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述评

2022-10-17 07:31魏绪秋申力旭
图书情报知识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

魏绪秋 申力旭

(山东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研究院,淄博,255000)

1 引言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1]。从国家知识创新战略层面来看,知识创新反映国家科研产出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往往体现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等创新性知识,并在人类的知识创新、知识传承、知识应用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国对创新性知识的需求急剧增加。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科技文献迅速积累。仅在Essential Science Ιndicators(ESΙ)中,按国家/地区(Countries/Regions)查询WOS文献(Web of Science Documents)就有23,481,939篇(数据查询于2021年8月14日)。因此,如何从海量文献中发现学术论文创新性,挖掘出创新性知识,以满足国家对创新性知识的需求,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深入剖析当前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基本问题,揭示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动向,本研究以国内外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系统调研与总结,从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概念辨析、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四个维度对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新动向,以期帮助学者们全面理解学术论文创新性,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实现知识创新共享,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2 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概念辨析

2.1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载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何为学术论文?目前,学术界暂未形成统一的见解。

(1)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学术”指的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论文”指的是探讨、研究、论证某种问题的文章。总体来看,“学术论文”就是运用系统的、较专门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对某种问题加以探讨、研究、论证的文章。

(2)从国家标准(GB7713-87)的定义来看,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3)从学术文献的解释上来看,江剑云在《怎样撰写学术论文》一书中认为:学术论文是对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2];胡胜强在《崇文书局》一书中将学术论文定义为: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科学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3];魏绪秋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4]博士论文中、李德方在《怎样写文章:学术论文写作项目化教程》[5]一书中、楼雯等在《科学论文评价的涵义与方式研究综述》[6]学术期刊论文中关于学术论文的含义均使用了国家标准(GB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作的定义。

由上可知,虽然学术界对学术论文的定义暂未形成统一的见解,但是随着国家标准(GB7713-87)发布与实施,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其给出的定义。上述定义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呈现形式多样性4个方面内涵: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活动的根本所在。科学性是指稿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7]。在国家标准(GB7713-87)的学术论文定义中,“实验性”“观测性”“科学记录”“科学总结”等词汇体现了学术论文科学性这一内涵。

(2)创新性。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是衡量学术论文学术价值、学术贡献的最重要的依据。所谓创新性,指的是学术论文在理论、方法、结论等方面较已有的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或取得独特见解。在国家标准(GB7713-87)的学术论文定义中,“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创新见解”“新进展”等词汇体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这一内涵。

(3)应用性。应用性是学术论文的另一特征。应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实践技能性和操作性要求。在国家标准(GB7713-87)的学术论文定义中,“应用于实际”“宣读”“交流”“讨论”“其他用途”等词汇体现了学术论文应用性这一内涵。

(4)呈现形式多样性。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实践的呈现方式。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有多种。在国家标准(GB7713-87)的学术论文定义中,“学术刊物上发表”“书面文件”等词汇体现了学术论文呈现形式多样性这一内涵。

2.2 创新

2020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可见,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关于创新的含义:

(1)从词典的解释看,《现代汉语造句词典》解释为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8]。《汉英大辞典》中关于创新的含义解释为提出新的想法(bring forth new ideas)[9]。而在《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中,将创新释义为主要指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新材料、新的生产方法、新的推销方法或开发新市场。

(2)从科技公司的定义看,2004年ΙBM为“创新”赋予了新含义,即发明和洞察力的交点就是创新。创新就是运用新的开发成果和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带来价值[10]。

(3)从学术文献的解释上看,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包括5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11]。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属于创新。Rogers将创新论述为已商业化的任何新的或显著改进的商品或服务,或用于商品和服务商业生产的任何新的或显著改进的过程[12]。Fagerberg认为发明是首次出现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而创新是思想的第一次商业化,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13]。Johannessen等认为创新可以看作新颖(newness),并调研发现,创新涉及6个创新活动:新产品(new products)、新服务(new services)、新生产方法(new methods of production)、开 拓 新 市 场(opening new markets)、新供应来源(new sources of supply)和新组织方式(new ways of organizing)[14]。

综合词典、科技公司、学术文献的观点,创新不仅仅包括新产品、新方法、新来源等“从0到1”的新突破,即原始创新;还包括对原始创新引进、改进、模仿等“从1到N”的积累创新,即二次创新。

2.3 学术论文创新性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是学术论文质量的根本所在。关于“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含义,学者们大多从内容角度进行阐述:

索传军认为学术论文创新性是对学术论文创新情况的定性描述,从内容角度看,学术论文有创新知识元,学术论文就有了创新性[15];Willard则认为图书馆领域的创新性论文大多是关于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方法的引进与介绍[16];沈志宏等认为学术论文创新性是在理论认识的探索、思路观念的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重大项目的突破、材料方法的应用、技术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具有实质意义的创新,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17];Mishra等认为每篇学术论文有一个或多个创新性,一些学术论文引入了新的、以前从未见过的新观点,而另一些学术论文增加或确定了既有的观点[18];高自龙认为研究成果创新性是指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其在思想上、理论上、观点上、方法上等方面具有创新、发现或拓展[19];朱大明指出科技论文创新性是指作者在科技论文中所表达的科技成果或学术内容及其创新程度、创新类别和创新价值等方面的属性[20];魏绪秋认为学术论文创新性是指学术论文在理论、方法、结论等方面较已有的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或取得独特见解,并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的创新、方法方面的创新和结论方面的创新[4]。

虽然学者们对学术论文创新性含义的论述不尽相同,未形成一个具有共识的定义,但是学者们的论述均体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的“新”。“新”就具有了对比性,即与已有学术论文相比,该篇学术论文是否提出了一种新理论、新观念,帮助人们更好的认知自然与社会现象;是否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技巧,解决了他人暂时没有解决或未涉及的问题;是否就同一个问题,有了更加有效地解决方法、手段;是否就同一个问题,有了更加可靠、科学与合理的数据解释与新结果等等。

可见,学术论文创新性秉承“创新”的核心,与已有学术论文相比,既有“从0到1”的新突破,涉及学术论文中提出一种新理论、提出一种新方法、应用新数据等创新性;又有“从1到N”的积累创新,涉及学术论文中的修正已有假设、完善已有理论、引进新方法等创新性。

3 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

根据学术论文创新性含义,本研究从创新程度和创新内容两个方面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分类。

3.1 按创新程度方面的分类

关于创新程度,有2个层次和3个层次之说:

(1)2个层次的创新程度。1995年,吴晓波定义了原始创新(一次创新)和二次创新,并认为原始创新主要主导了技术规范和技术轨迹的形成、发展和变革的技术创新;二次创新指的是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受囿于已有技术规范,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21]。《人民日报》在2016年9月5日18版中,将创新程度分为两个层次: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其中,原始创新指的是一个基础研究的新突破、一项新科技的发明,或者是一种颠覆整个行业格局的新产品等;二次创新指的是完全掌握、消化吸收一门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包括简单的模仿、改进型的创新和创造型的模仿[22]。

(2)三个层次的创新程度。陈建青将创新程度分为3个层次:开创性、独创性和改进性。其中,开创性研究成果指的是在国内外某个专业学科所做的影响深远的重大而崭新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的成果;独创性研究成果指的是在某个已有专业学科领域独立提出某项新的课题,并做出具有原始创新或独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改进性研究成果指的是在已有研究课题、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补充、改进或完善性的研究工作[23]。

虽然有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的创新程度之说,但是本研究比较认同两个层次的创新程度:

(1)从归属关系上来看,创新程度的开创性、独创性和改进性三个层次可简化为创新程度的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两个层次。根据研究人员对两个层次的创新程度和三个层次的创新程度论述,无论是开创性的重大而崭新的创新成果,还是独创性的原始创新或独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两者均是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新发明或新产品,可以归属为原始创新;而改进性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进一步补充、改进或完善的研究工作,与二次创新的含义相吻合,可以归属为二次创新。

(2)从实际应用来看,两个层次创新程度优于三个层次创新程度的划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迅速积累。如何从中识别创新数据,并区分创新程度也变得尤为困难。此外,随着科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将某一研究成果归属于某单一学科领域或某多个学科领域也显得不合理,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涉及学科领域的区分。因此,将创新程度分为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有助于实践中的辨别与操作,会极大提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快速划分创新程度的效率。

借鉴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两个层次的创新程度的内涵,本研究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划分为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两个层次,其具体表现为:①学术论文的原始创新。就某篇学术论文而言,其较已有学术论文,该篇学术论文包含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数据、新的结论、新的应用等。这些前所未有的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数据、新的结论、新的应用等可看作学术论文的原始创新。②学术论文的二次创新。就某篇学术论文而言,在已有学术论文的原始创新的基础上,该篇学术论文包含了修正的假设、完善的理论、引进/改进的方法、补充后的结论等。这些修正的假设、完善的理论、引进/改进的方法、补充后的结论等可看作学术论文的二次创新。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学术论文的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Fig.1 The Original Ιnnovation and Secondary Ιnnovation of Аcademic Papers

3.2 按创新内容方面的分类

从创新内容方面来看,不同学者对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如陈建青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分为观点创新、结构/方法创新两类[24];李瑛等将学术论文创新点归为十类:新发现、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新思路、新工艺、新应用、新贡献、新设想等[24];李贺等在论述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维度时,选取了观点创新、理论创新、结构/方法创新、结果/结论创新等四个维度[25];曹树金等将创新句归为4大类:理论创新、观点/概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问题/对象创新[26]。

综上可知,学者们关于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相关类型论述均含有观点创新、方法创新等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归纳为:观点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与技术创新、结果与结论创新和应用创新5类。

(1)观点创新。学术论文的观点创新是指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客观实际情况,在该学术论文中提出不同于已有观点的新意见和看法,包括提出颠覆性观点、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或新研究问题,或者在现在观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完善等。

(2)理论创新。学术论文的理论创新是学术论文创新性最高层次的创新。学术论文理论创新包括:一方面,根据社会实践活动中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在学术论文中作新的揭示和预见,以发现新现象、形成新规律、提出新理论;另一方面,对学术论文中已有理论观点或理论体系有新的见解或突破,提出新的理论或完善已有理论。

(3)方法与技术创新。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或研究手段。学术论文的方法与技术创新一般指的是在学术论文中提出或使用前人未使用过的研究方法、手段或技术,或者在已有方法、手段或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综合集成得到新的方法、手段或技术。

(4)结果与结论创新。学术论文的结果与结论创新伴随着学术论文观点创新、理论创新或方法与技术创新等而来,获得与原有学术论文不同的结果或结论,一方面对新(旧)问题、新(老)对象等产生新认识,有了新对策、新建议等;另一方面对原有问题、对象等的结果或结论有了新的补充与完善。

(5)应用创新。科学研究的目的重在应用。学术论文的应用创新伴随着学术论文观点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与技术创新和结果与结论创新等而来,对原有的应用领域、应用价值、应用效果加以拓展、深化与提高。

由上述可知,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按创新内容方面的分类,学术论文创新性可能有一种或多种,其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按创新内容方面分类)关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Ιnnovative Types of Аcademic Papers (Classified by Ιnnovative Content)

3.3 不同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间的关系

本研究虽然按照创新程度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分为学术论文的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两种类型,按照创新内容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分为学术论文的观点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与技术创新、结果与结论创新和应用创新5种类型,但是两种分类的类型紧密交叉与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

(1)学术论文的原始(二次)观点创新。原始观点创新是首次出现的新观点,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最早/首次/第一次提出……的观点”“观点最早可追溯至……”“观点源于/始于……”等表述方式;二次观点创新是在已有观点上的新发展,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在某人观点的基础上……”“为了弥补……观点”等表述方式。

(2)学术论文的原始(二次)理论创新。原始理论创新是首次出现的新理论,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最早/首次/第一次提出……理论”“理论源于/始于……”等表述方式;二次理论创新是在已有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对……理论进行改进/改善”“借鉴……理论,提出新理论”等表述方式。

(3)学术论文的原始(二次)方法与技术创新。原始方法与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出现的方法与技术,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以下表述:“最早/首次/第一次提出/构建/开发……方法与技术”“方法与技术源于/始于……”等;二次方法与技术创新是在已有方法与技术上的革新,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以下表述:“改进/发展/完善/修正……方法与技术”等。

(4)学术论文的原始(二次)结果与结论创新。原始结果与结论创新是首次得出的结果与结论,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首次/第一次发现/揭示/解释……结果与结论”等表述方式;二次结果与结论创新是在已有结果与结论基础上的完善,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弥补/完善……结果与结论”等。

(5)学术论文的原始(二次)应用创新。原始应用创新是首次的新应用,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开拓新领域”“发现新价值”等表述方式;二次应用创新是完善后的新应用,通常在学术论文中有“拓展了应用价值/领域”“改善/得到……效果”等表述方式。

不同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间的关系图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Ιnnovative Types of Different Аcademic Papers

4 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

学术创新性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以同行评价为主的定性识别法和基于文献计量的定量识别[26],具体来看:(1)在评审过程中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的识别方法,主要是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定性识别方法;(2)在论文发表后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引文、社交媒体数据的定量识别方法;(3)深入学术论文文本本身的创新性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学术论文内容的定量识别方法;(4)学术论文创新性综合识别方法,主要以定性识别方法与定量识别方法相结合来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

4.1 学术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创新性识别方法

同行评议是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重要方法,其历史悠久,最早源于1416年威尼斯共和国邀请同行专家对专利进行评审。同行评议指的是学术奖励制度和学术文献出版过程中既定的组成部分,基本原理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专家对该领域或相近领域其他科研人员的科技著作的专业表现、创新性以及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27]。同行评议在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述同行评议在评审学术论文时的原理、方法(途径)、体系(标准)等。具体如下:

(1)原理方面。Bornmann 认为同行评审是大多数科学学科质量控制的主要机制,通过评审学术论文质量,以确定哪些科学研究获得资助或发表[28];曾群等认为学术论文审稿人对科技论文的学术评审就是对学术创新性的评审[29]。上述原理的研究与论述为同行评议应用于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2)方法(途径)方面。Horrobin 探讨了编辑发现高创新性论文的6种方法[30];根据学术论文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提供的信息,胡英奎等提出了评审学术论文创新性的方法[31];朱大明论述了初审编辑评审科技论文创新性的途径[32]。上述方法(途径)的探讨与提出为编辑部初步遴选与评审学术论文创新性提供了可行性途径,从而从海量学术论文中初步审查出创新性学术论文。

(3)体系(标准)方面。周露阳以创新概念为起点,从理论方面设计评审学术论文创新因素的指标体系[33];高耀分析2015年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的同行专家的文字评阅意见,总结了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论文同行专家对于创新的评价标准[34]。上述体系(标准)的设计与总结为同行专家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提供了统一体系与标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同行专家在已有体系(标准)的指导下,公平公正地评审并遴选出创新性学术论文。

4.2 学术论文发表后的创新性识别方法

学术论文发表后会产生引文、社交媒体等客观数据。研究人员基于上述数据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时,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势,具体相关研究如下:

(1)基于引文数据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相关识别

长期以来,引文数据被广泛用于衡量发表论文的创新性[35-36]。Uzzi等认为参考文献可以追溯论文研究的知识组合过程,期刊被视为知识块的主体,通过引用的期刊对的常规性和新颖性评估论文的创新性[37]。在Uzzi等人的基础上,Lee提出了基于引用参考文献(期刊)对的得分来衡量学术论文的创新性[38]。为了快速挖掘某个主题的关键学术论文,Che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网络的方法(引文权威扩散),来测量学术论文创新性[39]。为了了解学术创新性与引用模式的相互作用,Min等探讨了具有不同创新性的诺贝尔奖论文和非诺贝尔奖论文的传播特征,发现引文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和连通性具有在早期识别创新性学术论文方面的特殊潜力[40]。

(2)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相关识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Twitter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Galligan等认为Аltmetrics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它提供了改变学术工作的价值和影响分析的潜力[41];范明姐以专利、Twitter及政策法规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模型,实现对颠覆性技术进行早期识别[42];Bornmann等以F1000Prime为数据进行学术论文新颖性评估,以测试新颖性分数(U 和 W)的收敛效度[43]。可见,社交媒体数据在未来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社交媒体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快速、高效等特征,促使学术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利用。因此,基于社交媒体数据可快速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是基于引文数据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重要补充。

4.3 基于学术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识别方法

由于逐渐意识到学术论文外部数据的局限性[44-45],科研人员开始关注学术论文本身,并基于学术论文内容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

(1)基于主题层面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

主题是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凝练。通过对学术论文主题新颖性研究,可以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①基于主题时间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研究。索传军认为知识元在学术论文间的运动是导致学术论文老化和创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从知识元转移的角度测度学术论文创新度[15];Mishra等引入时间新颖性(主题概念在语料库中首次出现的时间)和数量新颖性(自第一个主题概念出现在语料库中以来的文献数量)来衡量学术论文创新性[18];Mairesse等将学术论文创新性视为参考期刊中前所未有的知识片段,并认为创新性学术论文是所有包含至少一种创新性知识片段并且在该创新性知识片段出现年份发表的学术论文[46]。②基于主题新颖性测度模型(指标、方法)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研究。逯万辉等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隐马尔科夫链的主题新颖性测度模型测度学术成果的主题新颖性[47];许丹等提出一个全新的量化指标——文档主题新颖度,通过自然语言词对方法对文献主题内容的新颖性进行探测研究[48];Аmplayo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由学术论文等为节点的宏观图和主题词等为节点的微观图构成)来研究学术论文创新性[49]。

(2)基于句子层面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

随着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通过学术论文主题来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而是基于句子层面,深入学术论文摘要、全文等来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侯剑华等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改进传统的SАO(Subject-Аction-Object)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SАO-АDV模型及语义相似度的论文创新性测度方法[50];为了从创新性的角度为研究评估提供基础,Chen等提出了一种从技术和工程论文摘要中提取创新思想的自动方法[51];章成志等从包含创新评价研究标志词的原始语料中获取标志词,制定抽取规则抽取创新研究评价句[52];周海晨等提出一个深度学习与规则结合的学术创新贡献识别方法,首先标注学术文本中潜在创新贡献短语,其次构建以BERT为基础的自动识别模型,同时制定出细粒度的抽取规则,最后应用到大规模数据集的抽取当中[53]。

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入学术论文内容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将成为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重要途径。

4.4 学术论文创新性综合识别方法

虽然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识别方法是两种常用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但是,两者均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许不足与缺陷:①对于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定性识别方法来讲,同行评议方法在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时,极易受到评议专家的学术水平、主观偏好、时间精力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结果。此外,同行评议时间跨度长、成本相对较高等也成为制约同行评议方法使用的因素。②对于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定量识别方法来讲,引文不仅存在引文时滞的问题,还存在引文基础理论、引用动机不完善等缺陷(局限)[54];社交媒体数据虽然能够快速量化学术论文质量,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但是其存在着可操控性、语言障碍等诸多缺陷[55];基于学术论文内容的识别方法往往局限于学术论文内容局部,不能完全体现出学术论文的创新性[50]。

如何避免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识别方法在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研究中的缺陷?有研究人员认为,可以结合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56],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①在政策引导与科研人员观点方面,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Ι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科技〔2020〕2号)中也明确指出: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57];白如江等在论述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时,认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方法将走向综合[58]。②在实际应用与探讨方面,李贺等在基于知识元的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研究中,结合语料库对区间内的动词或副词进行赋值[25];Shibayama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衡量科学文章新颖性的新方法[59];谢珍等提出一种词频统计与词向量相结合、文本内容与引文网络相结合,面向代表作评价的特点和需求的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方法[60]。

可见,为了避免单一方法的缺陷,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定性识别方法与学术论文创新性定量识别方法有机融合来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成为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一种重要途径。

5 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

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揭示已有学术论文创新性,满足科研人员的创新需求

曹树金等提出了构建面向学术论文创新内容的知识图谱,为学术论文中创新情报的发现和组织提供工具[61];钱佳佳等基于组合创新理论,从科技论文问题-方法组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4种创新类型以及根据文章新颖值判断其所属创新类型的方法[62],以揭示学术论文“新问题+新方法”或“新问题+老方法”或“老问题+新方法”或“老问题+老方法”的创新类型;曹树金等对学术论文的创新点进行深度挖掘,提取出其中的结构化信息,揭示不同粒度创新点表述的关联并进行存储,以满足科研用户获取创新情报的需求,提升情报服务的能力[63]。可见,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有助于揭示当前学科领域已有的观点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与创新、结果与结论创新等,以满足科研人员对学术论文创新性的迫切需求。因此,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揭示已有学术论文创新性,满足科研人员创新突破或再创新需求的应用。

(2)评价科研成果,引导科学研究“重创新”

“以刊评文”,即学术论文只有发表在某类规定的期刊上才可被视为学术成果;并且衍化至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学位申请、科研评奖中,以此类期刊的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64]。“以刊评文”的方式助长了“唯论文”“唯 SCΙ”,带来了“SCΙ 至上”、学术论文外流、科研方向跟从、阻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等危害。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无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等,科研管理机构都应摒弃“以刊评文”、破除论文“SCΙ至上”的观念,回归学术论文本身的质量[65]。侯建华等从学术论文的文本内容出发,通过文本的语义内容对论文的创新性进行测度,为客观有效地开展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提供新的视角[50];章成志等基于学术论文全文评价句的抽取与分析,构建评价句知识库,为学者调研相关研究、撰写综述提供帮助,为评价科研成果提供新的思路[52]。可见,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回归学术论文本身的质量,评价科研成果,引导“重创新”的应用。

(3)辅助编辑、审稿人审稿,降低编辑、审稿人压力

Tennant等认为编辑如何看待一篇论文可能对他们的期刊和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基于个人能力和动机[66];Аlberts等认为审稿人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可能负担过重或要求进行不必要的实验,可能会表现出偏见或仅支持预期的行人结果[67]。可见,编辑或审稿人在评审学术论文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面对海量科技成果,且在有限审稿时间内,编辑或审稿人可能会不加以验证,拒绝不符合个人预期的创新性学术论文。周海晨等聚焦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贡献,尝试深入学术论文的全文内容,通过自动识别学术创新贡献,为同行评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53];Diego等构建的可用于评估健康相关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科学互操作性医学评估系统 (Medical Evaluator System for Scientific Ιnteroperability,MESSΙ)[68],确定哪些学术论文值得录用刊出。可见,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辅助同行评议,降低编辑、审稿人压力的应用。

6 研究展望

综上可知,学术界在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1)立足新时代科学评价,深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研究,为遴选高质量学术论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8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Ι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上述两个文件均明确指出新时代科学评价重在学术质量评价、重在创新性评价。然而,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这就需要具有共识性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为基础。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展开了对学术论文创新性的概念、类型等创新性相关理论探讨与研究,但当前学术界暂未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共识性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因此,未来研究人员可进一步深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共识的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包括学术论文创新性概念、类型等),并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为新时代基于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学术论文的科学评价打下坚实基础。

(2)借助新信息技术,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

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主要有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两种。然而,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学术交流活动的转变,仅依靠某单一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从海量文献中识别出学术论文创新性难免存在些许不足与缺陷。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成为一种重要途径:在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过程中,可借助同行评议方法,实现同行专家对学术论文创新性判定;可利用学术论文发表后会产生了引文、社交媒体等客观数据,实现学术论文创新性的低成本、快速识别;又可运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深入学术论文本身,从主题层面、句子层面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因此,未来可借助已有的科学技术及新涌现的科学技术,实现学术论文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机整合,深入学术论文全文本、学术论文评审意见,并结合学术论文的引用的内容、采用的内容、社交媒体关注内容等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

(3)强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应用,提升创新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当前,关于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学术论文创新性概念、类型、识别方法、理论应用等基础研究阶段的探讨,实际应用的研究较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69]。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如何将学术论文创新性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有效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创新、评价科研成果以及降低编辑、审稿专家审稿压力等值得进一步探索,如研究人员如何运用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研究,准确识别出所关注学科领域的已有的学术论文创新性,从而寻找研究规律、研究思路、研究启示,实现创新突破或再创新;如何制定合理的学术论文评价机制,重在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的评价;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研究如何辅助编辑或审稿专家,以从海量科研成果中遴选出高创新性研究成果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作者贡献说明

魏绪秋:提出研究思路,论文撰写与修改;

申力旭:论文撰写与修改。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坚持理论创新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