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芝,刘贵学,陈杏元,谭金枝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浏阳 410300)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人群标化发病率为17.08%,好发于20~50岁的青中年女性[1]。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主要采用抗雌激素药物,最常用的是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短期效果满意,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停药后易反复[2]。近年来,中医药以其多作用机制、低毒性等特点,在乳腺增生病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临床重视[3]。中医将乳腺增生病归属于“乳癖”范畴,乳癖之名首见于华佗《中藏经》:“癖者,痞也,气机不畅,胀满疼痛,故其临床常见症状为两乳胀满疼痛。”[4]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治疗上以内服汤药为主,辅以中药外用、针灸、推拿等各种手段治疗乳腺增生病,可增强疗效[5]。消核散结胶囊是本院自制药,1996年开始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已获得良好应用效果。刮痧能行气活血、调节阴阳,广泛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中[6]。本研究尝试探究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更为有效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7];②中医辨证分型为乳癖病痰瘀互结证[8]:月经可正常或延期,可见经色暗,质稠有块或痛经,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③年龄在18~50岁的非绝经期女性;④近1个月内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及相关中药;⑤乳腺发育正常;⑥自主行为能力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⑦无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⑧患者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③合并其他乳房疾病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传染性疾病患者;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⑦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⑧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浏阳市中医医院乳腺科诊治的60例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依据1∶1配对试验原则,根据患者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2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患病侧、婚姻状况、居住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相关伦理要求。
表1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第7天开始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472;规格10mg×60片/瓶),10 mg/次,2次/d,连续服用21 d。研究组自月经期第7天开始服用消核散结胶囊(浏阳市中医医院,湘药制字Z20070253;规格60粒/瓶)4粒/次,3次/d,连服21 d;同时给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治疗。具体操作:患者平卧或仰卧,暴露刮痧部位并涂抹万花油,医者持刮痧板(75%酒精消毒)与患者皮肤呈45°,用刮痧手法中的泻法,均匀力度刮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刮痧位置为循肝经从章门→期门(双侧);背部取乳房对应的全息穴区,上背部两侧与前胸乳房对应区,与乳房水平段平行的脊椎对应区,膀胱经一、二侧线平T2~T12段(从上往下);穴位刮痧:肩井、膻中;刮至局部出痧,痧出时先为红色,后为暗紫色或青灰色,至痧粒不再出现时为止;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1个周期。2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饮酒,忌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
1.5观察指标
1.5.1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肿块大小、范围、硬度,伴随症状评分 ①疼痛程度评估标准。0级(0分):无触痛,无自发痛;1级(3分):触压痛,无自发痛;2级(6分):自发痛,以经前为主,呈阵发性;3级(9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4级(12分):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②肿块大小评估标准。1级(3分):肿块最大直径≤2.0 cm;2级(6分):肿块最大直径2.1~5.0 cm;3级(9分):肿块最大直径>5.0 cm。③肿块范围评估标准。1级(3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2级(6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3~4个乳房象限;3级(9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5~6个乳房象限;4级(12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7~8个乳房象限。④肿块硬度评估标准。1级(3分):质软如正常腺体;2级(6分):质韧如鼻尖;3级(9分):质硬如额。⑤伴随症状:包括情绪变化、月经异常、腰膝酸软、两胁胀满、瘀血症状(舌质及舌下脉络)共5个项目,每项4个等级,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0分),总分范围0~15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5.2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 采集患者同时间段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孕酮(P)水平,试剂盒购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1.5.3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取血清标本,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1.5.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采用HL-5000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购自泰安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纤维蛋白原、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
1.5.5治疗效果 根据伴随症状评分计算总评分降低率:总评分降低率=(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9]。治愈:总评分降低率≥90%;显效:总评分降低率70%~89%;有效:总评分降低率30%~69%;无效:总评分降低率<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轻微潮热、月经异常、皮肤瘙痒。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肿块大小、范围、硬度,伴随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及肿块大小、范围、硬度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肿块大小、范围、硬度和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分)
2.2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E2、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2.3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MD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2.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5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效果比较 例(%)
2.6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2组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良性乳腺病变,其病因极其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普遍认为内分泌失调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尤其体现在乳腺组织随卵巢的相关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雌孕激素的动态平衡非常重要,而催乳素也对乳腺组织有直接刺激作用[10]。大多数乳腺增生病患者症状随着自身卵巢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或绝经而自行缓解,因此仅10%~15%的患者需要治疗,其中绝大部分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仅少数需手术治疗[11]。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是一种雌激素拮抗剂,结构类似雌激素,能与E2竞争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促进乳腺增生病症状缓解[12]。本研究结果显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整体疗效仍不尽理想。
中医认为,现代女性因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存在紧张、焦虑、压抑等情绪,情志不舒,抑郁伤肝,肝气郁久化火,火热内灼,炼液为痰;津液耗损,瘀滞不畅,经脉阻塞,不通则痛,临床以痰瘀互结证较为常见[13]。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认为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的治疗需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散瘀化痰为主。本研究所用消核散结胶囊由猫爪草、夏枯草、昆布、海藻、天葵子、瓜蒌皮、丹参、蒲公英、延胡索、赤芍、柴胡等中药组成,方中猫爪草、昆布、海藻、天葵子化痰散结,瓜蒌、丹参、延胡索、赤芍活血行气,当归、夏枯草散瘀止痛,并配以柴胡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可疏肝益气、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消肿止痛。此外,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刮痧疗法使用边缘光滑的工具,蘸取油或清水,直接作用于皮部,也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外在反应部位。研究显示,刮痧能行气活血、调节阴阳,疏通经络,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迅速排除体内毒素;痧的排出能清洁经络,净化体内环境,激发经气运行,对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病变均有效,尤其对消散局部肿块及缓解疼痛疗效显著[14-15]。基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三维立体刮痧疗法从肩井、膻中到两胁肋部肝经,最后到背部乳房对应的全息穴区,由穴位→经络→全息穴区形成一个三维区域,对病灶形成合围之势,促进痰瘀之邪的消除。二者联合可达内外共治之功。结果显示,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及肿块大小、范围、硬度评分和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关研究指出,氧化应激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OD活性降低导致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弱,而氧自由基可造成乳腺细胞损伤;MDA是E2诱导乳腺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后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可损伤乳腺细胞,促进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16]。李杰茹等[17]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干预可改善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抗氧化能力,抵抗脂质过氧化,从而促进病情改善。说明通过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或许可以达到控制乳腺疾病进展的目的,可能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一条潜在有效治疗途径。此外,有证据表明乳腺增生的发生可能与血液流变学高凝、高黏状态有关[18-19]。王智兰等[20]研究指出,通过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发挥抗乳腺增生的作用。本研究中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能进一步提高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下调血清MDA水平,且在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消核散结胶囊联合刮痧治疗不仅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发挥明显的抗氧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同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乳腺增生病病情改善。此外,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属于纯中医治疗方法,可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6.7%,且均为轻微反应,低于西药治疗的20.0%,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可以证明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具有良好安全性。
综上可知,消核散结胶囊联合三维立体刮痧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能明显调节性激素分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显著提高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的不足,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仍需通过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