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多元编创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2022-10-17 05:30任佳儿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律动旋律节奏

任佳儿

(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小学音乐编创活动中,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参与律动、旋律、歌词、器乐、综合音乐活动等多元编创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虽然编创教学开始受到广泛重视,教师积极设计多元编创实践,不断反思与探索编创策略,然而,笔者通过大量视导活动与调查访谈后发现,要使学生能够真正持续、积极地参与音乐编创活动,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一、现阶段小学音乐创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将律动编创等同于舞蹈创作

律动的编创,应是在伴奏音乐中,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等要素特点进行的有规律、有节奏的动作编创。虽然舞蹈也是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的肢体动作创作,但是后者更强调创作的完整性、艺术性,并不完全适合在课堂编创活动中完整展示。许多音乐教师片面地将律动编创等同于舞蹈创作,对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舞蹈动作素材的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使律动编创真正的目的无法达成,还会使学生对编创活动反感和抗拒。

(二)音响探索过程缺乏主动性

小学音乐音响探索和编创的过程中,较多教师害怕因“自由”探索音响而使课堂“失控”。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始终保持安静有序。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灌输给学生“产生”音响的方法,或直接给学生示范演奏动作等。面对这样的教师和课堂,学生缺失主动探寻知识的过程,这大大降低了学生探索音响的欲望,编创的热情被浇灭,无法体验创造音响的快乐。

(三)旋律编创过程“套路化”严重

近年来,旋律编创在教学质量监测中常以建构题的形式出现。在这一背景下,旋律编创教学活动的目的发生扭曲,产生唯命题论、唯方法论,部分教师教授旋律创作公式,要求学生按公式套用;要求结束音必须是“do”等。这样的编创是为试题而编创,扼杀了学生对音乐旋律美的真实表达,剥夺了学生创造的快乐。旋律编创教学并非冰冷与死板的应试教育,它应是体现青少年儿童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素养教育。

(四)歌词编创脱离音乐本体需求

歌词编创的基础是语言,包括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一般的歌词编创建立在学生熟悉音乐语言的基础上。[1]部分教师为编创而编创,忽略音乐本体,没有深挖教材作品的特点,盲目、随意地选择歌曲素材,殊不知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歌词编创。部分教师没有考虑音乐的要素特点,让学生进行毫无音乐性的歌词编创,过分追求歌词的文学性,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较高要求,而在编创过程中忽略音韵之美。

(五)综合性音乐编创缺乏指导经验

综合性音乐编创活动是需要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编创和展示的综合性活动。既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也对教师的指导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大量前期准备,包括分组方案、剧本、音乐、道具、背景等,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大部分教师对综合性音乐编创活动避之不及,也无教学策略可言,更谈不上积累有效的指导经验。

二、音乐多元编创教学实践策略

(一)依托节拍节奏,丰富律动编创

达尔克罗兹把人体变成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解释音乐的乐器。通过这个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强调、表现了音乐的艺术性质。[2]现有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作品,绝大多数情绪欢快、节奏鲜明、节拍明晰,符合小学生用肢体动作对音乐进行表达的需求,有利于开展律动活动。而律动编创活动恰恰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从节奏入手,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深刻剖析教材作品的音乐要素,抓住其节奏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律动编创。

1.根据节拍强弱,把握编创规律

“节奏在音乐中,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的组织者,有人称它为音乐的骨架。从某种意义上讲,节奏就是音乐总的感觉。”[3]小学生正处于感知节拍与节奏的敏感期,肢体协调能力较强,内心的律动感能够通过肢体进行表达。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根据节拍特点,为学生创设律动编创的机会,培养其音乐节奏感。目前,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作品,节拍以四二拍、四四拍、四三拍、八三拍居多,也时有特殊节拍出现。无论是何种节拍的音乐作品,强弱规律是其发展的规则和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在辨析作品强弱规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围绕“强拍”的律动创作,可使学生在律动创作时有规律可循。如民族管弦乐作品《阿细跳月》中,四五拍使这部音乐作品拥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编创律动时,教师要牢牢抓住四五拍的强弱规律特点——“强弱弱强弱”(见图1),以此作为引导律动编创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固定强拍动作和弱拍动作,或只固定强拍动作,引导学生按这个强弱规律进行编创,甚至还可以进行节奏“加花”编创。学生在教师可掌控的设计安排下,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表演力,真正做到抓住节拍节奏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编创活动。

图1

2.契合节奏型特点,固定编创表现

我们把在一首乐曲中经常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和特点的一组节奏称其为节奏型。听众在欣赏作品时,通常会先对节奏型产生深刻印象,它是音乐反应情绪、内容、意境、风格的直接且具体的表达。当这组节奏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时,即成为这首作品的典型特点。教师在设计律动编创活动时,除了按照节拍的强弱规律设计律动外,还可以根据作品的节奏型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律动编创,使学生在感受节奏型特点的同时,能用自己的律动创作反映对作品的深刻感受。比如《新疆舞曲》(第二号)是一首维吾尔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乐曲反复出现的附点及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敲击手鼓的律动感,仿佛把人们带到美丽的新疆,看见一群新疆维吾尔族朋友正欢快地载歌载舞。教师应抓住这个节奏型组合极富韵律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新疆舞步的基础上,为每一节奏组合设计契合音符时值长短以及乐曲内容、情绪的律动动作,并在乐曲中固定地将其表现出来。这样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内心感受,满足他们用肢体表现音乐的欲望。

(二)挖掘音色特点,探索音响编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除了控制身体发声器官“声带”进行发声外,生活中的一切物品对学生来说都可以是“发声”的乐器。小学生生性好动,对身边丰富的音响充满探索的欲望;且想象力丰富,对身边的音响总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在小学音乐编创课堂里,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对于音响的渴望与探索,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乐器,通过身边的音响再现故事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对合作演奏的浓厚兴趣。

1.找寻声音材料,发现天然乐器

感受、体验打击乐器可以从探索身边的音响入手。生活中随处可见“天然的乐器”,所谓的天然乐器,就是指“来自大自然、生活中、教室里随处可见,不需要进行再次加工经敲打后即可以发声的物体。把它们作为声音材料,通过有节奏地打击,从而生成有规则的音响”。[4]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身边能够产生音响的物品,通过“试一试”“敲一敲”“听一听”,感受不一样的物品通过敲击、碰撞产生出的奇特音响,从而探索自制出属于自己的新乐器。这样的编创课堂,学生不仅在课上积极探索,课下更愿意开动脑筋,寻找更多自己喜爱的“打击乐器”。比如在《勇敢的鄂伦春》的教学活动中,在为歌曲伴奏的环节里,使用传统打击乐器伴奏,必然扼杀学生探索声音、自制乐器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寻教室里的声音,例如用笔头点击桌面,模拟马蹄声,为歌曲伴奏等,以此激发学生的编创欲望,培养探索精神。

2.组合编创音响,再现故事场景

中外打击乐器种类丰富,音色各异。在编创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打击乐器的特性,如音高、材质、音色、演奏方法等,掌握打击乐器的相关知识,了解打击乐器因其材质和演奏方法的不同,导致音响效果也不同。在学生了解乐器特性的基础上,教师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乐器的特点,将乐器音响与音乐形象相结合,感受乐器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事件发生、情绪情感的,从而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对音乐画面的联想。单乐器编创展现故事片段,多乐器组合编创,即可展现故事场景。比如《大钟和小钟》这首歌曲的编创活动,结合钟声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材质、不同演奏方式,找到生活中可以代表这些声音的物品,然后在编创环节,创造性地加入这些自制乐器的伴奏,表现大钟和小钟的故事场景。

(三)借鉴创作手法,掌握旋律编创

小学生音乐学习经验尚浅,常常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较难产生坚实稳定的节拍架构和优美的旋律。小学对旋律编创要求不高,能够编创简单、易于上口的单声部简短旋律即可。模仿是旋律创作的起步,借鉴现有的旋律创作手法,是小学生旋律编创最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剖析各种经典创作手法,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模仿创作练习。

1.巧用变化重复,形象引导编创

变化重复是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其中“同头换尾”或“同尾换头”的旋律经常在儿童歌曲创作中被采用。它使得音乐材料和音乐形象既统一又变化,且旋律格式工整、结构清晰。这样的创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旋律的发展走向,易于小学生辨析和学习。在旋律编创活动中,教师应先采用直观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相同”与“不同”,使抽象的旋律创作手法跃然于学生眼前。了解这一创作手法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模仿,在乐曲“不同”的部分填入旋律。借鉴传统创作手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体会到旋律编创的快乐和成就感。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小作曲家》音乐实践活动,教师提供《小雨沙沙》旋律(见图2)以及两只同头不同尾的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同头换尾”的旋律创作特点,即前半部分相同,后半部分不同;再提供“同头”旋律,请学生编创不同的结尾旋律。这样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创旋律技巧,为后续更复杂的旋律编创活动夯实基础。

图2 《小雨沙沙》“同头换尾”旋律示例

2.围绕骨干音,感受调式调性

著名作曲家潘振声说过:“作曲对音符的运用,也像写文章一样,确有一整套严密的规范。”调式与调性对小学生来说,虽可以感受,但是难以理解和琢磨,它是作曲的一套章法和规范。通过对现有教材的分析,让学生多听多唱具有各种特色调性的作品,使调性色彩牢牢印刻在学生心里,使骨干音更鲜明地表现出肯定调式调性的作用。学生在熟悉调式调性和主干音的基础上,再进行旋律编创更加容易。比如作品《草原上》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多次感受蒙古族音乐旋律特点后,找出主要骨干音“1、2、3、5、6”,并请学生只利用这几个“骨干音”进行简单的蒙古族旋律编创。创作的难度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更易于接受。他们的作品因紧紧围绕着“骨干音”而充满了浓浓的蒙古族音乐调性色彩,作品的完成度较好,学生的成就感较高,人人都可以是“小小蒙古音乐家”。

(四)剖析文本特点,完善歌词编创

歌词的编创,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易于上手。只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正常表达,都能够参与到歌词的编创活动中。语言同样具有音律美,歌词编创一样是对美的表达与再创造。在歌词编创活动前,教师要先挖掘教材背后的深刻内涵,剖析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大量地解读文本含义。教学上,引导学生紧扣作品主题,切合作品情境,使歌词编创活动既“自由创新”,又“合情合理”。

1.甄别内容要素,选择适宜歌曲

小学音乐教材中收纳了近百首儿童歌曲,并不是每一首都适合开展歌词编创活动。笔者认为,只有结构工整、节奏鲜明、乐汇重复度较高、情绪欢快、主题贴近生活、内容具体真实的作品才适合小学生进行歌词编创。因为这类作品总体演唱难度较低,所以编创起来更易上手。“牵强附会”地随意选择歌曲进行歌词编创,只会使编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编创能力既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发展,他们的编创信心也会遭受打击。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在深入剖析每首歌曲作品后,仔细根据以上特点进行甄别,选择符合条件的歌曲,组织歌词编创活动。比如歌曲《谁唱歌》(见图3),这首作品以小动物为主题,贴近儿童生活,且有具体形象展现。此外,该作品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上口、情绪欢快,“xx x x”乐汇动机重复出现,是一首适宜歌词编创的作品。

图3

2.紧贴主题内涵,展开合理想象

歌词往往是作品的内涵与灵魂的直观表现,不管是叙事、抒情还是写景,都必须围绕主题进行创作表达。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传达出的主题内涵,充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并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符合主题内容的合理联想,使乐曲表达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鲜明,以降低学生编创歌词难度。同时,在具体创编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契合作品的节奏特点,使歌词的朗读与演唱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比如《乒乓变奏曲》是一首欢快活泼的钢琴曲(见图4),在编创活动时,教师创设“打乒乓球”的画面场景,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围绕“乒乓球”的形象以及“乒乓球”在球桌上跳跃的特点,进行紧扣主题的歌词编创。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变奏“加花”的手法,对歌词内容进行“加花”编创等。

图4 《乒乓变奏曲》歌词编创示例

(五)指导团队协作,鼓励综合性编创

综合性音乐编创活动是以表演、演唱、舞蹈、演奏等多种实践活动为集合的音乐编创活动,它对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是需要团队合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教师在指导综合性音乐编创活动时,应深入探索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创作脚本;提供给学生怎样的表演素材;如何鼓励学生根据素材进行模仿、创作;如何深入创作小组,对创作和编排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等。在实际指导中要严格按照课前拟定好的计划实施,并在过程中不断总结指导经验。比如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小小音乐剧编创活动中,教师先准备好剧本、音乐、舞美、道具等,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好编创小组,拟定各组“小导演”,并鼓励小导演进行分工和编排。在实际编创过程中,教师提供多个场景图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中。在分组排练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示范和点拨,通过谈话帮助学生领会“小金鱼”“老渔夫”“老太婆”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他们的人物表现更具感染力。在学生分组展示后,通过生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提出具体改进的目标。综合性音乐编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演、演唱、舞蹈等音乐能力发展的机会,更促进学生组织编排、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编创活动中,学生“抒己之情,表己之意”,编创成果闪烁着创造的光芒,其编创过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看到当前编创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理念,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多元编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造的精神,让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被持续地点燃。

猜你喜欢
律动旋律节奏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和谐律动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动静之间
给你的信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轻快漫舞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