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芳珺 孙永生
(首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 北京 100191)
竞技体操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拳头项目之一,我国体操队从1984—2016年9届奥运历程中,在高低杠项目上,共获得3 次冠军、3 次亚军以及2 次季军。但如今,在高低杠项目上我国的优势已慢慢消失。2021 年第32 届奥运会在东京落下帷幕,中国女队范忆琳和芦玉菲两位小将携手挺进决赛,但最终与奖牌失之交臂。因此,该文以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8 套高低杠成套动作为观察对象,从动作结构、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及动作连接等方面对高低杠项目的编排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以期对我国高低杠项目的训练及成套动作编排有所启示。
该文以东京奥运会女子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8套高低杠成套动作为观察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高低杠项目规则及成套动作编排等相关文献,通过FIG 国际体联官方网站搜集有关第32届东京奥运会体操高低杠比赛的资料,通过查阅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为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现场比赛实况,对女子高低杠项目单项决赛成套动作进行细致分析和数据统计,重点分析8套女子高低杠成套动作结构、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和动作连接等。
动作编排就是动作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和相互关系。成套动作编排是指运动员按照规则,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特点将各单个难度动作进行科学、高效的搭配和排列。
2.2.1 飞行类动作选择特征分析
(1)高杠至低杠飞行
由表1 可知,运动员选用的动作共计3 个,分别是叶佐娃、朴空翻和朴空翻360°,从选择的人数上看,朴空翻在成套里编排的次数最多,共8人选择,占66%;从动作难度上看,D组难度作为高换低飞行为首选,共计10次。由于该类动作可供编排的D组以上高难度动作不多,直接制约了运动员对该类动作的选择。
表1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高杠至低杠飞行动作选择统计表
(2)同杠飞行
从表2可看出,在此届奥运会中,同杠类的飞行动作类型丰富,难度组别主要集中在F组和E组。在成套动作编排中,首先是屈体前空翻为首选,共4 人选用,占25%。其次是蹬杠直体特卡切夫和金格尔,各3人使用,各占18.75%。再次是正掏屈体特卡切夫,共2人选用,占12.5%。此外,特卡切夫类空翻类型在此次比赛中出现的频率格外高,8个动作里6个都包含了特卡切夫类型空翻。由此可见,该类动作已成为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首选动作,比利时选手德瓦尔更是凭借蹬杠直体特卡切夫和正掏屈体特卡切夫两个高难度大空翻的特卡动作一举取得此届奥运会的高低杠冠军。但中国运动员对特卡类高难度动作的编排相对较少,在此次比赛中只有芦玉菲编排了分腿特卡在成套里,因此,重视特卡类难度动作的编排,不仅体现出对规则的利用,还要主动适应高低杠规则的发展要求与方向,这是中国体操队在高低杠项目上再创辉煌的关键一环。
表2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同杠飞行动作选择统计表
(3)低杠至高杠飞行
从表3可看出,低杠换高杠的动作类型较为单一,以shapo 类飞行动作为主,此届奥运会,以带转体的蹬杠shapo180°为主,8人中,共7人选择,占87.5%。其次是正掏shapo 和蹬杠shapo,各3 人使用。最后,低杠换高杠飞行在成套编排中编排频率较高,达到人均2次,且一般编排于成套开始初期或末期。由此说明,重视换杠飞行动作,更能展现出女子高低杠与男子单杠的不同,更加体现高低杠的观赏性和项目特征。此外,shapo 类飞行动作与高低杠项目的发展与编排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世界优秀运动员主要编排动作之一。
表3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低杠至高杠飞行动作选择统计表
2.2.2 回环类动作选择特征分析
(1)短半径类动作
从表4可看出,短半径类回环动作D组以上的动作共计3 个,其中在成套动作中编排并掏360°的人数最多,共计4人,占50%。由此可见,该类动作主要用于完成编排要求,并非运动员编排成套的首选。
表4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低杠短半径类回环动作选择统计表
(2)长半径类动作
由表5可见,该届奥运会中8名运动员共使用7次长半径类动作,D 组以上动作共使用5 次,且大部分被我国运动员选用,平均每人在成套中编排2个,占该类动作的80%。由此可见,我国运动员更擅长使用半径类回环动作,如林莉转体、凌洁转体和毕式转体等均由我国运动员发明。所以,为了提升我国运动员的竞争力,需不断提升自身优势,扬长补短。
表5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低杠长半径类回环动作选择统计表
2.2.3 下法动作选择特征分析
从表6 可知,此届奥运会高低杠项目在下法上大致相同,共选用了3种动作作为下法,分别是后团360°旋下、后直360°旋下和范忆琳下。其次,动作难度组别主要集中在D组,其中后团360°旋下选择的人数最多,占75%,一成不变的下法让裁判视觉疲劳,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教练员应依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编排适合运动员自身的独特下法动作,这是赢得裁判青睐、观众欣赏和对手赏识的要素,更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表6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低杠下法动作选择统计表
2.2.4 动作连接编排特征分析
高低杠的独有连接能够展示选手的技术水平,利用高低杠飞行和转体类动作进行直接连接,能够获得连接价值加分。这类连接价值分也是构成D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符合高低杠连接加分的形式主要有3 种:一是杠上D 组+D 组(更难),可获得0.1 的连接加分;二是D 组(同杠飞行或低杠至高杠的飞行)+C组或更难(在高杠上并且必须按此顺序完成),方可获得0.2的加分;三是D组+E 组(两个飞行动作)连接,可以获得0.2的加分。由此可见,规则的更新对中国队的动作编排并不友好。众所周知,中国女队高低杠的传统优势体现在高难度的转体动作上,并非高难度飞行动作,而如今的规则显示,高难度的飞行动作接飞行动作能够获得高达0.2的加分,而高难度转体动作接转体或飞行连接加分只能获得0.1分。
由表7 可得知,本届奥运会运动员所编排的连接动作丰富多彩,动作类型高达23个,其中获得0.1加分动作共13 个,选择编排人数为19 人次,占总数的56.52%;获得0.2连接加分的动作共10个,编排人数为10 人次,占总数的43.48%。其次,连接动作编排频率最高的是蹬杠360°+后团360°旋下,共计3 次,林莉转体+凌洁转体和并掏360°+并掏shapo 使用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各有2人选用。由此可得出,本届奥运会高低杠的编排模式主要以0.1 加分为主,0.2 的连接加分为辅。规则的变化给中国运动员带来了不利影响,需积极适应规则,发展该项目的高难度飞行动作显得尤为重要。
表7 东京奥运会高低杠决赛连接动作统计表
(1)从成套动作选择与编排上看,飞行类动作是所有动作类型里编排频率最高的动作类型,同时同杠飞行类编排的总数最多,共16 次,占37.2%,其中屈体前空翻被选手选择的频率最高,占50%。其次是低杠换高杠类占34.88%,其中蹬杠shapo180°占87.5%。最后高杠换低杠类编排总数共12次,占27.9%,其中朴空翻成了运动员必备动作。在回环类动作中,短半径回环类动作选择频率最高,共计10 次,其中蹬杠360°占据半壁江山。长半径类回环中,林莉转体和凌洁转体选用频率最高,各2次,均由我国运动员选择。下法类动作整体呈现单一化现象,且动作难度组别主要集中在D组,其中后团360°旋下是下法的“主旋律”,占75%。
(2)本届比赛运动员的高低杠连接动作编排得丰富多彩,编排类型高达23 个,主要以0.1 加分为主,0.2加分为辅。其中,编排频率最高的是蹬杠360°+后团360°旋下,共计3次。
(3)中国体操队在高低杠项目上想再创辉煌,需发展高难度飞行类空翻动作的编排和连接,同时保持我国在国际赛场上长半径类回环动作的优势,要主动适应高低杠规则的发展要求与方向,不断提升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