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李轶君
(1.湖北经济学院 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信息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在国家政策红利、社会资本追逐和消费需求质变的多重驱动下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特别是全球疫情席卷后,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消费不断攀升。 休闲体育正以其“文明、健康、时尚”成为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由此,繁荣发展的健身休闲产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客观上也对我国新兴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尝试梳理休闲体育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借鉴吸收国外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实践经验, 以期为当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040207T)于2007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而设立。 截止2021 年12 月,全国共有114 所高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如图1)[1],其中已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高校6 所。在休闲体育专业近15 年发展历程中,其历经主流专业类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财经类院校的办学尝试和不断创新,其专业生命力日趋旺盛,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已经从专业发展初创期转向发展稳定期,亦是发展的瓶颈期,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泛化,专业特色不够清晰;新兴课程专业教材与专业师资匮乏; 传统专业招考方式相对单一;实习实训流于形式“注水”严重;国际化课程与项目资源相对短缺。
从培养目标来看, 国家一流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6 所高校培养目标,除了广州体育学院根据具体培养方向细分以外,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即培养重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由于培养目标的泛化和不清晰,直接导致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十分臃肿。 在当前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 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俨然成为体育学二级学科的集结,“重理论、轻实践”的诘难不言而喻。 广州体育学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经过15 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该专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学校办学资源特色凝练成康乐体育、高尔夫和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三大特色鲜明专业方向。 学生入校后,便根据不同培养方向对应具体不同的运动休闲项目, 进行运动技能、 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分类培养, 使得培养目标更为聚焦清晰,更加富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在全国休闲体育专业内属首创。 但纵观其他大多数休闲体育专业在开办的过程中,其专业特色缺乏应有的辨识度。
当前,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教育部本科专业《休闲体育040207T》审核评估标准,形成课程类型、学分设置、课时安排、实践环节等人才培养标准范式。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各高校通过资源整合,不断打造颇具特色的新兴课程。 如常州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开设极限运动(漂流、蹦极、滑翔)等课程;武汉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了户外运动与赛事运营、体验教育与体育旅游、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三大方向的独立课程体系,具体如下表1[2]。 湖北经济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开设《户外运动》《健身健美》和《水上运动》三大研习方向的特色课程助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的《电子竞技IP 运营》《高尔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如表2)等新兴课程使其成为业内休闲体育特色人才培养的标杆。 但是现有新兴课程中,如蹦极、户外运动、水上运动、高尔夫等,适用本科教学的权威专业教材稀缺,师资阶段性失衡矛盾突出。 由于休闲体育专业开办的时间并不长, 专业课教师大多从其他专业转项到休闲体育专业进行相关课程教学, 教师专项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市场化比较高的项目,相关课程的教学师资甚至完全依赖社会俱乐部供给。
表1 武汉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专业选修方向设置
表2 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条件
从招生方面来看,随着越来越多高校获批休闲体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招生规模和总量持续增加。 特别是近5 年,获得教育部审批进行本专业招生的高校突破50 所。 其现有招生主要面向各省普通高考体育生。 体育生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基础,但是基本没有专项技术能力,极大制约休闲体育新兴运动项目的竞训发展空间。 山东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在普通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单招招揽了大批优秀马术、攀岩、棋牌高水平运动员(其中2021 年马术国家级运动员6 名,攀岩国际级运动员 9 名,棋牌健将级、国家级运动员 17 名)[3]。该举措是山东体育学院在2021 年全国休闲体育专业招生工作中重要突破。 被招录的优秀运动健儿们通过系统的刻苦训练,代表山东体育学院在全国各类运动竞赛大放异彩被业内交口称赞,为其他高校休闲体育招生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由此,结合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对于学生专项技术要求, 在普通招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单招路径,扩大单招学生基数,充实休闲体育专业新兴专项运动选材, 是当前休闲体育招生机制改革的重要问题。
从实习实训来看, 各高校都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建立各类实习实训基地,以期提升学生动手创新能力。 但纵观实习实训管理过程与结果,情势不容乐观。 由于运动休闲新兴行业发展初期的乱象较多, 很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权益保障不到位,存在诸多“套路”,容易引发一系列争议与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休闲体育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季节属性,如冰雪旅游、 峡谷漂流等, 对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提出了更多要求。 此外,由于现有的休闲体育类小微企业居多,学生规模化实习实训条件十分有限。 学生大多以自主实习为主,实习实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特别是近两年亦或受疫情防控影响,与休闲体育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各高校实习实训亦大多流于形式,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国际交流来看,近年来国内仅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通过与国外高校的项目合作, 着力扩展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学术与实践的国际化视野。 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与立陶宛体育大学、 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通过实地课程考察、国际会议周等为学生提供国际休闲领域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如2019 年8 月,休闲体育系教师带领10 名学生赴加拿大汤姆逊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户外探险旅游》课程学习。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们不仅系统学习荒野旅行服装、设备导航、环境问题、旅行技术等基础理论,同时对团体管理、露营最小影响和危险意识等专业实践有了更加深刻体会。 颇有深度的战略合作交流,为学生国际化的专业视野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其他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由于条件受限,与国外高校合作机会较少,教师国际化素养和认知水平不够,本科生出国学术交流与游学机会更是有限,使得本专业学生缺乏先进的国际化视野。
自1946 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最早成立健康、体育与娱乐学院并开设休闲体育专业至今,美国、加拿大已有381 所高学校开设与体育与休闲娱乐专业或方向[4]。 英国约有120 所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相关专业,侧重旅游娱乐服务、赛事策划管理、运动心理生理等三大类别[5]。 澳大利亚休闲体育发展以划船、滑板、攀岩、骑马等时尚休闲类项目的市场运营享誉盛名[6]。近10年,欧美休闲体育与艺术、环保、自然、资源、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深度融合,专业化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升,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充,特色专业品牌美誉度不断攀升,逐渐成长为全球顶级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
西方国家的休闲体育专业定位, 大多和区域体育传统特色及其丰富的体育资源有机结合, 不同的高校对本校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定位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是休闲体育发展最好的北美地区,由于其休闲体育专业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个州的教育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设定相应的教育发展目标,这就导致了北美国家不同州立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设置的多样性。 但整体上可分为户外活动策划类、体育经营管理类、公园旅游服务类。 如加拿大雷克黑大学的户外休闲专业,其培养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户外运动行业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为学生在户外娱乐,公园,旅游和相关领域的各种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毕业生职业选择主要有户外环境教育工作者、荒野生存指导者、夏令营课程教师、环境保护专家、探险策划者、公园规划师、旅游发展顾问等[7]。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休闲体育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学校、体育非盈利性组织、区域政府、体育培训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领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能力,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体育营销管理、事件组织管理、体育旅游策划、体育调查研究等[8]。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提供的职业方向主要包括目的地营销、目的地销售和推广、酒店和活动策划、非营利组织和社区体育、奥林匹克与国际体育、园区管理、度假村开发与管理、旅游发展与规划[9]。
表3 部分国外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类专业基本信息
尽管专业定位存在巨大差异, 但是其人才培养过程彰显融合特质。 如雷克黑大学的户外休闲、公园和旅游专业是加拿大颇具代表性的此类专业,其提供多个双学位选择。 它融合了理论和应用研究,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户外领导、自然旅游、保护区管理和户外休闲娱乐。 学生可以通过户外休闲学士学位与自然科学(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相关地理、历史或者性别与妇女研究学士学位进行配对, 提供双学位修学计划。 同时也实行并行教育模式,即户外休闲学位结束后可直接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教育课程,实现与教育学士学位(小学/初中或中级/高级)的横向组合。 在户外休闲专业纵向领域,学生可以通过包容性治愈性休闲娱乐课程、冒险疗法以及一套心理学课程体系,扩展学生户外休闲领域的学习深度。 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冒险研究专业还接受本校旅游和商业课程为主的专业学生,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直接转入冒险研究专业[10]。 同时,该专业每年还会接受大量从世界各地的其他高等教育,探险旅游和娱乐项目转学的学生, 对符合要求的课程转学分予以认定。
北美休闲体育类专业课程基本由公共必修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大部分构成[3]。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娱乐、体育和旅游理学学士课程需要完成128个学分满足毕业要求,它由5 个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36h,核心课程39h,专业方向课程9h,选修课32h 和实习12h。克莱姆森大学的体育与营地管理专业需要完成通识教育课, 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122 个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其中通识课程30个学分,核心课程共74 个学分,选修课程9 个学分,实践课程9 个学分[11]。这些学校专业方向课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密切关联,课程内容面向组合的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以及丰富的校本体育实践资源, 同时也非常注重课程学习过程中前置准备课程的设置, 并且对于同一课程内容不同阶段的有效衔接也清晰明确,以确保课程体系的专业性、科学性。
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环境的机会,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从学生反馈来看,国外高校在户外、公园、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地理资源、商业资源、 体育传统等形成的专业实习特色往往也成为学生选择该校进行学习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冒险研究专业的实习实训更是闻名业内, 主要涉及有攀岩、 海洋冲浪、皮划艇、海上皮划艇、攀岩、登山、移动水上独木舟、滑雪之旅、绳索救援队、海上皮划艇、攀冰、冒险摄影、滑雪之旅、沿海帆船等实践领域。 彰显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多年的专业实践积累,已成为该校招生宣传的重要亮点,更为该校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输出奠定了良好专业基础。 如美国春田学院的体育与休闲管理专业的实习多在南卡大学女篮,NBA 中国、IMG 学院等知名组织与企业进行, 学生们能收获较有竞争力的实习经验。 该校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波士顿举办的大型体育类会议与体育赛事[12]。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如对NBA 篮球名人堂进行问卷设计, 调查参观者的消费行为,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研究报告,以此将课程学习和实践运用有机整合。
国外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多采用小班制教学, 如美国春田学院的师生比例为1:13, 其中52.5%的课程学生人数小于20 人。 教授们在课堂内外可以较好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导和帮助。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讲解、小组讨论、个人技能展示、竞赛、实验报告、情景模拟、课堂辩论等不同方式交替进行。 基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 同时得益于多领域课程的交叉融合,学生就业口径较为宽泛。 如利兹-麦曲波里坦大学的体育与户外教育专业,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成为经验丰富的户外教育工作者, 学生们能够胜任体育旅游、活动管理公司、国家理事机构、健康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媒体公司的户外教育工作岗位[13]。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户外休闲与公园人类生态学基于该专业的公园、 娱乐与旅游方向的优势资源,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涉及美国城市公园、社区中心、会议中心、乡村俱乐部、滑雪胜地等。 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冒险研究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更是成为全校人才培养硕果的重要体现, 即其毕业生拥有定期雇用的知名企业或者部门,如莫尔兹比探险家、库特尼木筏公司、纳汉尼野生、海岸山脉直升机滑雪、斯特拉斯科纳公园旅馆、雷尼尔登山、克莱姆图旅游、哥伦比亚圣经学院等。
表4 加拿大雷克黑大学大学户外休闲专业课程开设一览表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面向新时代休闲健身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应用型、区域性、开放性、特色化”导向,进而明确各高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具象目标。国外休闲体育专业开设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开设此专业的大学基本都是综合类的高校,专门的体育类院校少之又少,高校通常是结合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资源优势培养学生, 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面向区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 而当前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趋同,即培养能从事休闲体育运动指导与管理、 休闲体育服务与经营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目标设置不清晰,实操性较弱,与现实中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应充分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体育资源优势,制定差异化的院校个性培养目标,以助力区域健身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
深化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奠定专业内涵建设。 依托校内优势学科资源、校外企业资源,遴选、培育和共建本专业师资智库,不断探索与完善休闲体育专业师资建设新模式、新机制。如创新休闲体育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探索“企业导师”“实践导师”“产业教授”等新路径,尝试共建休闲体育“双师”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等,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同时基于休闲体育专业课堂革命的质量诉求,潜心改良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创新休闲体育项目教学,设计开放性、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体现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综合化应用。 研发以特色专项为主体的教材内容,开发数字化新形态教材,推进休闲体育特色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全力应对智能时代产业数字化的创新发展。
不同于传统体育类专业, 新兴休闲体育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使得专业学习对于实践课程、实践资源的要求更高。 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实践课程资源的投入,加快建设和配给实践课程必需的场地、设施及相关教学用具。 在课程开设中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的研发, 需进一步吸收与借鉴国一流及国外休闲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及实践课程的相关经验与做法。 一方面不断加强校内外综合性的实习基地建设, 打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和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训练学生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优化与完善校内外的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下, 休闲体育专业亟需进行招生体制机制试点改革。 首先,尝试进行生源地体育高考加试统考科目与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方向性培养的有效关联,以此进一步推进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专项素质能力的系统性学习与提升。 如在冰雪资源丰富的河北, 在常规的100m 跑、800m 跑、立定三级跳、原地推铅球4 项素质项目外,可以增设速度滑冰、跳台滑雪等选考科目,尝试将冰雪类选考等项目纳入体育术科考试综合计分, 以此选拔冰雪类休闲体育专业后备人才。 其次, 尝试进行休闲体育新兴项目领域的高水平招生,扩大专项后备人才选材的范围。
美国及西方国家休闲体育先进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借鉴与吸收,是新时期休闲体育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互联网等从理论视角不断了解和学习国外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理论、 管理思想与实践动态,对其融合性、多元性的理论方法进行系统认知;另一方面,积极畅通学生与国外高校的短期课程研学、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的合作路径,搭建寒暑假的国外学习与交流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通过人才柔性引进的方式,聘用海外名师来校合作科研与讲学;聘请知名专家举行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休闲体育领域研究与实践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