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玖
1982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曾刊载过一篇题为《铁纪委》的报道,写的是延安地区纪委的两则故事。如今读来,仍或可借鉴。
第一则故事是“七下洛川”。1980年初,陕西省延安地区洛川县,有人给延安地区纪委写信,反映洛川的一些干部在招工中欺上瞒下、掺假作弊。延安地区劳动局派人前去调查,但当事人不肯讲,知情人不敢揭,调查组很快就撤回去了。这样一来,调查组还未回到延安,群众的揭发信就已到了地委,连调查组也一同告发了。
于是,延安地区纪委派出调查组第二次下洛川开展复查,按名单逐人核实后查清了真相。原来,1979年,延安行署拨给洛川招收集体工指标354名,对象为城市待业青年等人员,但洛川县竟违规招收了134名农村青壮年和10名城市超龄人员,其中,涉及县委常委及其他领导干部的亲属72人。
地委在听取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对不属于招工对象的一律清退。但因县里许多部门的负责人从中“捣鬼”,竭力阻挠清退工作,5个月过去,只清退了十几名。为此,地区纪委又派出工作组两次到洛川督促整改,县里却仍有人发牢骚:“难道一个指标也不能照顾?为什么非死盯住我们不可?”县委领导班子内部也相互推诿。
地区纪委没有动摇,于次年3月又派工作组第五次下沉洛川,督促清退了111人。4月,六下洛川后,地区纪委才完成清退,但临走时却发现又有近10人通过第二次作弊占用了集体工指标。直至9月,地区纪委书记亲自带队再下洛川,才督促完成彻底清退。就这样,历时近两年,延安地区纪委派工作组七下洛川,才彻底纠正了违规招工问题。
这起案件,涉及领导干部数量多达数十人,干部之间互讨方便、互相包庇,集体违纪、集体对抗,性质十分恶劣。在七下洛川的过程中,先是劳动局的业务检查被“捣鬼”蒙蔽,地区纪委介入后又经历了拖延、说情、推诿、牢骚,甚至二次作弊,如果不是地区纪委一抓到底,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回味细品“七下”二字,延安地区纪委之所以能如此坚持,就是因为这是涉及民生和公平的大事。群众向地区纪委揭发,正说明他们相信纪委是站在人民一边的。
第二则故事是“敢查专员”。1981年2月,有人反映地区计委在计划外买了一辆吉普车,地区纪委前往查办时,计委负责人竟满不在乎地讲道:“车是副专员给我们买的,钱是财政局批的,你们查什么?”此人口气之硬且不说,此事竟然还牵扯一名副专员,着实有些棘手。
在地区纪委办公会上,大多数同志认为,如果涉及副专员就不敢管了,“群众会说我们的工作只对下、不对上,必须查下去!”纪委的调查惊动了地委和行署大院,有人议论:“纪委检查专员,不顶事。”纪委同志在质疑声中跑了好些部门,同近20人谈话,查阅了不少原始单据。
5月中旬,地区纪委找那名副专员核实,没想到对方态度强硬:“车是我买的,你们查什么?我买辆车就买下错误了?这个专员我不当了!”纪委将情况向地委书记作了汇报。6月底,在地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地委书记批评了这名副专员。
不久,这名副专员在冷静思考之后向纪委认了错。原来,新车是他在北京开会时向国家经委要来的,他当时明知计委有旧车,却同意换掉。而财政局明知是动用“行政费”,却改作“事业费”,帮助计委申请,又违反规定擅自给计委追加行政购置费15000元。
是非已清,如何处理?地区纪委提出让计委退车,并通报全地区。但地委常委们却认为有关人员做检查就算了,下不为例。最终,在省纪委的支持和地区纪委的坚持下,新车作另行分配,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置。
如果说“七下洛川”查的是一起“大案”,那么“敢查专员”就是一起“要案”了。涉及同级监督,这在今天也是难点和重点。当年,前辈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并且做好,一个在于“敢”字,即敢于斗争、敢于监督,一句“如果涉及副专员就不敢管了,群众会说我们的工作只对下、不对上”蕴含的是忠诚和担当。另一个在于“实”字,纪委同志能在质疑声中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后再开展核实谈话,实事求是地提出处理意见,体现的正是对事实、对同志的高度负责。此外,在核查过程中,地委书记对副专员谈心与批评,在研究处分时及时向省纪委的报告获得支持,也是峰回路转的关键所在。
掩卷沉思,又不禁遐想,40多年前纪检监察史上的这两个小片段,之所以能在多年后仍引人入胜、启迪心扉,根本在于在我们党的历史中,在一代代纪检监察干部身上,存在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品质。那就是《铁纪委》的结尾所写:“这个纪委能这样硬、这样韧”,“有股拗劲、缠劲”,“抓一件事就坚持抓到底,不管碰到什么阻力,都百折不挠”。
图/项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