮助青少年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培养彝族刺绣潜在消费群体。
1.建设新居,留住居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彝族刺绣要想“盘活”,还需发挥彝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民族地区,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发展壮大是留住居民的关键。通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金口河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相继脱贫摘帽,小凉山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要看到小凉山彝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为了留下更多的年轻人,小凉山民族地区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传统工艺为重点,鼓励设立特色鲜明、示范带头作用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推进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重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实现年轻群体就业增收,增强其获得感。
2.抓住机遇,争取支持。彝族刺绣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乐山民族地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后,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产业发展将是重中之重。2021 年5 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并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要抓住机会,积极向上争取用于彝族刺绣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要善用市场杠杆,改革传统师徒制,对学习彝族刺绣的佼佼者颁发奖学金,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彝族刺绣实现精准传承。
3.建立制度,搭建平台。凉山彝族自治州已建成1 个文化产业园和10 个产业基地,彝族刺绣产业年总产值达1.39 亿元,彝族刺绣已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借鉴大凉山彝族刺绣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标准化、集群化是小凉山彝族刺绣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积极探索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彝族刺绣产业联合发展路径,推动乐山民族地区彝族刺绣产业化发展。针对品控问题,可以依托彝族刺绣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生产标准,建立健全质检制度。针对销售渠道问题,可以依托电商平台,通过当地名人“直播带货”,实现精准引流,增加彝族刺绣整体影响力和销售量。
1.大力开拓创新,激发品牌活力。彝族刺绣是小凉山地区彝族产业发展的名片和商业运作的品牌。要用好这张名片、打响这个品牌,既要重视其内在精神的提炼,也要重视其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一是要全面梳理彝族刺绣文化的孕育、演进和发展历程,提炼其独特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提升其文化价值和品牌效力。二是要重视经济效益,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要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彝族传统文化,建立彝族刺绣纹样数字化图库和保护传承APP,提档升级小凉山彝族刺绣传习基地,打造地方文化IP,擦亮小凉山彝族刺绣民族文化品牌。
2.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业态融合。在大众旅游时代,文化旅游是游客个性化、定制化倾向的集中体现,游客对旅游产品文化特质极为看重。作为彝族文化重要表征的彝族刺绣不应与旅游业割裂,而应相互融合。要积极推进彝族刺绣和旅游产品融合开发,用新的创意将原生态存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资源有机整合,赋予其新的价值,在体系化传承、活态化应用、串联式展示、互动式体验方面下功夫。如在旅游业发展中,可通过多种途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延长产业链,促进融合发展,在民宿设计中融入彝族刺绣元素,充分彰显民族风味;加强彝族刺绣文创产品开发、销售;依托彝族服饰开展试穿体验活动,让游客充分鉴赏彝族刺绣、了解彝族文化,实现文化可消费。
3.注重产业发展,实现“串珠成链”。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语境下,积极寻求彝族刺绣与时尚的结合是推进彝族刺绣活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传统和时尚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使传统彝族刺绣彰显民族审美意象,另一方面国潮流行趋势下的时兴设计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民族风与时尚风的相互补充、互为依托能够满足年轻人猎奇消费心理,获得市场青睐。通过推进公司化、组织化、产业化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强化学习培训,建立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研学体验基地,与旅游景区“串珠成链”,大力拓展市场,示范开展传承活动,推出一批“彝风彝韵”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推动“公司+园区+艺术团+演艺+农户”的文旅产业发展,让彝族手工刺绣成为彝族群众的致富增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