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姣,屈 展,郑安云
自恋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特征,高自恋者往往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寻求提升性的自我呈现以及需要通过建立大量人际关系来获得心理满足〔1〕;除此之外,还具有浮夸、缺乏同情心和渴求关注等特征〔2〕。最近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美国大学生的自恋水平在过去二十年中不断攀高〔3〕。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自恋水平也随之上升〔4〕。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交网站的兴起为自恋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理想平台〔5〕。Facebook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软件,其用户每日活跃量约9.36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的报告显示,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中,“即时通讯”的使用量达到7.2亿,其中微信的使用率已达到了87.3%,且微信的使用群体整体呈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6〕。关于自恋和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7~8〕,而社交网站中最常见的使用行为便是自我呈现〔9〕。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究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影响。
微信使用中自我呈现的主要场所是朋友圈,其特点是通过照片、文字等方式更新动态〔10〕,微信好友可以通过评论和点赞与其互动〔11〕。有研究表明,较高自恋倾向的人更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更频繁地更新状态且花费更多时间展现更多与自我呈现有关的内容〔12〕。Jang等通过对韩国212名使用Instagram用户的研究也发现,较高自恋者更喜欢发布自拍等展示自我的照片,更频繁更新个人动态〔13〕。
在五大人格特质中,外向性一直被认为是预测社交网站使用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外向性是指寻求社会交往的偏好。以往的研究表明,高自恋者也被证明是高度外向的人〔8〕,自恋和外向性正相关〔13〕。而且有研究表明,外向性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呈正相关关系〔14〕,并成为现代年轻人使用社交网站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15〕。外向性不仅可以预测Facebook使用中的自恋行为,且由于外向者渴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此比内向者在Facebook上有更多的自我呈现〔8〕。DeGraaf通过对青少年的社交网络自恋行为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外向性是影响自我呈现的重要因素之一〔16〕。
社交网站上的感知积极反馈是指个体感知到的好友对其接受、关心和关注等积极反馈,可以看作是特殊的社会支持〔17〕,而社会支持是影响社交网站使用的重要因素〔18〕。神经电生理证据表明,自恋者很关注与他人互动结果的反馈,P300反映了自恋者对他人反馈的关注。并且在关系建立初始,自恋者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帮助,浮夸型自恋和感知社会支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9〕。研究还发现,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网站会促使个体更容易获得积极反馈〔20〕,同时,感知积极反馈在大学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粘性社会资本中起到中介作用〔17〕,且在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和青少年孤独感中也起到中介作用〔21〕。除此之外,外向性也是影响感知积极反馈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外向性与感知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2〕,即在社交网络中,外向者相较于内向者能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23〕,且社会支持在外向性和幸福感中起到中介作用〔24〕。
综上所述,自恋人格、自我呈现、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之间关系密切,但以往研究集中于探讨其中三个变量,鲜有讨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加入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这两个中介变量,意在更深入探讨自恋人格和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生自恋人格能预测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H2: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在大学生自恋人格和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中起到中介作用;
H3:感知积极反馈在外向性和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中起到中介作用。
具体作用机制如图1。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西安市选取有微信朋友圈使用经验的6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剔除漏答、规律性作答等废卷后,回收有效问卷549份,有效率为91.5%。调查对象年龄在18-26岁之间,其中男生人245人(44.6%),女生人304人(55.4%)。
1.自恋人格问卷
采用郑涌和黄藜〔2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包含显性自恋问卷和隐性自恋问卷共28个项目,其中显性自恋问卷有四个维度:权欲、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钦羡(共20个项目),隐性自恋问卷有三个维度:易感质、特权感和自我钦羡(共15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与显性自恋问卷重复)。均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计算所有项目的总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恋程度越高。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
2.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问卷
参考了Kim和Lee于2011年针对Facebook编制、周宗奎等人翻译的自我呈现问卷,分为积极自我呈现问卷(6个项目)和真实自我呈现问卷(4个项目)两个部分,共10个项目。均采用7级评分方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为1-7分。计算所有项目的总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呈现越频繁。在本次测验中,两个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和0.61。
3.外向性量表
采用Costa &McCrae编制、张建新翻译的NEO-FFI五因素量表中的外向性分量表,共12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为1-5分,分数越高表明越外向。该量表在本次施测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63。
4.感知积极反馈问卷
采用Liu和Brown编制的感知积极反馈问卷,该问卷主要测量个体在社交网站上更新动态后收到积极反馈的频率,包含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完全不符合”、5=“非常符合”)。实测中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8。
采用SPSS20.0和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运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其次,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四个变量的两两关系;最后,使用Hayes开发的SPSS宏程序(PROCESS is written by Andrew F.Hayes,http://www.Afhayes.com)对链式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并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进行分析。
本研究均采用自我报告法收集数据,故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了降低该风险,根据熊红星等〔26〕推荐的方法(采用非记名方式/部分题项反向计分)对施测程序进行了一定的控制。此外,在事后也进行了Harman单因素法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14个,且最大因子仅能解释16.47%,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将大学生自恋人格、外向性、感知积极反馈和自我呈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恋、外向性、感知积极反馈和自我呈现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对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自恋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为自我呈现,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作为中介变量。采用SPSS PROCESS组件Model6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由表2可知,自恋显著预测外向性(β=0.37,P<0.01),自恋和外向性显著预测感知积极反馈(β=0.15,P<0.01;β=0.30,P<0.01),自恋、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显著预测自我呈现(β=0.14,P<0.01;β=0.16,P<0.01;β=0.26,P<0.01))。加入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后,自恋对自我呈现的影响依然显著,故外向性在自恋和自我呈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理,感知积极反馈在自恋和自我呈现之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在自恋和自我呈现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见表2)。
表2 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自恋和自我呈现的总间接效应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不含0值(LLCI=0.08,ULCI=0.18),说明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在自恋和自我呈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14%)由三个间接效应构成:第一,由自恋→外向性→自我呈现组成的间接效应1,其置信区间不包含0(LLCI=0.023,ULCI=0.10),表明该间接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第二,由自恋→外向性→感知积极反馈→自我呈现组成的间接效应2,置信区间不包含0(LLCI=0.016,ULCI=0.05),说明其间接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第三,由自恋→感知积极反馈→自我呈现组成的间接效应3,置信区间也不包含0(LLCI=0.016,ULCI=0.08),说明感知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3)。大学生自恋人格作用于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表3 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证明了研究假设1,即大学生自恋人格能够正向预测其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27〕,表明大学生自恋程度越高,其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越频繁。自恋者总是展现性的、寻求注意的,并且对外表非常关心〔28〕,他们需要时刻引起外界的关注来获得满足感〔29〕。高自恋者通过在社交网站上曝照获得虚荣心的满足〔2〕,而微信朋友圈为其提供了一个高度控制的环境,个人可以通过对图片的编辑和修饰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照片,为自恋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掌握主导权的机会,因此自恋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中呈现自我。
从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来看,首先,大学生自恋人格通过外向性对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产生间接影响,验证了研究假设2。已有研究证明,自恋者往往是高度外向的人,因为高自恋者往往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且更乐于与外界接触〔1〕;而关于外向性和使用计算机媒介沟通(CMC)的“富者更富”理论认为,外向者从CMC使用中获益更多,因此他们也更爱在社交软件自我呈现〔28〕;相较于内向者,外向者更频繁地在社交网站上呈现自我,且他们不会将社交网站作为线下社交互动的替代品〔30〕。
其次,感知积极反馈在外向性和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验证了研究假设3。有研究表明,外向性正向预测社会支持〔24〕。由于外向者热爱人群,更充满活力,并且更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因此他们能在社交网站上感受到更多的积极反馈。强化理论认为,某种行为通过奖励等正性刺激可以重复出现。外向者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与自我相关的动态,因此更容易获得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满足了其渴望得到关注并获得赞赏的心理需求,因此强化了其更新动态的行为。
最后,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和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关系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验证了研究假设4。自恋者与外向性高度相关,高外向者更容易感知到积极反馈,而感知积极反馈又影响着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微信朋友圈的最大特点是增强熟人之间的联系,保证使用者一定的隐私权〔7〕,因此,不管在朋友圈中真实呈现还是积极呈现,都有利于获得关注。其中积极信息的呈现能够获得他人的积极反馈并增强互动,真实情感信息的呈现则能够获得好友的支持和建议〔31〕。且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站上的评论和反馈大部分都是积极正向的〔32〕、是个体喜欢并愿意接受的〔33〕。因此,高自恋者因为渴望得到关注而更倾向于和外界交流,更容易获得积极反馈,增加了其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欲望。综上,除了大学生自恋人格能对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产生直接影响,外向性和感知积极反馈也是提高自我呈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