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君
“君子以文会友。”文人雅集的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当时的诸侯、贵族招徕大批门客宴饮雅集,在青铜器、墓室壁画中也出现了宴饮歌舞等题材,或可视为文人雅集图的雏形。《诗经·小雅》中亦出现“酒既和旨”“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宴饮歌吹的场景。
自古以来,文人雅集总是依托于诗文书画与歌唱吹奏的闲适氛围。即所谓“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人们为何寄情山林?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道出缘由:“山水质而有趣灵……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仁山智水,足以澄怀味象,敞诸怀抱。身在朝堂的士大夫们常怀林泉之心,魏晋之后私家园林应运而生,成为审美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过渡与依托。
作为自然山水的缩景,园林为当时的文人群体提供雅集栖身之所,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写道:“尘土不惊幽径寂,十分清思属琴尊。”身在其中,可享清思之境,追绮园之踪,从而养志忘形、游心于艺。更多文人因地制宜地在自己的书斋之外布置山石花草,营造出一片微型山水景观。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不具备,还有更微型的室内园林模型——盆景,用同质的石头来模拟大山大水,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缩景来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
“城居”现象在明代中后期盛行,人们希望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但若得闲暇,集会出游当然是乐山爱水的江南文人最乐意的活动方式,文人交往圈亦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扩展。东晋由王羲之发起的兰亭雅集体现了士人山水审美之发端,并由此推动山水文化的出现,谢灵运的山水诗,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顾恺之的山水画,彪炳千秋。
明代城居的文人追慕兰亭之会,向往真正清寂安闲的乡居氛围,常雅聚于郊外依山傍水处,有条件的更是在郊野购置别墅,修建草堂、小筑等,寻求自然野趣。文徵明的《浒溪草堂图》就反映了这种情状。他的一位城居的朋友在安吉浒溪修建草堂以怀念祖屋。只见画面上层峦叠翠,高木浓荫,清波蜒曲,帆樯林立,榭阁草堂错落其中,一派平淡天真之江南景象。沈周的名作《魏园雅集图》则营造出一种林泉雅集的萧散闲适氛围,描绘了众人在茅亭中席地而坐、赋诗作文、抚琴高歌的情景,突出文人所崇尚的野趣。《魏园雅集图》诗、书、画三位一体,传递出吴中文人士大夫钟情于天开图画、结庐尘世的林泉之思。
清 华嵒《玉山雅集图》
最著名的江南文人雅集,当然是前面提到的兰亭雅集。王羲之召集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一共有42人参加这次雅集,集会后共得26人所作的诗歌37首,诗歌被汇为《兰亭集》,由王羲之和孙绰分别作序。这次雅集还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为后世的诗文雅集留下典范参照。
诞生于昆山巴城的玉山雅集,是元代历史上最空前的江南文化盛会。苏州名士顾瑛在阳澄湖畔兴建玉山草堂,遍请文人墨客吟诗题句、书画品鉴,前后持续20年,参与其中的文学家与艺术家多达300余人,一时名流如云,可谓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诗文雅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文水平最齐整的雅集,玉山雅集前后共产生5000多首诗歌,被《四库提要》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这标志着元代文化人从书斋走向市井的雅俗合流之风,并对明清两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持续影响。
山水之间,文人墨客们身心自由萧散,更有打破常规之举。其中一次雅集竟在顾瑛为自己修建的墓前举办。据记载,当时参加那场雅集的大概有12人,除了寻常的赋诗作画外,顾瑛还做了一次特别的公开对话。他认为,人生终究难免一死,与其等自己死后故旧哭祭于坟前,莫若生前与友人痛饮赋诗于山野之间,显示出主人特立独行的风范与哲思。
明代江南文人雅集多向兰亭雅集致敬,常聚于山水之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惠山茶会图》有蔡羽题的《惠山茶会序》作为引首,叙述茶会场景。遥想明末清初,画家弘仁和江注追慕江南文人雅集的风华,在黄山的琴箫合奏。
当下的匆忙俗世间,“风花雪月”的理想渐行渐远,作为一种风雅的生活范式与文化现象,形式多样、意义纯粹的文人雅集或许值得后人一再地追慕、效仿与研究。“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在某些时刻,让我们放慢脚步,在弦歌声声、诗酒唱酬中,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