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录,高培毅,2
钙化与出血的鉴别是影像诊断的重要线索,CT检查可鉴别两者,而MRI常规序列中两者均呈低信号改变,诊断相对困难。SWI相位图理论上有助于出血及钙化的鉴别诊断,右手图上SWI相位图病灶高信号提示存在抗磁性物质,常见为钙化,低信号提示存在顺磁性物质,最常见者为出血,左手图则相反。但临床上,部分病灶在SWI相位图上呈高低混杂信号,不易判断病灶主体信号强度,因此存在误诊可能,实际临床价值往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与SWI相位图直接征象(病灶本身信号强度)相比,病灶周围信号强度(间接征象)更稳定、错判率极低,本研究称之为极晕征(polarhalo sign),包括两极征和反晕征。本研究旨在探索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法(反晕征和两极征)鉴别单纯钙化及出血的诊断效能,统计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的错判概率。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头颅MRI及CT检查的患者,连续入组,对其每个病变进行逐一分析。
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②病灶位于脑实质内。③首次CT或随访CT检查可确诊的单纯出血或单纯钙化灶。④MR T1WI、T2WI无法鉴别的或未发现的出血或钙化。⑤具有MR SWI相位图数据,与CT检查顺序不分先后。 ⑥具有单次或先后两次CT检查数据。出血灶首次CT、随访CT检查及MR检查间隔1个月内,钙化病变间隔最长2年内。⑦首次CT检查不能确诊,随访CT检查可根据病灶大小及密度有无动态改变确诊单纯出血或钙化。
排除标准:①CT检查出血内含有钙化(更常见)或钙化区内出血(如基底节区生理性钙化并发出血)。②脑实质外出血或钙化灶,如脑膜瘤钙化、镰旁钙化灶。③对称性钙化。④MR T1WI、T2WI可确诊钙化或出血病灶。⑤单次随访CT值无法确定病变性质,且无后续动态CT检查。⑥运动伪影或任何影响数据评估的原因。
1.2 SWI数据参数及后处理 MR仪器型号:GE SIGNA Explorer,GE Discovery,Siemens Verio,Philips Ingenia CX。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27~78.6 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20~48.89 ms,层厚3~5 mm,层间隔2.5~3 mm,翻转角15°~30°,视野(field of view,FOV):240 mm×240 mm,矩阵:512×512。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数据定性评估标准 将所有SWI相位图进行标准化,即将左手相位图进行黑白颠倒,使之变成右手图后进行评估。SWI含有多个病灶者,所有病变均进行评估。两名神经放射诊断医师运用传统方法对病灶进行独立评估。SWI相位图病灶(图1)高信号者预判为钙化,低信号者预判为出血。
图1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评估标准
1.4 SWI相位图病变周围极晕(间接)法数据评估标准 反晕征(表1,图2~图4)是病变最大层面周围环形晕的信号强度(高信号或低信号),内缘较清晰,外缘不清,呈泼墨样,信号向外逐渐变淡,宽1~2 mm,宽度不随病灶直径变化,晕环直径为病灶最大径,与病变本身组成“日全食”样图案。因病变周围晕的信号强度与病变信号强度(或者两极征的信号强度)相反,故本研究称之为“反晕征”。
图4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信号混杂者(54岁女性)
表1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及病灶周围极晕(间接)法评估标准
图2 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间接)法评估方法
两极征(表1,图2)位于病灶上下极周围,在病变上缘的上一层面以及下缘的下一层面,呈类圆形,边缘模糊,密度均匀、浅淡,其信号强度与病灶主体信号强度呈正比,其直径与病灶直径呈正相关。
反晕征与病变主体信号强度相反,两极征的信号强度与主体信号相同。对于SWI右手图,病变上下两极为高信号,反晕征为低信号时,提示病变性质为钙化(表1,图2);病变上下两极为低信号,反晕征为高信号时,提示病变性质为出血。在病变较大或者信号混杂时,可通过周围征象相互印证、互相反推,预判病灶主体信号。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科恩Kappa值用于评估两名观察者评判SWI 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SWI相位图病变周围极晕(间接)法结果的一致性。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估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及极晕(间接)法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3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错判者(37岁女性)
2.1 基本信息 共纳入36例患者的224个病灶。其中123个出血病灶(8例患者),101个钙化灶(28例患者)。钙化组及出血组男性患者分别为13、3例,钙化组及出血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18岁、62±18岁,病变最大径分别为5±2 mm、3±2 mm,平均CT值分别为372±272 Hu、72±11 Hu。钙化组T1WI呈等、低及高信号的分别为61、36及4个,T2WI呈等、低、高及混杂信号的分别为37、57、5及2个。出血组T1WI呈等、低信号的分别有77、46个,T2WI呈等、低、高信号的分别有69、50、4个(表2)。
表2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法及病灶周围极晕法鉴别钙化的诊断效能 两名观察者的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法(K=0.768)、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法(K=0.876)评估的结果一致性较好。
131个病灶本身SWI相位图为低信号,其中39个(29.8%)为钙化,92个(70.2%)为出血。93个病灶本身SWI相位图为高信号,62个(66.7%)为钙化,31个(33.3%)为出血。直观法诊断钙化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7%、70.2%、61.4%及74.8%(表3)。
钙化组中,98个(97.0%)具有低信号反晕征或高信号两极征;出血组中,122个(99.2%)具有高信号反晕征或低信号两极征。极晕(间接)法诊断钙化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9.0%、97.6%、97.0%及99.2%(表3)。
表3 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与病灶周围极晕(间接)法钙化诊断效能对比
临床上常用的鉴别出血及钙化的手段为CT及MRI,CT是最常用、最具时效性、最经济的方法,常被用作诊断“金标准”。但CT检查也存在局限性,对于超急性期出血、后颅窝出血及微出血显示能力有限,也有研究显示,CT对贫血患者的出血性病变显示不佳[1]。另外,不完全钙化及亚急性期出血在CT值上存在重叠,鉴别诊断往往需要随访观察,密度减低病灶缩小者为出血,密度及形态无变化者为钙化。
常规MR对各期出血的演变均有较好的显示,针对微出血,T2*WI较常规序列敏感。在出血与钙化的鉴别方面,MR T2*值定量分析及扰相梯度双回波径线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多数学者认为,SWI比T2*WI对磁化率差异更加敏感。SWI不仅存在缩短T2*弛豫时间的作用,还可以反映不同组织的磁化率差异[3-6]。但是,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传统直观)法错判率高,本研究通过与直观法的对照,结果显示224个病灶中,直观法判断错误或无法判断者高达70个,占30.8%。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间接)法诊断效能更高,反晕征较两极征更常见。传统直观法错判的病灶或具有两极征或具有反晕征,极晕(间接)法错判共4例,仅占1.8%。诊断效能方面极晕(间接)法也较传统直观法更高。
晕征在胸部CT肺窗上表现为病灶中心高密度、周围为新月形或环形磨玻璃密度影。MR上的晕征是指GRE或T2*WI出血病灶周围的环形略低信号模糊影,其本质上也是晕的信号强度更浅淡。CT上的反晕征不如晕征常见,因磨玻璃密度出现的位置与晕征相反而得名,表现为中心磨玻璃密度影(密度较低)、周围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影。CT反晕征于1996年由Voloudaki等最早报道,见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患者[7]。MR SWI相位图的反晕征则与CT不同,表现为出现位置相同(浅淡者位于病灶周围)但信号强度相反,与日全食相似。
SWI相位图上病灶周围间接征象——极晕(两极征及反晕征)的理论解释:假设病灶为球形,SWI相位图上病灶本身及周围(球体外)的静磁场B0受到扰动,分别用ΔB(r)病灶及ΔB(r)病灶周围表示,计算公式如(1)[8]及(2)[3]。
式中r和θ为极坐标,即r是某点半径,θ为此点矢量与Z轴之间的夹角,a为球体病灶的半径,Δχ(r)为磁化率。
由此可得:
当θ=90°,ΔB(r病灶最大层面周围,90°)∝-ΔB(r)病灶,即反晕征。
当θ=0°或180°,ΔB(r病灶上下极,0°或180°)∝ΔB(r)病灶,即两极征。
当θ=90°时,即在球体病灶的最大层面上,3cos(90°)2-1=-1,ΔB(r)病灶最大层面周围与ΔB(r)病灶符号相反,当θ=0°或180°时,在球体病灶的上下两极层面,ΔB(r)病灶上下极周围与ΔB(r)病灶呈正比关系。即当病灶本身信号混杂时,高信号反晕征或低信号两极征均可反推病灶本身为低信号,提示病灶为出血。反之亦然。
在球体模型中,国内外学者针对球体内、外场强及相位变化进行实验室及函数模拟[8-9],与本文中的理论推导一致。
综上,笔者认为,极晕在图像域中无相对应的物质,是相位图上一种特殊的伪迹。因此,极晕是具有极性的、稳定的且仅存在于SWI相位图的特殊的伪影,这种极性和稳定性是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与第一类化学位移伪影类似,其极性体现在反映频率编码的高低,其存在侧面提示了脂肪的存在。目前,国内外学者未曾提出过此观点,也未曾针对周围磁场及相位变化进行命名。
本研究的局限性:回顾性研究具有偏倚,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纳入本研究的病灶为单纯出血及单纯钙化,实际临床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钙化合并出血、其他类型顺磁性及抗磁性物质。
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规方法通过SWI相位图病灶本身信号强度常常呈混杂信号,临床上常常无法判断。本研究发现,病变的间接征象极晕,也就是反晕征及两极征却相对恒定存在,右手图上低信号两极征及高信号反晕征提示病变主体呈低信号,病变性质为出血,反之为钙化。因此,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间接)法对单纯出血或单纯钙化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点睛】SWI相位图病灶周围极晕(两极征和反晕征)法可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MR鉴别单纯出血或单纯钙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