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依,赵文悦,薛 松,秦 毅,莫仕围
羽毛球因易学易练、老幼皆宜等诸多优点,一直是不同年龄人群首选的体育锻炼方式之一[1]。调查显示,羽毛球是我国居民参与率最高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仅次于“国球”乒乓球[2]。在国外,羽毛球同样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因球速快(羽毛球是球速最快的球类运动),参与者需在极短时间内处理高速飞行的来球,因此,羽毛球同时也是一项隔网对抗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另外,羽毛球动作技术包括高远球、挑高球、杀球、吊球、扑球、搓球、推球、勾球、抽球、反手放网前球等;基本步法包括上网步法(跨步上网、垫步加蹬步上网,前交叉加蹬跨步上网,后交叉加蹬跨步上网、蹬跳步上网等)和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头顶后退、反手后退、正手后退并步加跳步、头顶侧身加跳步等),所以,羽毛球还是一项技术动作复杂、灵活多变、对参与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
羽毛球运动的以上诸多特点使其成为一项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体育运动。据调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损伤发生率为88.0%[3],职业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更是高达93.4%[4]。研究还发现,羽毛球运动损伤主要发生于肩、膝、踝关节等部位[5];与参与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密切相关[6-7]。另外,训练量过大是职业运动员受伤的主要诱因,而不规范技术动作被认为是导致业余爱好者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8]。尽管以上这些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羽毛球运动损伤特点,并为损伤预防和干预措施研究提供了依据。但是,这些调查研究或开展于30年以前,或样本量小、不具群体代表性,抑或是涵盖内容片面、直接证据不足。近年来,随着居民对健康日益关注,越来越追求科学运动。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引入,羽毛球这项运动也在不断改变。鉴于此,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情况是否随之得到改善有待调查研究。另外,由于缺少研究对职业羽毛球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导致在指导和制定损伤干预策略时缺乏针对性。
因此,本研究通过在线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不同羽毛球参与者的特点及羽毛球相关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目的是掌握羽毛球职业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对损伤特征及诱因进行全面比较与分析,为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积极预防和主动干预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各年龄段的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与职业运动员,通过免费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面向全国居民及境/海外华人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本研究中,业余爱好者定义为规律从事羽毛球运动及相关训练人士(如每周1次,每次1小时),职业运动员定义为以参与体育比赛为职业,并依靠参赛获得生活收入的运动员。所有参与者在填写问卷之前,阅读知情同意书,并承诺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
参考国内外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调查研究[2,9],并咨询访谈国家羽毛球队退役运动员(如薛松)及长期从事羽毛球培训的教练,最终确定问卷调查内容,具体包括:参与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运动等级等)、运动习惯和特点(周运动量、持拍手、落地腿等)、比赛情况(赛事级别、单打赛、双打赛等)、运动损伤情况(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诱发因素等)及其他(损伤预防措施、方法等)。调查问卷初稿制定后,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并回收50份问卷,针对反馈意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并编制“羽毛球相关运动损伤调查”问卷(详见附件)。
制定好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和填写。发放方式是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面向全国及境/海外华人发布问卷二维码和链接,并通过参与者进行转发和扩散。调查问卷于2021年8月17日开始发放,9月5日截止,共计20天。所有参与者进行在线填写和提交。
首先,对回收问卷进行初步筛查,剔除信息填写不完整、非目标人群填写等无效问卷;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计算运动损伤发生率等。另外,按照性别、年龄、体重、运动等级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各组别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并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显著水平设定为P<0.05。所有统计分析均在SPSS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本次调查共回收443份问卷,其中,431份问卷通过微信渠道回收,占97.3%;少量问卷通过网页链接渠道回收(2.7%)。回收的问卷中,排名前3位的省/直辖市分别为广东省(31.6%)、重庆市(9.5%)和江西省(8.4%),来自全国其他省份的问卷占比1%到6%不等;另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国外占比为7.5%,其中,中国香港占5.9%。
回收的443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413份,回收问卷有效率达93.2%。有效问卷中,271份来自男性,占比65.6%;142份(34.4%)来自女性;年龄分布在13岁至70岁之间,参与者的平均年龄、身高和体重分别为25.3±7.3岁,170.8±8.0 cm和63.9±10.7 kg。
绝大多数参与者为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约占总人数的86.2%(356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以在校学生为最,占总人数的57.4%(237人);其次为教师和企事业单位职员,分别占11.4%(47人)和5.1%(21人);其他从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商务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的参与率不高,各自占比均少于5%。
职业运动员57人(44男13女),占总人数的13.8%。他们当中共有18名运动健将(国际健将3人,国家健将15人),17名一级运动员和4名二级运动员,另有三级以下的运动员18人。
共有236人(159男77女)曾发生羽毛球相关运动损伤,整体损伤发生率为57.1%。另外,业余爱好者(356人)的损伤率为52.2%(186人),职业运动员(57人)的损伤发生率为87.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χ2=25.2,P<0.001)。
业余爱好者中,122名男性和64名女性曾发生过运动损伤,男性和女性的损伤率分别为53.7%和49.6%,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56,P=0.45)。将业余爱好者按年龄分为小于18岁组、19-44岁组、大于45岁组,损伤发生率依次为62.5%、52.4%和41.7%,呈逐渐递减趋势,但是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56,P=0.45)。另外,体重偏轻者(身体质量指数BMI<18.5)的人数为26人,体重正常者(18.5 ≤ BMI ≤ 24)为275人,体重超重者(BMI>24)为55人,各组对应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2.3%,51.6%和60.0%,呈逐渐递增趋势,但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χ2=2.4,P=0.30)。学生群体损伤发生率为51.0%(110人),教师群体的损伤发生率为占55.6%(25人),企事业单位职员运损伤发率为42.9%(9人),其他从业人员的损伤发生率为56.8%(42人);四类群体之间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1.69,P=0.64)。大多数业余爱好者(194人)有羽毛球参赛经历,其中,135人曾发生运动损伤,占总人数的69.6%;无羽毛球参赛经历的162人中,51人曾发生运动损伤,损伤发生率为31.5%;业余爱好者的参赛经历显著影响损伤发生率(χ2=51.38,P<0.001)。大部分业余爱好者(125人)都曾参加非正式比赛,他们的损伤发生率为68.8%;少部分曾参与省/市等不同级别赛事,损伤发生率为78.6%。
职业运动员中,共有50人发生过运动损伤,其中包括37名男性运动员和13名女性运动员,损伤率分别为84.1%和100%,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χ2=1.11,P=0.29)。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的损伤率分别为:运动健将100%(18人);二级以上90.5%(19人);其他级别72.2%(13人);不同运动等级之间有显著差异(χ2=5.98,P=0.04)。根据羽毛球赛事级别分类,9人曾参加国际比赛,全部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率100%;31人曾参加国家级羽毛球赛事,仅1人不曾发生运动损伤,损伤率为96.8%;曾参加省/市级赛事和其他较低级别赛事的人数分别为21人和19人,损伤发生率为85.7%(18人)和78.9%(15人);不同赛事级别间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5.60,P=0.13)。
发生损伤的236人共报告各种类型损伤489例,平均每人发生2.1种损伤;其中,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为2.0种,略高于职业运动员(1.9种)。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均为肌肉/肌腱类损伤为主,如肌肉拉伤和劳损,分别为71.3%和61.8%;其次为关节/骨损伤,分别为17.9%和20.9%;其他种类的运动损伤(如手/脚起水泡、腰部损伤等)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10.8%和17.3%(如表1);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的损伤类型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χ2=4.39,P=0.11)。
表1 不同类型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情况分析
发生损伤的236人共报告533处损伤,损伤部位遍及全身各处,以下肢和手臂为主,其中,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上、下肢损伤的占比分别为36.5%和52.4%,职业运动员分别为24.3%和52.3%(如表2);两类人群损伤分布部位组成比差异显著(χ2=16.8,P=0.001)。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中,排在前五位的损伤部位分别为膝关节(16.1%)、踝关节(16.6%)、肩关节(13.5%)、手腕关节(11.4%)和腰部(8.5%);职业运动员中,前五位分别为:膝关节(20.7%)、腰部(20.7%)、踝关节(17.1%)、肩关节(13.5%)和大腿部位(7.2%)。另外,4名业余爱好者曾发生头部(包括眼睛)损伤,职业运动员无相关损伤。
表2 不同身体部位发生羽毛球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左手持拍者共26人,占总人数的6.2%,损伤发生率为34.6%,略低于右手持拍者(58.6%);左、右手持拍者之间的差异显著(χ2=4.06,P=0.044)。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中,左手持拍者的损伤率为15.8%,远低于右手持拍者(54.3%);职业运动员中,左、右手持拍者的损伤率分别为85.7%和88.0%,差异不大;两类人群左、右手持拍者的损伤率构成比差异显著(χ2=15.7,P<0.001)。
另外,我们发现,持拍手与运动损伤发生部位密切相关,如左手持拍者,损伤多发生于左侧上肢。调查还发现,50.6%的人起跳后左腿先落地,25.9%为右腿先落地,9.4%为两腿同时落地。单腿落地者的损伤发生率相对更高(左腿先落地者为63.2%;右腿先落地者为57.0%)。对比分析单腿落地者下肢损伤发生情况,发生于落地腿同侧损伤率为49.2%;业余爱好者中,同侧损伤率为51.6%,职业运动员中为40.0%。
准备活动(94.4%)和放松整理活动(93.0%)的重要性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少于5%的人认为准备、放松整理活动可有可无,其中主要为业余爱好者(分别为23人和29人)。
此次调查中,主动佩戴护具的人数为125人(30.3%),不佩戴护具人数占69.7%。主要以护膝(36.1%)、护腕(21.3%)、运动贴布(14.8%)为主,无人佩戴护腰。业余爱好者的护具佩戴率为27.8%(99人),以护膝(41.5%)、护腕(25.9%)和护踝(11.9%)为主;职业运动员的护具佩戴率为45.6%(26人),以运动贴布(50.0%)、护踝(17.6%)和护膝(14.7%)为主。另外,佩戴护具者中,76.0%的人曾发生运动损伤,未佩戴护具者为49.0%,差异显著(χ2=26.0,P<0.001)。对比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70.7%佩戴护具的业余爱好者曾发生运动损伤,96.2%佩戴护具的职业运动员曾发生运动损伤,差异显著(χ2=7.3,P=0.007)。
参与者中,90%以上的人会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只有极少数人(21人)不重视积极预防损伤,均为业余爱好者。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职业运动员,他们最常选择的预防措施为: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23.7%)、适当的力量练习(17.8%)和放松整理活动(15.7%)。此次调查还发现,54名业余爱好者(29.0%)和一半的职业运动员(25人)发生运动损伤发生后需要就医处理,就医产生的费用超过千元者分别为22人(40.7%)和12人(48.0%)。
据统计,羽毛球运动损伤约占全部运动损伤的5%,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排名第六[10]。此次调查研究发现,羽毛球运动整体损伤发生率为57.1%,高于网球[11]、乒乓球[12]等常见小球类运动的损伤发生率,再次证明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
根据以往的研究报道,业余爱好者发生损伤的原因可能是:①运动前,不重视准备活动,导致运动时肌肉未能完全激活;②运动后,拉伸放松活动不充分,导致肌肉持续紧张和疲劳累积;③不注重正确技术动作的练习,错误的击球动作和步法会增加运动损伤风险;④不注重对已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正确专业的医疗处理,这会增加运动损伤复发率,且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留下长久隐患。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业余爱好者的损伤率为52.2%,远低于以往相关研究报道的损伤发生率(88.0%)[3]。当今羽毛球爱好者的损伤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随着大众健身科学性的普及,大众对准备活动、放松整理活动有了正确的认识,日常锻炼和训练中,越来越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第二,随着羽毛球技术的发展和羽毛球运动的推广普及教育,大众较以往更注重羽毛球正确技术动作的练习和提高,如聘请专业羽毛球教练进行技术动作指导;第三,科技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为大众主动防护运动损伤提供更多选择,如不同功能的护具、不同性能的球拍、良好缓冲功能和抓地力的羽毛球专项运动鞋等。
此次调查中,职业运动员的损伤率为87.7%,与以往相关调查研究报道的损伤率相当(93.4%)[4]。这可能与羽毛球职业运动员的职业特点有关,职业运动员发生的损伤主要是训练负荷强度大而造成的过劳性损伤。在训练和比赛中,高频和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会使关节负荷显著增加。处于放松状态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突然受到较大的关节应力,可能会发生损伤[13]。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肩部、腰部、大腿、膝关节和踝关节是职业运动员损伤率较高的部位,且多以肌肉拉伤、肌腱损伤为主。另外,职业赛事更激烈,比赛时长更长,这是导致职业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另一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发现,损伤发生率并无男女性别差异,这与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一致[14]。理论上,女性身体素质相对弱于男性,更易发生运动损伤。此结果可能与女性相对较低的参与率及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强度相对较低有关。另外,有学者曾指出,损伤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5]。此次,我们发现,损伤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趋于逐渐下降,但无统计学显著性。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此次参与调查的年长者(大于45岁)人数相对较少(12人,占比4.9%);另一方面可能是年长参与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参与过程中注意避免危险系数较大的动作。此次调查还发现,损伤发生率虽与身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显著性。这可能与体重偏轻和超重者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快速进行前后移动,并伴有较多的跳跃、跨步、蹬地等动作。我们发现有赛事参与经历者损伤发生率更高,而且,赛事等级越高,损伤率越高。羽毛球比赛相较于平常锻炼更为激烈,并且赛事级别越高,参与者的水平越高,相应地对身体的消耗越大。因此,建议业余爱好者,尤其是体重超重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羽毛球赛事,并减少参赛次数,降低损伤风险。
复杂的技术动作也是导致羽毛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6]。此次调查中,下肢损伤在所有的羽毛球损伤中占52.3%,其中,膝关节是损伤率最高的身体部位。研究发现,频繁使用跨步步法是造成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直接原因,而过多的起跳杀球是引起半月板损伤的直接原因[17]。因此,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时尤其要注重膝关节的保护,通过内旋用力伸展膝关节。同时,加强踝关节韧带周围的肌肉,最大限度地提高关节间的协调性,预防下肢损伤的发生[18]。此外,起跳后,落地腿不同于下肢损伤有关,尤其是对业余爱好者。起跳落地时下肢非优势侧的缓冲效果不佳,较优势侧更容易造成损伤[19]。从人体运动链理论可知,击球时,腰部运动起着力量传导的作用,力量从最先接触地面的足部依次传导到小腿、大腿、骨盆、胸腔、其中骨盆和胸腔是躯干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旋转发力时,如果躯干不能流畅地协调上下肢,很有可能会发生动作代偿或者造成损伤。因此,平时应加强腰、腹部核心肌群的训练,同时可通过佩戴护具等进行积极防护。例如在不影响腰部活动范围的情况下,佩戴有支撑带的软护腰能显著降低腰部扭伤风险[20]。另外,我们发现。业余爱好者的上肢损伤多发生在持拍手同侧,这可能是持拍手的击球动作错误导致[21]。因此,业余爱好者应注重练习和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技术以降低相关损伤发生的概率。职业运动员的上肢损伤多发生在肩关节,这与肩关节长期反复处于外展状态下作快速运动有关[22]。建议职业运动员通过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训练来预防此类损伤。
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和所有职业运动员都比较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指出,人们对于护具的选择往往与自身发生的运动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23]。此次调查中,佩戴护具者损伤发生率更高,这可能说明参与者多是在发生损伤后才选择佩戴护具来减轻疼痛、加快恢复,而不是提前通过佩戴护具来预防损伤。鉴于功能性护具不仅可以在损伤后减轻疼痛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20],我们建议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职业运动员应重视护具的佩戴,做好主动防护。另外,在护具功能研发方面,可以通过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以强化护具的防护性能和穿戴舒适性,或达到对损伤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目的。在调查中,所有职业运动员均认识到了准备与放松整理活动的重要性,而仍有一小部分业余爱好者对此不以为意。积极的准备活动可以快速热身,降低肌肉黏滞性,放松整理活动能够使人从紧张状态过渡到安全状态[14]。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及时放松,是预防损伤发生的最有效手段。这应当引起羽毛球参与者,特别是业余爱好者的重视,也是今后开展科学健身普及活动的重点。业余爱好者在损伤发生后进行专业医疗处理的占比较低,职业运动员则更注重医疗处理方案的专业性。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前国内运动医学发展相对滞后,缺少专业的运动医师、理疗师等;另一方面,业余爱好者可能缺乏对运动损伤的科学认识。研究证实,既往损伤病史与新的损伤发生率显著相关[24]。因此,在损伤发生后,应及时停止运动,主动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羽毛球运动损伤整体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职业运动员。业余爱好者的损伤发生率无性别、年龄、体重、从事职业等特异性,但与参与赛事经历、赛事级别显著相关;职业运动员的损伤率亦无性别特异性。但与运动等级、赛事级别有关。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发生的损伤类型相近,但不规范技术动作、忽视准备和放松整理活动等是导致业余爱好者损伤的主要诱因,而高强度训练及剧烈赛事等是诱发职业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
针对业余爱好者,我们建议:①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采取积极措施(运动前后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放松整理活动、佩戴护具、适当进行力量训练)以降低损伤风险;②注重提高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如请专业的羽毛球教练进行指导和培训;③合理安排锻炼和比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疲劳,损伤发生后及时进行专业医疗处理。针对职业运动员,我们建议:①除了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之外,还应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自我防范意识;②加强赛前赛后的科学化监督与管理,如引入科技手段(智能穿戴设备)对运动员进行实时监督、反馈训练效果、身体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