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娟
顾凤娟在狮子林拍摄宣传片
顾凤娟,国家级“金牌导游”,“中国好人”,也是江苏省“最受游客欢迎导游”。从事导游行业22年,她编写讲解词超160万字。为讲好地方故事,她梳理知识脉络,深挖地方文化,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
从“往外跑”到“家门口”,顾凤娟游刃有余。她说:“艺术源于生活。有幸生于姑苏这样一片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宜人的土地上,有风景可赏,有故事可讲。”
“她天生就是做导游的料。”多年前的旅游考试,老师对顾凤娟评价很高,“勇于挑战,实力十足且充满热情。”
顾凤娟的导游之路源于失业。1999年,顾凤娟从服装厂下岗,在家人的支持和对园林的喜爱双重原因下,服装设计出身的她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不知道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作为一个纯粹的“门外汉”,她的想法很简单——可以去更多园子里玩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姑苏人,顾凤娟从小是泡在园林里长大的,信心满满的她很快在备考园林时被“上了一课”。“以为自己很了解园林,很了解姑苏,但翻开相关书籍时,我发现自己的认知太浅了。”园林是一门艺术大成的门类,处处涵盖着苏式生活的精致。
不会就学。顾凤娟考导游证时没有上培训班,而是自己天天跑图书馆。抱着求知求学的心态,每天设定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书中找解答,买不起书,就把问题相关知识点都摘抄到本子上,回家再逐一整理。这种学习与思考的方式,顾凤娟沿用至今。
从事导游工作以来,顾凤娟始终坚持学习。她拜师学唱苏州评弹,一丝不苟地练习普通话的吐字发音,她的讲解兼具字正腔圆的舒适与吴侬软语的甜美;她行至一处学至一处,遇到不太了解的讲解点,自掏腰包买书研习,她讲的故事有趣、生动,令人称赞。
2005年,入行不久的顾凤娟获苏州明星导游大赛第一名。2008年,受邀参与《走读江苏》一书的编写,顾凤娟是所有编撰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后,顾凤娟开始写讲解词。她对自己要求严苛,引用来源要数证并举,且要第一手材料,于是家里的书越买越多,书上的笔记也密密麻麻。
今年,顾凤娟做了一份范仲淹足迹的研学,研学活动为期一天,研学手册她做了三天,人物线索一条条去摸,对不上号的历史材料一点点去核实,再将活动与参与者青少年相结合,她把研学做成了一个游戏,让孩子们在听完讲解后以绘画的形式总结自己心中的范仲淹,寓教于乐。
顾凤娟和“小粉丝”们一起,开展“范公足迹”研学活动
顾凤娟在导游之路上一直保持着学习习惯,“学完了用不用得上是另外一回事,前提是要学,要有知识储备。”初读《郁达夫游记》,顾凤娟开始思辨“家门口有没有风景”这一问题。时隔几年后,她才有了答案。
旅游的初衷,是去看不同的风景,品各地的美食,感受不同地域间的风俗文化差异。拿到导游证的前几年,顾凤娟不断往外跑,去过祖国的东南西北,也漂洋过海欣赏过国外美景。在一次出国导游中,听到游客赞美卢浮宫带来的视觉冲击时,她在心里默默将其余国内景点建筑做对比,回程路上,她买下卢浮宫介绍相关书籍,读熟了。再次来到这一景点,她已经能就中外建筑和文化的对比侃侃而谈了。
走得越远,就越爱家。“姑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相比很多国外的景点,我们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就这样,发扬传统文化、讲好地方故事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埋下。
疫情期间,传统旅游业受创,顾凤娟思变求新,将目光放到了家门口的风景上。重读《郁达夫游记》,她看到了郁达夫笔下美。“家门口有好风景,苏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顾凤娟想让游客了解苏州文化、解读苏州历史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此后,顾凤娟原创研发了50余条苏州城市微旅行线路,梳理出清晰的城市文化脉络,带领诸多本地游客体味苏州文化内涵;同时她笔耕不辍,为环古城运河等诸多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编写了多达数十万字的讲解内容和宣传材料,将姑苏古城千年的文化资源转化成具象的文字。2020年仅一年时间,就编撰18万字之多。
旅游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姑苏古城恰好有足够的文化内涵供人发掘。“就比如你刚才走的穿心街,其实古称三新街,对应锦帆河上的大新街、小新街。因为过去文字是竖着书写,三被看成了川。之后又因读音讹误成了穿心街,这个点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
顾凤娟表示,疫情后的旅游市场仍充满机遇,但对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掌握方方面面姑苏文化知识的“杂家”。“定下心细细看来,姑苏古城很适合旅行,透过粉墙黛瓦去探索背后的历史文化,家门口的某条小巷逛起来也有种别样的体验。”
顾凤娟带领游客开展“江南文化,古镇名人故事”研学活动
长年累月的阅读极大地拓展了顾凤娟的知识面,为游客“定制路线”时,她如鱼得水。研学、观光、散心,这些目的是不一样的,顾凤娟会根据具体内容做路线顺序、时间长短、节奏把握的设计,让路线更贴合主题。
做双塔教育路线,顾凤娟从贡院的封建科举教育制度讲到近现代女子教育,教会办学,素质教育,通过一条路线讲述苏州教育的发展,进而漫谈到苏州名人。做红色摇篮路线,她把时空重叠起来,讲建筑风格,讲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讲行政中心,短短的一条路线,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引人入胜。
她曾带新苏州人组织过“姑苏逛吃团”,领着一行人逛菜市场、逛背街小巷,蹲在马路牙子边,吃犄角旮旯里的地道美食。一群人捧着绿豆汤喝的画面,还上了苏州新闻夜班车。“来苏州六七年了,从来没体验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觉得非常新奇有趣。”同行者之一说道,“随便往哪个方向走,她都讲得头头是道。”
顾凤娟则表示,走街串巷路线的有趣,建立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和古建文物维护的基础上。“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特色美食店明厨亮灶,文化场馆比比皆是,本地居民宜居,外地游客与姑苏的距离更近了。”
为更好地弘扬姑苏文化,顾凤娟开设旅游专业课程,对行业新生力量进行专业培训,成为了全国导游培训课堂的专家老师。同时,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从事志愿服务。自2014年起,她加入苏州多个文化讲解志愿服务团,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讲座、视频、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科普名人故事,传播名人精神,讲述姑苏历史文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
在“凤仪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中,顾凤娟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地方志、景区志、历史文献甚至影印古籍。随手抽出一本,其中写满了批注,夹满了笔记便签。顾凤娟习惯每日阅读半小时,两三天做一份读书笔记,摘录一些有用的知识点,她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