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爽,张 兵,周玲君,桂 莉
(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助产士主要为孕产妇提供整个孕期、产时、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等一系列连续性护理服务[1]。在我国,助产士人力配置较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2],同时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国内对助产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国内助产士主要由中专和大专生组成,学历、职称较低[3],缺乏专业性,助产教育体系也不完备。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本科助产专业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8月至9月对32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1.调查工具。借鉴杜丹丹等人的从事老年护理意向问卷调查表[3-4],并通过德尔菲专家法制定问卷。问卷包括3个部分:一般资料、学习助产专业意向、助产专业认知度,共14个条目。预实验验证,问卷的Cronbach’sα为0.803,内容效度良好。
2.调查方法。问卷由6名项目成员统一无记名发放,现场回收。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有效回收率94%。
3.统计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百分比、均数等进行统计描述;选取总人数中的228人,其中愿意及不愿意学习助产专业者各114人,进行1 ∶1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对象中有215人(65.35%)愿意学习助产专业,不愿意学习者114人(34.65%)。女生199人(87.28%),男生29人(12.72%)。
将家庭住所X1,所在院校X2,对助产专业的了解程度X3,发展前景X4,对助产专业发展趋势的态度X5,是否愿意推荐他人报考X6,就业首要考虑因素X7,就业去向X8,期望月薪X9,9个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X8、X7、X5、X6、X4、X36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因素下护生学习助产专业的影响因素(n=228) [n(%)]
以学习助产专业意向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项目(X8、X7、X5、X6、X4、X3)作为自变量,在α=0.05水准,进行1 ∶1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最终进入方程的有4个(X4、X6、X8、X3),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下护生学习助产专业意向的1 ∶1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n=228)
结果显示,在329人中,有65.35%的本科护生愿意学习助产专业,其中男生学习意向明显低于女生。这可能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有关,如孕产妇不愿隐私暴露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男女有别,不方便助产行为。而目前国内外对男助产士的从业现状及孕产妇对男助产士的接受程度等相关研究也较少,这些因素使人们对男助产士的认可和需求都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产房工作技术要求高,责任大,如果助产护理人员不能切实把握好自身定位和角色,在助产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失误,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由此可见,多重因素造成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一般,助产专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多方努力。
目前国内助产发展形势良好,“十三五规划”中助产士被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5],联合国秘书长也提出了妇女儿童健康全球战略[6]。对助产专业的认知会使其对助产专业发展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5],也更愿意推荐他人选择助产专业,与杨慧雅等[7]的研究结果相同。学校的办学实力越强、专业的硬件环境及专业师资越强,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8],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助产专业只是护理专业的二级学科,导致助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不足。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助产专业意向较低的现状。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助产专业体系完善,薪资高,职业发展空间也更开阔。护理本科毕业生面对生活的压力或家庭负担[7],在就业时更偏向于薪资高,发展好的地区,这也进一步导致助产专业发展两极化。
首先,从院校层面,通过加强助产专业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在招生时着重对助产专业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报考助产专业。其次,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9],建议参照助产专业教育全球化标准,重新构建助产教育体系[2,10]。再次,医院层面,亟待建立完善的助产专业发展体系。应对产房护理各个细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助产监管体系。最后,加强助产资源的均衡化,促进地区助产专业的平衡发展。建议在产科资源配置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发展较为不充分地区与发达地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努力缩小地区间配置的不均衡性。
综上所述,护理本科生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一般,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临床助产专业的发展需求。学习助产专业的意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和相关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对助产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以促进助产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