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霞 洪玉芬 梁维平 钟文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手段,可增强血糖控制效果,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3]。规范注射胰岛素是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关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其年龄原因,记忆力差,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较差,导致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更加影响血糖的控制[4-5]。因此,迫切需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以改善其糖代谢指标。临床应探寻易被老年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模块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教育设计成不同模块,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责任护士引导后,可自行反复多次在模块上学习。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模块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教育效果的影响。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6];年龄≥60岁;具有胰岛素自我注射适应证,首次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者;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条件:严重精神障碍者;病案资料不全。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69.85±4.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1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69.89±4.3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医师开出胰岛素笔皮下注射医嘱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依照胰岛素注射教育流程标准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教育,操作指导后提供手臂操作模型给患者练习,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注射教育资料,在病房教育区连续播放胰岛素注射的视频供患者住院期间多次学习,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考核,根据患者掌握程度决定再教育情况。
1.2.2 观察组 采用模块教育模式,具体如下。
(1)成立模块教育小组:由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1名糖尿病教育护士和管床护士组成,根据研究要求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指导患者填写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信行量表。
(2)设计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块:组建院内医护专家团队,医生由本专科多学科合作团队的医疗组成员为代表,护理组由糖尿病教育护士、专科护士和护士长作为代表参与,共同讨论和设计注射教育模块。模块包含五大部分,第1版块为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工具系列产品的实物展示模块;第2版块为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展示模块;第3版块为规范注射流程图的展示,流程图为专科护士的分解操作图片加简易文字描述;第4版块为分别使用普通话、雷州话及吴川话进行操作示范的分解视频,多媒体循环播放注射操作,可自行选择适合患者方言的相应视频观看学习;第5版块为注射体验区,患者可依据视频和操作流程在模具上进行注射练习。
(3)开展教育:教育护士及专科护士依据患者常用地方语言选择适合其理解及接受的方言,播放操作视频,充分利用模块上图文并茂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对患者进行引导,教育后鼓励患者依据所学内容进行注射练习,并体验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皮下硬结评估方法及触摸体验)。住院期间患者利用闲暇时间与其他病友在教育走廊共同练习注射技术。两组均干预3个月。
比较两组胰岛素注射知识知晓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和各项生化指标。
(1)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发放本院自制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调查表,包括注射部位间轮换、针头更换、正确的注射步骤等10个项目,调查患者对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的掌握情况,共20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总分100分,80~100分表示完全掌握,60~79分表示部分掌握,<60分表示未掌握。总掌握率=[ (完全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2)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前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7]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血糖监测、规律运动、足部护理、遵医行为和膳食情况等11个条目,采用0~7分评分法,总分0~77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3)生化指标: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DSCA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8]。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胰岛素注射教育的难度大。患者经常会忽视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最终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尤为重要[9-10]。常规教育方式多局限于责任护士的示范教育和口头讲解,易忽视患者个体差异性,难以满足患者多样化健康需求,教育效果不甚理想[11-12]。
模块教育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整合资源,将图文、实物、通俗易懂的视频和注射体验区相结合,具有灵活性大、适用性强等优点[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胰岛素自我注射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模块教育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教育效果。原因在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取模块教育,依据患者不同知识掌握的程度,选择不同版块进行侧重教育,多种语言版本的教育视频方便老年患者学习,并能够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掌握胰岛素注射知识[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模块教育能够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运用模块教育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注射胰岛素教育,可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于理解和接受,在住院期间反复练习还可有效规范注射技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增强血糖控制效果[17-18]。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血糖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模块教育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血脂稳定。原因在于设计注射教育模块,并提供胰岛素和注射工具后,患者可根据视频和操作流程模拟注射体验,并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反复进行自我注射练习,可更为规范地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有利于血糖的调控[19-20]。模块教育利用同伴效应,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学习积极性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减轻护士教育负担。模块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一定应用效果,但本研究受样本量、观察时间限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在今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探讨模块教育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模块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一方面调动了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模块化教育提高了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了胰岛素自我注射方法,从而有效控制糖脂代谢水平。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模块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