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煌
近期我国的疫情防控不断出现新态势,一点连多线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按目前常规做法,一般根据局部地区疫情发生情况,将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及“低风险地区”。
其中“低风险地区”特指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 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地区。在同一城市中,可存在高、中、低风险地区并存的情况。
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彻底战胜病毒之前,所有的“低风险地区”都只是暂时性的,防控稍有疏漏,都存在瞬间转变为“中风险地区”甚至“高风险地区”的风险。前段时间发生的“旅游团疫情”,在疫情被发现以前,游客及相关关联患者都是从一个“低风险地区”到另一个“低风险地区”,然而在此过程中不幸发生感染。
这其中,因为“低风险地区”的等级评定划分和命名给大众造成麻痹大意心理,进而导致民众产生惰性,对相关疫情防控措施配合度低,不按规定佩戴口罩,疏于防范;机关单位或企业及各类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流于形式等,容易对高质量疫情防控体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战略要求和近期我国疫情发生特点,建议将疫情风险等级中的“低风险地区”调整为“常规防范区”和“预警防范区”。
其中“常规防范区”即原来的“低风险地区”,以“常规防范区”定义及命名更为精准,符合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战略的题中之义,“常规防范区”的划分和命名可提醒暂无确诊病例的城市和地区,无病例并非无风险,疫情防控措施不能走过场,须做好常规防范。
“预警防范区”可特用于有发生确诊病例,但未构成“中高风险区”的城市或地区,也可用于其他特定地区。一般而言,有发生确诊病例的城市或地区比“常规防范区”(即原划分的普通的低风险区)对疫情的防范响应等级应更高。因此,增设“预警防范区”有利于相关城市或地区各级各部门快速、充分执行防疫预案,有利于相关城市或地区的居民更自觉高效进入疫情防控预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