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理/本刊见习主笔 吴菁
化验军车油料,组建石油工程系;发展石油教育,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主持领导试验,投身核燃料工业……曹本熹被誉为“两弹”背后的功臣。
走进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系馆,可以看到门厅内伫立着一尊铜像。这尊铜像由清华大学1950、1951 届毕业的校友共同出资修建,主要是为了缅怀和纪念化工系的主持创办人、同时也是为中国核化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清华化工人——曹本熹。
“石油太重要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油田、炼油厂、勘探专家、采油专家、冶炼专家”,已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首届系主任的曹本熹,在了解到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车在战场上因油料问题屡出故障时,便决心要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时,我国车用燃料大部分是进口的“洋油”,油质、标号、性能都无法确定是否能保证军车使用。就好比身体被输入了未知血型的血液,极其危险。
怎样才能改变对“洋油”的依赖?思来想去,曹本熹决定带领化学工程系师生,承担抗美援朝前线军用燃料油的化验任务。
在燃料工业部的委托下,曹本熹在化学工程系内筹建了燃料研究室,这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斗严寒,战酷暑,几经努力,朝鲜战场上军用燃料质量不达标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在此过程中,曹本熹向学校提交了在化学工程系开设石油课程的报告。1951 年5 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自主培养石油科技人才的第一步。
1952 年,教育部作出了一个对我国石油事业发展意义重大的决定:以清华大学地质系、采矿系、化学工程系的石油组为基础,集合了天津大学四个系的石油组以及北京大学化工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的师生力量,建立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由曹本熹任系主任。
1953 年1 月,中央决定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曹本熹被任命为建校筹备处副主任,负责院址选择、校园规划、校舍布局、专业设置、师资配置、教学计划等多项工作。8 个半月后,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曹本熹调任学院教授兼副院长。
1954 年,曹本熹被任命为第一任教务长,组织全校教学工作。
在学校初建时,由于教师缺乏,一些石油厂矿的工程技术骨干被请上了讲台。虽然他们在厂矿工作很得力,但初上讲台则有些不适应,时常会有学生议论和反映。曹本熹想通过听课,了解情况,帮助他们。但考虑到只听他们的课有可能影响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于是,他花费大量时间,谁的课都听。在他的帮助下,这批来自石油厂矿的教师很快适应了新岗位。
曹本熹注重育人教育的潜移默化和长远实效。郑远扬教授是曹先生20 世纪50 年代在北京石油学院培养的唯一一名研究生。他回忆说,“我一入学,他就安排我在实验大厅旁的小屋里学习,说这样可以多接触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实验技能。他找来工人师傅教我管工和钳工,又带我到玻璃房学吹玻璃技术。还让我听电工讲座,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装置……他在我身上下的这些功夫,有些事隔了很多年我才悟透。”
曹本熹还多次赴苏联考察,与苏联高校建立广泛联系,争取到了大量苏联专家来华工作,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曹本熹先后主持参加了铀转化过程、核燃料后处理、热核聚变材料生产等重大研究试验,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为我国核燃料工业化生产和技术改造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53 年到1963 年,曹本熹在北京石油学院工作的十年,是学院创业、立业的十年,也是为我国石油事业输入宝贵人才的十年。
正当曹本熹为北京石油学院谋划新的发展蓝图时,他收到了国务院的紧急调令: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任职,担任核燃料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这在北京石油学院立即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向上反映,希望曹本熹能留下来,有人劝说他不要离开石油学院。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和二局局长白文治找到了曹本熹,一番深谈后,他决定为了国家离开耕耘十年的北京石油学院,进入核燃料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在从事核燃料科研、设计及工程建设等的工作中,曹本熹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他先后主持参加了铀转化过程、核燃料后处理、热核聚变材料生产等重大研究试验,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为我国核燃料工业化生产和技术改造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曹本熹的一生,是为我国化工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就象闪亮的恒星,将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石油石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