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战略下深圳加快国际体育名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2-10-16 08:48彭国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名城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肖 潇,彭国华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2020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到2035年,成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体育创新能力、体育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成为国际著名体育城市。2022年2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国际体育资源集聚,吸引国际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提升深圳体育国际影响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背景下推动深圳体育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既是深圳践行“全民健身”战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深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深圳经济竞争力的必然策略,更是提升深圳城市国际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支撑。

1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战略意义

1.1 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是深圳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加快国际体育名城的建设既是提高深圳居民生活质量,又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作内容是深圳加快国际体育名城建设的战略支撑,对深圳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深圳在2011年成功举办大运会后,留下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等在内的22个重大体育场馆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丰富的赛后遗产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深圳陆续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法规。在先行示范区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带动深圳群众体育发展,激发市民运动热情,提高市民运动意识,将市民体育生活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对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满足市民体育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 加快国际体育名城建设是促进深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深圳经济竞争力的必然策略

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是推动深圳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体育消费,提高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策略。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作为朝阳健康产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2%-3%,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具有显著效果。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贯彻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公布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试验,丰富优化体育产品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GDP达2.77万亿元,体育产业总产出达1062.27亿元,同比增长3.3%,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深圳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从发展态势上看,体育产业有条件成为深圳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超预期回报的行业。加快国际体育名城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快体育消费升级,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深圳经济综合竞争力。

1.3 加快国际体育名城是提升深圳城市国际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是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深圳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体育被众多城市营销者列入城市新型发展战略中,作为城市影响力事件推动。早期发展的伦敦、巴塞罗那、巴黎等城市都取得良好的成效。根据英国专业体育研究机构Ark Sports发起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排行榜”发现,世界级城市不一定在“全球顶级体育城市”入选名单内,但是入选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一定是世界级城市。从经济总量上看,深圳堪称世界级城市,但是与国际体育名城距离甚远。体育作为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体育事业作为深圳城市营销手段之一,集聚社会多方面力量资源,完善深圳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优化深圳“城市病”,带动深圳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深圳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城市目标定位需要深圳发挥示范区优势,彰显深圳创新城市个性,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试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提供“深圳样本”。

2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机遇和挑战

2.1 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部署及相关利好政策的驱动,有利于深圳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

深圳在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依靠经济特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深圳质量”“深圳速度”的特色发展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战略支撑。

在“双区”战略驱动下,广东省体育局起草了《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框架(稿)》,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深圳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顶级城市群的义务责任。《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这为深圳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等体育产业相关政策高频出台,创新体育赛事发展,促进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助力体育消费升级,推进深圳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其中,《若干措施》再次明确提出,203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在先行示范区的主导下,深圳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体育事业从高速发展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2.2 各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深圳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深圳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双区驱动”下,深圳再次释放战略效应,发挥多重叠加优势,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各项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体育产业方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2015年至2020年,每年设定2亿元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成绩斐然。《2020年度深圳市居民体育消费报告》显示,2020年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出值1062.27亿元,增加值418.97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3.3%和3.9%,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20年深圳市体育消费实现总规模557.59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175.35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7.8%,较2019年上升1%。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深圳体育产业每多产出1元,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出增加6.02元。深圳居民体育消费提质扩量的发展态势为深圳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群众体育方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圳充分发挥先行示范区风向标的作用,开展群众体育“全市动起来”系列活动300余项。同年深圳建设更新173片社会足球场,新增91个便民利民体育场地,建设10个社区体育公园,市、区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受益市民超过200万人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建成体育设施22093个,体育场地面积259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3平方米,市民体质达标率达91.4%。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9万名,实现市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覆盖,成立60个市级服务点,基层指导时间超过12万小时,年服务人群超过500万人。全民健身深圳样板已入选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

表1 深圳籍运动员参与重大赛事奖牌统计情况

竞技体育方面,近几年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深圳籍运动员成绩优异。深圳竞技体育事业的平稳发展,与深圳体育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2.3 深圳体育影响力持续稳步提升,为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提供有利条件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有效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2011年深圳大运会成功举办后,深圳体育事业呈持续快速态势发展。近年来,深圳陆续举办WTA和ATP巡回赛、法国足球超级杯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深圳赛区)等重大国际赛事,截至2019年,深圳市举办主要体育赛事活动共计542场(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很多赛事无法举办),深圳体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知名度与影响力稳步提高。根据2017年5月人民体育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榜单通过城市赛事、城市场馆、全民健身、体育旅游四个指标相应分数并得出综合总分及排名(表2),深圳以87.91分排名第6,但从总分来看,深圳与成都、广州相差甚微;从体育活力这一指标项可以看出,位居第三位,且与上海分数相近。查阅相关数据显示,“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深圳2015年排名第9名,2016年排名第7名,2017年排名第6名(2018年以后的权威数据无法查询,以2017年之前的数据说明)。深圳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表2 “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前6名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2.4 深圳跟世界体育名城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目前体育城市评比细则来看,体育城市的评定指标主要有:举办赛事的水平及规模;本土职业体育发展良好;丰富的体育资源等。深圳尽管处于世界体育名城的高速建设阶段,但与世界体育名城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际公认体育城市的发展情况遥遥领先于深圳,例如湖人队所在地洛杉矶、尼克斯队所在地纽约、皇马足球俱乐部所在地马德里等;国内北京、上海、广州体育名城的建设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作为处在探索期的深圳,继2011年大运动会后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有所增加,但赛事规模水平有待于提高,顶级赛事缺乏;本土职业体育处在政府扶持培育阶段,国内较有名气的深圳足球俱乐部、南岭铁狼俱乐部、深大乒乓球俱乐部等职业俱乐部在国际上知名度甚弱,国际体育组织也微乎其微,深圳在体育名城建设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国际视野下深圳加快国际体育名城的路径选择

3.1 以政府引导扶持为契机,加快深圳体育名城建设进程

深圳体育名城的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元治理”效应,加快推进体育名城建设步伐。第一,协同治理是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与社会组织以共识为导向参与集体决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协同机制是深圳建设体育名城的关键。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深圳各政府部门协作,加快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的工作机制。第二,加强深圳体育名城建设工作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的内容衔接,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引领,发展积极的城市体育发展战略,将深圳体育名城的建设纳入到体育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建立“体育城市”与“创新城市”紧密联系,坚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提升深圳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第三,根据政府规制理论,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宏观调控及监督规制行为,加强引导体育名城的建设。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体育名城宏观建设标准,督促其落地实施,完善体育名城建设的优惠政策,提高深圳体育名城各项标准建设,制定包括职业俱乐部、赛事、体育场馆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进行绩效评估考核工作。

3.2 以打造品牌赛事为目标,提高深圳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

鲍明晓、陈林华等学者认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促进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有力抓手。具体来讲,衡量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因素是该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规模水平、赛事等级及数量。第一,深圳是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充分发挥先行示范区优势,借鉴北京办奥的赛事理念,传承本土大赛承办经验,提出“深圳方案”;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建立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关系,争取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落户深圳;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高深圳的体育影响力,在办好WTA深圳年终总决赛、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等国际品牌赛事的基础上,发展本地赛事品牌,优化体育赛事服务,推动本土赛事创新,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加快推进深圳“全年无休”的赛事格局。第二,在赛事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孵化体育赛事产业,提高赛事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第三,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环境,举办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加快推进国际赛事本土化和本土赛事国际化进程,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体育赛事协同构建机制,为深圳打造高端赛事之城奠定基础。此外,制定深圳体育赛事国际传播战略,依托深圳发达的媒介平台,培育打造体育传播媒介机构,主动与国际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深圳体育赛事在国内外的宣传推广效果,通过赛事影响力提高赛事能级,从而提高深圳城市知名度。

3.3 以提高职业体育影响力为前提,发展深圳特色体育运动项目

根据国际体育名城的建设经验,提高职业体育影响力是体育名城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联盟及职业体育赛事是创建国际体育城市品牌性名片。[13]深圳要建设国际体育名城,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加快推动职业体育进程是关键一步。第一,以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坚持实施深圳市竞技体育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竞技体育青训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职业素质,同时吸引职业体育明星入驻深圳,提高深圳竞技体育竞争力。第二,加大本土职业俱乐部的扶持力度,吸引国际大型职业体育赛事落地,培育职业体育联盟,发挥深圳在体育的聚集和发散效应。一方面,努力提高以深圳足球俱乐部、深圳南岭铁狼足球俱乐部、深大乒乓球俱乐部为主本地俱乐部的竞赛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其参与城市公益事业,强化深圳市民体育意识,逐步构建深圳市与本土体育职业俱乐部的意识共同体。第三,坚持“智力运动之城”的建设,发展棋类运动;围绕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依托冬奥效应,提高冰球项目的竞技水平,坚持引导走职业化道路;此外,坚持发展符合条件的新兴时尚运动和中高端体育运动。

3.4 以全民健身发展为导向,打造深圳体育名城人文基础

鲍明晓学者认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特征是浓厚的体育氛围与多彩的体育生活。[10]活跃的群众体育主要表现在体育基础设施供给增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长年不断的草根体育比赛等。在社会主义示范区重大战略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颁布的《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第一,落实《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建设与深圳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体育设施。借鉴波士顿城市规划发展经验,通过城市空间与体育空间的系统化整合,充分挖掘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休闲、健身功能,改造公共绿地、修建完善滨海公园措施,努力打造体育特色主题公园。合理有效地开发核心商业区的“露天球场”“地下场馆”,[13]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积极包装具有深圳先行示范区地标特色的体育场馆。第二,发挥深圳高新技术优势,打造智慧体育示范场馆,利用数字化升级体育场馆,建设数字化室外健身场地设施,以期助力打造健康科技的深圳城市体育场地设施,提高体育场馆的竞争力。第三,丰富深圳市全民健身节庆活动,以办好“深圳国际马拉松”为突破口,支持“一区一品”群众赛事发展,发挥市民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市民体育活动的参与率。此外、加强社会指导员培训,合理开展社区健身指导服务工作;构建深圳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体系,传递良好的人文精神,展现深圳创新包容独有的城市魅力。

3.5 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驱动,促进深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深圳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重要指标。《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发展现代体育产业。[3]第一,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推动国家相关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实,完善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加快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鼓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体育产业政策,突出各区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和特色,加大扶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产业园区、企业。第二,深入贯彻落实《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针对特定目标群体需求,明确市场细分,提升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体育交易会,鼓励定期举办体育消费节,创新融合体育消费业态,繁荣深圳体育消费市场。第三,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规范对重点鼓励发展的运动项目、高水平赛事、代表深圳参加高水平赛事的俱乐部扶持实施规程,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体育用品的竞争力。第四,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加快深圳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将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体育本体产业上来,充分发挥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体育+”的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样板。

3.6 以挖掘体育文化为导向,确定深圳体育发展的特色定位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丰富体育精神内涵,是深圳建设国际体育名城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根据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精神文化是用符号表达的。文化的一切特性最终都要转化为符号的形式。在体育强国、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下,深圳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深圳在国际体育名城行列中的识别符号。第一,坚持深圳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指导,出台系列体育制度,建立适合深圳特色的体育文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深圳区位优势,加大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促进海派体育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借助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的特点,满足深圳市民体育多样化需求。第二,利用体育与深圳城市天然逻辑耦合特点,提高深圳文化建设中的“体育内核”,挖掘保护本土体育文化,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体育博物馆、体育主题公园及体育文化体验中心,合理利用传播媒介,拍摄推广深圳体育主题的宣传片、体育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第三,充分利用深圳先行示范区人才引进优势,吸引体育专业人才,设立体育产业有关工程或科研中心,寻求深圳本地体育院校合作,促进深圳体育产业相关研究,提高体育圈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努力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体育名城创建之路,提升深圳在国际体育名城建设中的软实力。

4 结语

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是深圳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深圳加强国际体育名城建设,首先要根据顶层设计,坚持政府的扶持引导;第二要打造深圳品牌赛事,提高赛事规模水平,构建赛事体系;第三要提高深圳职业体育影响力,发展本地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第四要加强全民健身工作,营造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打造深圳体育人文基础;第五要加快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体育消费增长点,促进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六要挖掘深圳本地体育文化,确定深圳体育发展的文化特色定位。

猜你喜欢
名城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京江与名城镇江共荣光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体育产业之篮球
北威州名城名展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