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玲, 李瑞玲, 张月葵, 洪碧丽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儿童血液风湿肾科,福建 漳州,363000)
白血病属于儿童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占比达到1/3,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正常造血干细胞克隆出现异常,以及白血病细胞在造血组织和骨髓组织中大量增殖与聚集,且随着病情发展会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1]。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以感染、出血、贫血比较多见,白血病患儿不仅身体遭受病痛折磨,在心理以及精神状态方面也承受着他人无法隐忍的创伤[2]。舒缓护理是由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精心照料,缓解其面对疾病时的恐惧感,在减轻躯体痛苦的同时可以维护患儿尊严,有助于提升其晚期尚存的生命质量[3]。本研究探析白血病患儿应用舒缓护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儿的基线资料,研究内容经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白血病,与《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4]中关于白血病的描述相符;② 具有口腔感染症状;③ 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值,即>20×109/L;④ 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① 因其他原因导致口腔感染;② 合并高血压、心脏疾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 临床资料缺失;④ 合并视听障碍或精神障碍。所选对象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比较2组间性别构成比、病程、年龄、住院时间和白血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持续至其出院,出院后每月复诊1次,并随访3个月。① 病房卫生:护理人员时刻注意保持病房卫生,确保室内整洁、干净,病房每天消毒处理1次,避免因病毒传播影响患儿的呼吸道功能。② 用药指导:一般情况下,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具有较大毒性,患儿于化疗期间存在失眠、脱发、腹痛和腹胀等不良反应,为此护理人员应监督其遵医嘱用药情况,并针对上述症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③ 体征监测:于患儿化疗期间定期监测其体征变化情况,充分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趋势,告知家长关于患儿病情的基本情况以及化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④ 心理护理:于护理期间给予患儿恰当的疼痛控制、支持姑息治疗,减少机体耗氧量,进而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护理舒适度。
观察组患儿基于优质护理应用舒缓护理,持续至其出院,出院后每月复诊1次,并随访3个月。① 缓解痛苦: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需密切监测患儿的体征变化情况,在必要情况下采取静脉输液等治疗措施。② 饮食干预:告知患儿家长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缓解患儿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依照患儿喜好选择食物以及具体的烹制方法。指导不能吞咽的患儿咀嚼食物以后再将其吐出,必要情况下行鼻饲进食,尽可能节省体力,减轻患儿的饥饿感。③ 配合家长:在照顾白血病患儿时,家长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家长的心理疏导,联系社工与患儿互动,降低家长精力及体力的消耗,嘱其在空闲时可放松和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此外,护理人员向家长详细介绍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家长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患儿整理病房等,使家长担忧、害怕等负性情绪降低至最低程度。④ 提升治疗依从性:患儿因治疗期间接触与神经有关的药物,脾气易暴躁,在治疗以及护理期间存在不配合的现象,护理人员还需采取面对面沟通、心理暗示以及注意力转移等方式提高患儿的自护意识,在采用玩玩具、看动画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的同时与其进行交流,拉进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⑤ 康复环境:由护理人员为患儿营造舒适、良好的康复环境,保证开窗通风时间在2 h以上,定期消毒处理,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卫生检查。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限制家长的探视时间,保证病房卫生,避免出现病菌感染现象。
1.3.1 患儿疲乏程度 护理人员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应用简短疲乏评估表(BFI)[5]进行疲乏程度评估。共计9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于0~10分,0分表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所得分值越高表示疲乏症状越严重。
1.3.2 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2组患儿在住院期间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血象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
1.3.3 家长护理满意度 出院时,应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内容主要包含护理体验、业务素养、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单项指标评分范围于0~10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3.4 患儿感染发生率 统计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肛周感染的情况。
2组在入院时的BF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2组的BF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的BF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BFI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体验、业务素养、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肛周感染及肺炎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比较 [例(%)]
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在血液科疾病中占比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6]。目前,针对白血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以药物治疗为主,且需要长期进行,但多数化疗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会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7]。部分患儿因难以耐受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断化疗,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化疗使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多方面均承受着较大的痛苦和压力,对于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8]。因此,如何提高白血病患儿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期间的重点内容。
舒缓护理不仅是临终照顾,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有所体现,充分尊重和珍惜患者的生命,符合人性化及科学化护理的要求[9]。本研究观察了舒缓护理对于白血病患儿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2组的BF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BF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舒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白血病患儿的疲乏程度。常规护理模式单一、内容简单,在干预期间忽视了患儿的心理护理需求。而舒缓护理的重点内容在于减轻患儿的心理痛苦以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以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精神痛苦及疲乏程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和感染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舒缓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这是由于舒缓护理在实际应用期间致力于缓解患儿痛苦感,密切监测其体征变化情况,给予患儿恰当的疼痛控制、支持姑息治疗,这样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进而减轻其痛苦感,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舒缓护理取得的效果理想,得到了患儿家长的认可。舒缓护理在白血病患儿护理期间,不管是患儿饮食起居还是心理治疗层面均秉承着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能够逐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舒缓其负性情绪,改善患儿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负担,进而得到了肯定[12]。
综上所述,舒缓护理可有效改善白血病患儿的疲乏程度,降低其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得到了家长认可,具有较高的借鉴以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