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2022-10-19 18:45王艳军
中国德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爱家乡德育情境

■ 王艳军

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是对分科的适度纠正和有益补充,但也不可刻意为之。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设计,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有效整合、增补、删减、拓展、新编等方式,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其次要兼顾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学科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内容融入相关德育主题,大胆创新教学情境。

在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学校的“四类三级两主体”的课程体系中,“两主体”之一指的就是德育课程。学校将德育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主体”,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使然,也是对学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这一育人宗旨的实际解读。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切实解决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实施主体单一且力量薄弱、德育内容碎片化、德育校本课程随意性过大等问题,我校开展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进行了有益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以德育为先导,语文学科为龙头,各科协同”,是一种以体验、探究为主的实践型课程,是突破学科界限、超越课堂时空的拓展性课程,是一种向自然、社会、生活延伸的开放性课程。学校明确把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秉承情境教育“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操作要义,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主题:回应德育关切

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是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为内容维度,用主题单元做架构,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探索小学生情智共生共长、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的德育路径。我们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段目标”的相关要求在内容维度下进行主题的确定。例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我们设计“冬至大如年”“中国心 端午情”“中秋月更圆”“春节六个‘一’”“清明时节”等主题;围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生态文明等,设计“陕北娃爱家乡——家乡的过去与未来”“陕北娃爱家乡——红色的榆林”“陕北娃爱家乡——沙漠徒步”“陕北娃爱家乡——走进女子治沙连”等主题。

其次,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主题设计也可应时应景。节日自带仪式感,我们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节点设计相应的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可以大大提升育人效果。例如,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是进行“爱的教育”的最佳时间节点,我们设计了“我从哪里来”“ba气十足”“教师的一天”“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六一’的爱心”等主题。此外,我们还注意因地制宜进行主题的设计。德育工作不得脱离社会生活的大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社会大环境中的德育资源,学校也应积极建立各种德育实践基地,使得学生的德育活动尽可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例如,我们在榆林国际煤博会期间设计了“陕北娃爱家乡——能源之都”课程,在沙尘暴肆虐的时节设计了“直击沙尘暴”课程。

二、课程体系:坚持一体化

我们着力进行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系统构建,在横向的内容维度上,围绕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四类课程”(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信息加工、生活品质)进行与之相呼应的大主题归类;在纵向的学生发展阶段维度上,我们进行同一主题的跨年段设计,按照每月一个主题的实施节奏,形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完整的德育体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真正做到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德育。

例如,在“陕北娃爱家乡——红色的榆林”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中,我们引导一、二年级学生了解榆林的民俗,三年级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未来,四年级学生了解家乡是能源之都,五、六年级学生了解榆林是红色热土、革命圣地,七年级学生了解榆林人的治沙精神以及背后蕴藏的地域文化,八年级学生研学古城西安,九年级学生研学首都北京。随着年段升高,学生从了解榆林,到了解“三秦文化”,再到了解更为广阔的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视野不断扩大,思考不断深入,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也不断增长。

在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如“在不同年级设计、实施同一主题情境德育时,以怎样的‘周围世界’为源泉”“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的核心是什么”“主题课程怎样和各年段不同学科的学习相关联”等等。德育的精髓是渗透,纵贯九年的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设计,通过多个主题的实施,经过这长时间的酝酿,使德育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

三、课程实施:推动全员育人

确立德育主题后,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推动课程实施,形成学科协同,做到因科制宜、发展为先。例如,我们在一年级“我从哪里来——母亲节生命课程”大单元主题课程中编排了“护蛋行动”、“产房里的故事”、“最美的妈妈”摄影比赛、学唱歌曲《天之大》、阅读绘本《我是怎么诞生的》《帝企鹅的一家》、观影《狼的孩子雨和雪》、养育我们的“蛋宝宝”孵蛋行动等活动。在“感受母爱的伟大,感悟生命的美好”的大单元目标的统领下,语文老师设计了给“蛋宝宝”起名、写“护蛋”日记、阅读绘本、记录观影感受等内容;科学老师设计了“产房里的故事”“孵蛋行动”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听故事、使用孵化器孵小鸡的过程中了解胎儿的孕育过程、蛋的孵化过程,感受生命诞生的不易;美术老师指导学生带入“母亲”的角色,精心装扮自己的“蛋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抓拍妈妈最美的瞬间;音乐老师遴选合适的音乐在上、放学时段播放,结合音乐课的授课内容进行《天之大》歌曲的欣赏和学唱;数学老师在“护蛋记录”中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图表统计……在长达一个月的学习周期中,年级组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引导学生感悟这一主题,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是对分科的适度纠正和有益补充,但也不可刻意为之。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设计,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有效整合、增补、删减、拓展、新编等方式,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其次要兼顾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学科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内容融入相关德育主题,大胆创新教学情境。此外,还需注重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年级教师不断参与进来,使课程更趋于合理化,从粗到细,从细到精,使课程由学科的跨界整合走向一个完整的“综合体”,这是一个不断反思、批判,并由此创造、建构意义的过程。

四、课程评价:关注人的发展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首先,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评价注重从封闭走向开放,实施多主体评价。在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并特别加强了学生的自评,在课程手册相应的内容下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与内容。例如,“我从哪里来——母亲节生命课程”中,学生要对自己对妈妈的态度作自我评价;“冬至大如年”课程中,要对自己包饺子的参与度、饺子的色香味等进行星级评价等。另外,在课程实施评价中教师、家长、同学以及社会其他人员都能够参与到评价中,为德育评价提供更全面、更真实的环境。例如,在“‘六一’的爱心”课程中,对各班跳蚤市场爱心义卖活动的评价,我们就邀请了家长、教师、学生、学校工勤人员等,从摊位设计、广告效果、产品质量、销售业绩、团结协作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其次,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的评价注重展示性评价的作用。在每一次的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实施的周期内,我们会在不同阶段给学生创设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例如,在实施“陕北娃爱家乡——家乡的过去与未来”课程时,我们分别设计了“我是家乡小导游”“把家乡介绍给外国友人”“演一演家乡的民间艺术”“边吃美食边算算”“写一写家乡的美食(名人、风景)”等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置身于热爱家乡的情境中,情智共生共长,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此外,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参与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每一次课程结束,我们会积极复盘,及时鼓励表现突出的教师,把能做好德育工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评价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育人观,学生树立了积极的成长观,使得学校的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真正落地。

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自实施以来,学生获益匪浅,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课程开发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将继续聚焦儿童的发展,落实学校主题大单元情境德育课程一到九年级的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广度。

猜你喜欢
爱家乡德育情境
《中国德育》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部级优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