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城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分析

2022-10-18 07:11刘海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责任感环境治理居民

□文/刘海宁

(扬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扬州)

[提要]在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研究居民的环境责任行为对社区环境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新城区居民为例,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阐明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作用,提出“协同共治”理念,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随着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种种环境问题威胁着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社区是关乎社会公众生活最紧密的外部环境,也是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最直接、最容易接受的对象。绿色健康的社区环境是城市宜居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是一切单位和社会公众都必须承担的义务。江苏省虽属经济大省和文化教育大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各类社区居民的积极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和能力差距依然很大,环境治理成本高、治理成效保持性差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社会美好生活建设。“十四五”期间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探寻有效的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干预策略对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动力和能力,确保环境治理体系良性运转,以及保障公共环境卫生、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责任行为的定义

学界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人们努力使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减少的行为;另一种是指人们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即个体积极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或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具体内容和表现可分为三类:(1)日常生活类,包括购买环保产品、减少消费、绿色出行、回收行为等;(2)社会活动类,包括参加社区及地方的各类环保组织,通过收集、传播和分析环境信息,影响社区及地区相关议事和决策过程,参与实施进程,评估环境状况和监督环境协定的遵守情况;(3)环境抗争类,当居民感到切身利益受到环境危害或威胁时,为了维护其享有的在适宜环境进行生产与生活的权利而产生主观诉求、发泄不满等个人或群体行为。

二、研究框架与假设

国内外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有许多理论成果。Ajzen(1991)从心理学视角指出开展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这一理论随后成为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Kilbourne和Pickett(2007)进一步认为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环境信念具有负面效应,同时环境信念对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柳红波等(2017)还发现增强情感性场所依恋可以增加居民积极的环境责任行为。Guagnano(1995)认为环境行为是行为主体的环境态度与制度规范、成员结构与经济状态等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ono等(2010)发现社会认同和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还有学者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如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环保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道德舆论、教育等,分析居民环境行为的选择。本文基于以上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假设:

假设一:人们的环境认知与采取环境行为的意识正相关

假设二:人们有了环境责任行为意识不一定能采取有效的环境行为

针对以上两点假设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研,对受试者的环境责任行为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本文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通过问卷发放、实地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来对研究对象的环境行为实证分析,对影响其环境行为的因素进行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以验证假设,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的数据来自对江苏省范围内新城区居民开展的问卷调查,该类社区居民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并且多为年轻上班族或学生。本文基于理论框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法获取一手数据,借助SPSS 24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分析。

(三)问卷设计。本次调研使用的问卷共2页,限于篇幅,不在此展示。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平均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用于调查受试者获取环境知识的来源、对自己环境行为的评价、环保教育的有效形式等若干单选题及多选题;后半部分是一份用于研究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的李克特五级量表。

(四)样本数据特征。项目组于2021年8月开始向省内各市区符合新城区特征的若干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5%,样本量能够满足研究的要求。经整理后对样本数据基本特征的描述如下:

从问卷整体填写情况来看,受试者平均作答时间为5~7分钟,性别、年龄、职业等统计变量的分布都较为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占比51.17%,女性占比48.83%;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占42.4%,20岁以下、30~39岁、40~49岁占比均为15%左右,50岁以上占7.9%;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生占59.06%,其次为中专/大专,为21.05%,初中及以下、高中、研究生及以上占比均在6%左右;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占40.64%,其次为生产、制造、建筑、采矿和运输业人员,为15.5%,自由职业、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以及科技、教育、环境、卫生领域人员占比均为9%左右;从收入分布来看,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44.44%,其次是5,000~1,0000元和3,000~5,000元,均为20%左右,1万~2万元以及2万元以上占比均不足10%。

四、实证分析

(一)信度及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信度分析用于检验样本作答情况的可靠性,测量指标一般采用Cronbach’s Alpha(克隆巴赫系数),学界广泛认为α=0.5~0.6可以接受,α>0.7最好。将样本数据导入SPSS 24软件中,对所有题项进行信度检验,得到α=0.914,说明量表的信度很好。

2、效度分析。效度分析用于检验各个题项的能效性。在结构效度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到KMO=0.912(P<0.05),说明所有题项之间的关联性能够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提取出6个成分,各成分中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7,说明各题项的效度都很高。根据各成分中题项的特征并参考已有成熟量表中维度的命名,分别将6个成分命名为环境行为、环境知识、社区/外在因素、环境责任感、生活经历、环境态度。在内容效度上,由于本研究建立在大量理论基础之上,量表参照该领域已有文献而设计,并且经过预调研的调整与完善才最终确定使用,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至此可以证明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均通过,且问卷剩余题目的作答情况也较为客观,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布较为均匀,可以说明问卷质量较好。

(二)样本数据现状分析。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数据的水平或现状,使用的统计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以及众数等,本文采用平均数对样本数据进行现状分析,结果如下:(1)环境行为平均得分为3.682,在量表中对应的选项介于“约半做到”与“经常做到”之间,说明受试者实施环境行为的总体情况较为一般,还有待改善;(2)环境知识平均得分为3.348,对应选项近似为“一般”,说明受试者对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还有待提升;(3)社区/外在因素平均得分为3.531,对应选项介于“一般”和“较高”之间,说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社区管理和规范程度、社区环保宣传力度等外在条件不够充分,还有待提高;(4)环境责任感平均得分为4.182,对应选项为“同意”,说明受试者的环境责任感处于较高水平;(5)生活经历平均得分为3.961,对应选项为“同意”,说明受试者与环境行为相关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6)环境态度平均得分为2.827,对应选项为“不同意,”说明受试者的环境态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距离较高水平还相差甚远。

(三)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借助SPSS 24软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经整理见表1。可以看出,居民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环境责任感与社区/外在因素、环境态度与环境责任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即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环境知识、环境行为、社区/外在因素、环境责任感、生活经历、环境态度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两之间一者得分越高,另一者也随之相应提高。以上分析结果证明假设一结论成立,即人们的环境认知与采取环境行为的意识正相关,这为后续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依据。(表1)

表1 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览表

(四)方差分析。为了反映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的人作答情况的差异,有必要对人口学统计变量进行差异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人在各个维度及量表整体的差异。由于性别为二分变量,故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另外四个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存在显著差异则采用LSD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事后检验,观察两两比较后的平均值差值以得出结论。借助SPSS 24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限于篇幅,图表不做展示,结果经整理如下:(1)性别只在环境知识变量上有显著差异(P=0.044<0.05),且男性得分为3.46±0.99,女性得分为3.23±1.03,表明本次调研中男性比女性具备更多的环境知识。(2)年龄在环境责任感、生活经历和环境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年轻的居民比年老的居民具备更强的环境责任感;年轻的居民比年老的居民具备更积极的环境态度;年老的居民比年轻的区民具有更丰富的生活经历。(3)职业只在环境知识上有显著差异,政府部门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以及学生比生产、制造等第二产业人员具有更多的环境知识。(4)文化程度只在环境知识上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具有越多的环境知识。(5)收入状况在环境知识、环境责任感以及环境态度上有显著差异,收入越高的居民具有更多的环境知识;收入越高的居民具有更强的环境责任感;收入越高的居民具有更加积极的环境态度。

(五)回归分析。调查发现高达88.02%的居民在生活中会常常考虑到环境问题,但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真正实施环境责任行为,这些人已经具备了环境责任行为意识,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阻碍不能真正实施环境责任行为。下面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重点研究该类人群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

1、回归模型构建。以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责任感、生活经历、社区/外在因素作为自变量,以环境行为作为因变量,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其中,因变量y为环境行为,自变量x1为环境知识,自变量为x2社区/外在因素,自变量x3为环境责任感,自变量x4为生活经历,自变量x5为环境态度,ε为随机误差项。

2、回归结果及解释。采用SPSS 24软件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求解,结果经整理后如表2所示。(表2)

表2 回归分析结果一览表

回归结果的解释如下:(1)回归模型的R2为0.257,反映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共线性诊断显示VIF值全部小于5,说明五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F=23.268,P<0.001,说明回归方程显著,意味着五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可以显著影响环境行为。(2)生活经历和环境态度未通过t检验(P>0.05),表明这两个变量不能显著影响因变量;环境知识、社区/外在因素、环境责任感均通过了t检验(P<0.05),表明可以显著影响因变量。(3)环境知识的非标准化系数β=0.181>0(P<0.05),表明可以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行为;社区/外在因素的标准化系数β=0.336>0(P<0.05),表明可以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行为;环境责任感的非标准化系数β=0.266>0(P<0.05),表明可以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行为。(4)标准化回归系数中-0.031,按照绝对值大小排序为由此可知,在自变量中社区/外在因素是影响环境行为的最重要变量,而环境态度则是最不重要的变量。另外,SPSS 24输出的标准化残差直方图和正态概率图可以验证残差ε符合正态分布,限于篇幅,图表不在此展示。对以上结果进行整理,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通过该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知识、社区/外在因素、环境责任感对居民的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2)环境知识的提高、环境责任感的增强以及社区外在条件的提高都会促进居民实施环境行为;(3)社区/外在因素对居民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作用最大。

五、研究结论

(一)人们的环境认知与采取环境行为的意识正相关。经调查发现,环境保护意识低的居民在环境行为上的得分也相应偏低。此外,具有较为丰富环境知识的居民更愿意实施环境责任行为。调查还发现在涉及环境知识的题项中,相较于得分较低者,得分更高的受试者在环境行为的得分普遍更高,回归分析也给出了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的线性关系,证实了环境认知对人们采取环境行为意识的显著正向影响。

(二)价值观的选择影响人们采取环境行为的意愿。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只是出于个人及家庭利益,而更多居民是出于社会利益或自然环境的考虑,是具有利他价值观或利生态价值观的人,他们在环境责任感、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得分普遍比具有利己价值观的人高,并且会更倾向于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也更愿意鼓励他人实施环境责任行为。

(三)人们有了环境责任行为意识不一定能采取有效的环境行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学因素会造成居民环境行为差异。人们的生活经历也与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知识、环境责任感、社区/外在因素对居民的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社区/外在因素>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环境知识不仅影响人们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愿,也会影响人们对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认知程度;环境责任感反映了居民对环境问题或对解决环境问题而付出努力的意愿程度及责任感,能够影响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愿;社区/外在因素的干预是影响人们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重点从这方面入手,消除客观阻碍因素。

六、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对于江苏省新城区的居民,既要提高其环境风险认知和环境责任行为意识,使其愿意实施环境责任行为,还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为其消除阻碍因素,使其能够真正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一)加强居民环境知识教育。环境知识不足是导致居民缺乏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环境责任行为意识不足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调查发现,人们认为学校教育、电视广播、网络这三个途径的环保教育最为有效,因此可以利用这些途径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使他们容易理解、吸收并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元,例如资源状况、政策法规、环境问题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途径、措施和技能等知识。调查发现,对于众多环境知识,人们最希望了解和学习的是垃圾分类、节水节电、低碳生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对政策法规、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可以投其所好,开展相关的教育,培养人们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开展教育时还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建立健全环境责任行为政策保障体系。全国人大、各级政府及下属部门等主体要切实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不仅要以强制型政策规范居民行为,更要充分考虑社会效应和治理效率,要加强非强制型政策的实施深度和广度,例如完善环境责任行为激励制度。调查发现,22.51%的居民认为没有奖励机制是其不愿意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荣誉表扬等措施引导居民,提高其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愿并且在政策制度的保障下能够更有效地落实,还要拓宽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途径和渠道,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

(三)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情感交流。调查发现,虽然新城区整体建设状况较好,但仍有许多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既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39.18%的受试者表示认同),也打击了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愿和信心。因此,要完善社区绿化植被、垃圾分类集中回收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为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提供客观条件支持,还要加强社区环境的规范管理程度,预防并及时制止破坏社区环境的行为。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居民所在社区举行促进邻里关系和情感交流的活动频率并不高,有学者研究表明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受感情因素的显著影响,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对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识有显著影响作用。因此,要发挥社区在广大居民间的作用,多开展有益于形成良好邻里关系的活动,促进居民间情感交流以及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恋,让居民自发地形成环境责任行为意识并付诸实践。

(四)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环境责任。企业也是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方。近年来,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行政手段的干预,对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起到了有效管制,但企业自身还需自觉履行环境责任,要合理利用环保政策的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绿色生产。此外,企业还应以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和有利的客观条件,帮助员工形成生态价值观,使其愿意并且能够顺利实施环境责任行为,以企业自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带动居民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治理,降低社区环境治理的成本,提高环境治理工作效率。

(五)各方利益主体要“协同共治”。以政府为主的行政主体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公众等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推动各利益主体目标的统一。政府要为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公众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公众要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做到透明公开、权责明确,使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并实施以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激励制度,确保各方将环境责任行为落实到位。还要推动多地方和多区域政府之间的协同,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推动企业之间的协同,以共同的环境治理目标为导向,在履行环境责任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利益;推动各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以分工和合作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推动居民公众之间的协同,增进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保障居民的权利并为其提供有利的途径和物质条件,调动其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努力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协同共治”的理念引导和促进居民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社区环境治理。

猜你喜欢
责任感环境治理居民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石器时代的居民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从人体内环境治理解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