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德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本研究以某桥梁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连续梁桥挂篮施工控制方法展开探究。该工程建设结构为变截面连续箱梁,中跨108m,边跨65.5m,跨径规格239m。其中,跨中高度为2.9m,中墩梁高度为6.3m。桥梁结构中以中央分隔带作为中心,采用对称布设方式,中央分隔带左侧和右侧结构、规格均相同。如表1所示为主梁一半结构布设方案。
表1 主桥结构
按照表1中的结构及规格部署,计算总桥梁的断面规格为33m。另外,主桥采用单箱单室断面布设,梁箱的全宽规格为15.8m。桥梁结构中,采用直腹式布设腹板,厚度为500mm。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稳定性,中墩支点位置加厚500mm,即存储厚度规格为1000mm,底板处的中跨合拢段厚度设置为300mm,同样中墩支点位置加厚,规格为800mm,两端墩支点位置加厚,规格为700mm,顶板厚度设置为280mm,悬臂两端高度设置为225mm,根部高度设置为550mm。
本桥梁工程施工期间,采用膺架施工方法,完成边跨现浇筑,浇段长度为10.45m;采用悬臂吊架施工方法,完成合拢段施工,长度为2m。其他桥梁结构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方法,分段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当前应用较多的梁桥挂篮形式有4 种,分别是菱形式、平行桁架式、三角形式、斜拉式。本工程采用的挂篮形式为菱形式,该形式挂篮结构主要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锚固系统、行走系统、主承重系统、内外模系统、底模系统、悬吊系统。
挂篮拼装作为挂篮结构搭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完整桥梁中墩0#施工任务后,开始安排挂篮安装施工任务。如图1所示为挂篮安装施工主要流程。
图1 挂篮安装施工主要流程
(1)轨道安装:采用中心对称方法,在0#处布设行走轨道。以桥面竖向钢筋作为固定位置,将轨道锚固定在其上方。为了加强结构稳定性,在轨道下方布设5 个锚固点,固定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cm。
(2)主桁系统安装:按照图纸设计方案,组装部件形成单片菱形桁架,而后采用吊装方法运送到设定位置。另外,利用扁担梁锚固定挂篮尾部,使其与墩稳定连接。其中,使用到的连接材料包括预埋后锚钢筋、预应力钢筋。
(3)悬吊系统安装:利用销轴连接竖杆耳板与中门架,同样利用销轴连接竖杆两侧耳板与侧面吊架。位于上弦杆连接板与前横梁的连接,选取螺栓作为连接材料建立连接。与此同时,可采用焊接工艺,加强护栏斜撑的结构稳定性。完成上述安装任务后,安装护栏,同时在桥梁表面上铺装平台木板,形成完整的悬吊系统。
(4)底篮系统安装:按照底篮结构设计方案,安装组成部件,主要包括底模板、前托梁操作平台、前托梁、平台梁、后托梁操作平台、底纵梁。利用10t 倒链吊挂后托梁,使用2根链条施工。其中,前吊杆与底托系统前托梁销轴连接,后吊杆与底托系统后托梁销轴连接,其他结构均按照部署方案连接。
(5)模板系统安装:将外侧模吊梁与模板组合到一起吊装,选取直径为32mm 的精扎螺纹钢作为吊装工具,使用数量3 根,用于外侧模提吊扁担梁。选取直径为32mm 的精扎螺纹钢2 根,作为扁担梁固定工具,与前横梁连接。接下来,绑扎腹板钢筋、内模等底筋,按照挂篮结构安装。
挂篮预加载试压作为挂篮投入使用前的关键步骤,通过检验实际承载能力,判断当前挂篮结构性能,以此判断工况最不利情况下挂篮的安全性能是否达到工程安全标准,以非弹性变形量和弹性变形量作为测试标准,对梁结构的浇筑质量安全性加以判断。
关于挂篮预压环节中的加载值确定方案为:以安全系数、挂篮承载力作为分析指标,在最大荷载基础上扩大1.2 倍,作为荷载试压拟定值。
关于加载程序的设计为:本设计方案采用堆载预压方法,开发预压荷载程序。其中,荷载按照计算受力的100%进行有效控制,将其分为4 个等级,分别为25%荷载、50%荷载、75%荷载、100%荷载,利用沙袋逐级堆载。
对桥梁的各个节段采取预应力张拉处理,而后进行压浆,待两项施工环节结束后,拆除提吊杆。然后,根据挂篮结构设计方案,测量位于前横梁上的千斤顶高度,将其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计算高度差,根据差值计算结果调节高度,从而使得混凝土表面的内模、底模、外侧模得以脱离。继续拆除后锚钢筋,向底盘滑轨施加倾覆力。检查各个节段混凝土浇筑情况,如果达到施工标准,则在其上方铺设新轨道,采用焊接工艺,与原轨道连接到一起。
为了提高挂篮行走过程中结构稳定性,本施工方案利用滑梁吊点扣架进行稳固,将其安装在顶板预留孔位置。挂篮行走过程中,将平移、匀速前行、同步作业作为操控标准,对菱形桁架移动加以控制。其中,涉及到的操控方法有两种,包括经纬仪定线、划线吊垂球,选择其中一种即可。通过实时检测箱梁轴线、挂篮中线在挂篮行走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及时发现作业问题,第一时间利用千斤顶纠正偏差。考虑到挂篮行走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本施工方案利用钢丝绳,将竖向蹬筋与挂篮尾部连接到一起,当挂篮向前移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时,蹬筋与挂篮尾部连接处逐渐放松。与此同时,内模系统、主构架、外侧模、底模均向前移动,检测到其达到待浇筑节段处,停止前移。
当挂篮达到设定位置时,开始后锚固定施工。利用反扣轮转移倾覆力,使其转入后锚钢筋,而后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安装底模后吊杆,测量高度参数和位置参数数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适当调节。
为了提高挂篮施工质量,本研究从多个施工要点出发,根据多年施工经验,提出一些施工控制方法,希望对此类型工程的施工控制方案设计有所帮助。
关于模板安装施工控制,选取吊架作为施工工具,将内模盖在梁体顶板上,通过设置拉杆,实现内模与外模之间的连接。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前后浇筑连接处可能出现漏浆问题,因而对接缝进行加密处理。本工程选择泡沫作为加密材料,将其填塞在缝隙处,利用拉杆和吊带,向泡沫施加压力,使其得以更加密实,从而降低缝隙漏浆可能性。
关于钢筋绑扎施工控制,严格按照设定的施工工序开展任务,从而避免施工技术问题引发的挂篮施工质量影响。第1 步,布设底板处的钢筋,按照施工图纸搭建预应力管道。第2 步,创建隔板钢筋体系和腹板钢筋体系,与预应力管道建立连接,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第3 步,绑扎顶板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建立连接。施工期间,严格控制钢筋连接牢固性,从而保证挂篮钢筋结构得以形成整体。其中,顶板处和底板处的钢筋与腹板钢筋的连接牢固性是检测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时检测,保证施工质量。另外,以桥梁连续性作为施工控制标准,以部署在梁段之间的纵向钢筋作为控制对象,采取绑扎拦截方式控制结构连续性。
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参数控制作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指标加以施工控制。
(1)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顺序为:以顶板作为首个浇筑部位,待其浇筑结束后,开始对腹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的浇筑位置是顶板。需要强调的是,整个浇筑过程均以挂篮中心作为基准,保持两端对称。
(2)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以挂篮前端作为浇筑起点,而后向后方延展,直至完成后端的浇筑。另外,顶板处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是以两侧作为起点,以中央作为终点,采用推进式施工工艺浇筑,避免裂缝的产生。
(3)浇筑参数的控制。以设定值作为标准,控制同一T构两侧浇筑量,通过计算差值加以判断,要求偏差控制在8t以内。
梁体施工期间,沿着竖向、横向、纵向均设置预应力,以此控制梁体结构。关于张拉程序控制方案的设计,以精扎螺纹钢、钢绞线作为控制对象,控制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张拉程序控制
表2中,σ0代表张拉初应力,σk代表张拉控制应力。通常情况下,σ0取值10%σk。
为了加强施工控制,本工程还对张拉方式进行了限定。其中,张拉方式的限定方案为:利用两端同步控制方法,沿着竖向、纵向分别控制钢束预应力、钢筋预应力。该项操作期间控制左侧与右侧的对称关系,并且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控制不平衡束在1 束以下。另外,采用沿着纵向交错的单端张拉方式,控制沿着横向的预应力钢束。
关于应力的控制,可采用节段变形监测的方式,获取各个梁段施工期间产生的截面应力等参数数值,经过分析调整下一段施工方案,以此控制应力。
由于梁体合拢期间容易产生体系转换问题,所以本工程采用边跨合拢施工模式,待结构相同转换结束后,开启中跨合拢施工任务。另外,控制合拢段混凝土凝固温度,要求其处于升温阶段,所以选择当前气温最低时刻作为混凝土浇筑时间,在此期间还需要完成锁定型钢焊接。
针对平面线性控制,通过布设加载试验,对挂篮的扰度值、承载能力数值进行检测,同时经过模拟测试,获取非弹性变量和弹性变量,对这些数值是否达到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标准,以偏差计算结果作为线性调整依据。
针对标高控制,通过设定预拱度限定标高,综合考虑不同荷载作用工况下的扰度变化情况,计算模板高度与标高差值,要求差值必须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否则适当调节模板高度。
本文围绕连续桥梁结构的挂篮施工控制方法展开探究,通过分析挂篮结构特点,提出挂篮施工流程、预压及行走施工方案。针对挂篮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与应力控制、梁体合拢段控制、平面线性与标高控制5 个方面的施工控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挂篮施工工艺优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