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济芬, 沙玲, 东张森, 王海燕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苏 南通,226000)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缺血而导致的,具有危险性大、并发症多和致残率较高等危害[1]。若在患者发病后的短时间内及时接受有效救治措施,则能够减轻对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损害[2]。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急救护理措施,其宗旨在于“以人为本”[3]。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若能合理地运用该干预方式,则可有效地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缩短其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及分诊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与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总见下。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开展研究。纳入标准:① 通过计算机体层成像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② 影像学检查提示脑组织无明显不可逆性改变;③ 发病时间<4.5 h;④ 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及肺功能不全或精神障碍;② 临床资料不足。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比较2组间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直至患者转至普通病房。主要包括在患者到达医院后迅速实施抢救措施,并监测其生命体征,提前做好溶栓及术前准备。
观察组给予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直至患者转至普通病房。① 抢救护理:急救小组在接到救治电话后于3 min内出诊,并与救治现场人员保持电话联系,同时指导现场人员先一步进行急救操作,尽可能地稳定清醒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记录患者的各项机体指标。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协助医师救治,建立静脉通道。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要确保力道合适,同时通知急诊科室准备抢救工作。② 绿色通道:为患者建立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无须挂号,直接送往抢救室,并由分诊评估人员为患者做好评估,其他护理人员辅助医师进行前期抢救,做好交接工作。③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依从性及信任感,避免由于突如其来的病情而产生负面情绪。④ 溶栓护理: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帮助其保持舒适体位,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并对静脉通道和输液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患者有身体症状、指标方面的异常,须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⑤ 术后护理:待患者手术完成后,继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协助其进行翻身和坐立等体位改变。在膳食上,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应以高维生素、低脂肪类食物为主,同时确保营养平衡,少食多餐。
① 急救效果:于护理后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评价患者的急救效果。患者体征恢复且NIHSS评分降低>90%为显效,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或NIHSS评分降低<20%为无效,其余情况均视为有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 分诊时间和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于护理后统计患者的分诊时间及DNT。③ 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6]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其中上肢运动功能总评分66分,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34分。分数越高说明上、下肢肢体功能越好;采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为42分,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④ 生活质量:选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7]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等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⑤ 血清炎症因子: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穿透素-3(PTX-3)水平。
2组的急救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救效果比较 [例(%)]
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及DN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分诊时间和DNT比较
护理后,2组的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FMA和NIHSS评分比较分)
护理后,2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
护理后,2组的血清hs-CRP、 IL-6、 TNF-α及PTX-3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6。
表6 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供血发生障碍,造成局部血管缺血、缺氧或坏死,在病情严重时脑神经功能也会受到相应损伤,从而可能导致患者的肢体和语言功能发生障碍[8]。有研究[9]表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抢救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近年来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虽然能够救治患者,但过程较为盲目、流程较为繁琐,未将人性化的思想理念融入到急救之中,容易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是近几年备受临床关注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以患者为核心,计划性和目的性均更强,能够在保证急救工作秩序性的前提下,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从而提高急救效果[10]。
基于此,本研究将上述2种护理方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就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诊时间和DNT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救效率。原因可能在于,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填补了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中的缺陷,在救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时,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护理流程均进行了优化,将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了整合,为患者提供了无缝隙、高质量的急救服务,缩短了急救时间,保障了急救效果[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后的血清hs-CRP、 IL-6、 TNF-α及PTX-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因为,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可以加快患者脑侧支循环的重建,使得健侧的脑细胞重组代偿,挽救了“缺血半暗带”,从而减少了炎症反应,导致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下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局部的炎症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FMA、 GQOLI-74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推测是因为,在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为其及时开通了绿色通道,在短时间内为其进行了溶栓治疗,提高了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13]。此外,加强了监护力度及对患者并发症预防的工作,以及伴随炎症反应的减轻,最终提高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在救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时应用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急救效率更高,能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