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凤,顾宇华,匡华丽,李蕴玉,李佩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 066604)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n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双链DNA 疱疹病毒1 型(通常称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家禽急性上呼吸道疾病[1]。ILTV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患病禽和带毒禽以及畜舍内被污染的垫料是其主要传染源。也有报道[2]称,接种活疫苗的鸡可长时间排毒,感染后康复鸡可排毒两年。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一些。ILTV可感染不同日龄的禽,青年和成年禽群感染后常呈现急性暴发,产蛋禽感染后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甚至停产现象,雏禽也可感染,但较为少见[3]。该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威胁。
2021 年12 月,河北省沧州市一养殖场饲养的510 日龄蛋鸡发生了以鸡冠边缘发绀、发出怪音、张口伸脖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剖检可见:气管有血及血样分泌物,喉头有干酪样假膜,卵泡充血呈红色,腺胃发软,肠黏膜变薄,内容物稀薄,扁桃体轻度出血。本研究以该养殖场病死鸡为研究对象,从气管组织中分离病原,通过PCR 扩增、序列分析确定为ILTV,并分析了分离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以期为河北省ILT 防控提供参考。
SPF 鸡胚,购于北京勃林格殷格翰维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22 μm 滤膜,购自密理博中国有限公司;2×EsTaqMaster Mix(Dye),购自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T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新城疫病毒(NDV)、J 型禽白血病病毒(ALV)核酸,由本实验室保存;琼脂糖凝胶DNA 回收试剂盒、质粒小提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MD18-T 载体、DNA 连接酶、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第一链cDNA 高效合成(逆转录)试剂盒,购自亚太恒信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样品为来自河北省沧州市养殖户送检的疑似ILTV 感染病鸡的气管组织样品。将组织样品用无菌剪刀剪碎后,与无菌PBS 按体积比1:5 混合,用组织匀浆机充分混匀;将匀浆液反复冻融3 次,4 ℃ 12 000 r/min 离心2 min,取上清液,经0.22 μm 滤膜过滤后置于-80 ℃冰箱保存。
参照文献[4]合成ILTVgD基因序列,参照文献[5]合成IBVS1基因序列,参照文献[6]合成NDVF基因序列,参照文献[7]合成ALVgp85基因序列。所有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表1)。
表1 PCR 扩增引物序列
取上述病料匀浆上清液接种9 日龄 SPF 鸡胚尿囊腔,每胚0.2 mL;接种等量高压灭菌的PBS作为阴性对照,置孵化器内孵育;弃去24 h 内死亡鸡胚,72 h 后取出鸡胚于4 ℃冰箱过夜;收集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磨后接种9 日龄SPF 鸡胚,连续盲传3 代;收获每代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并观察鸡胚与鸡胚绒毛尿囊膜病变情况。
参照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提取第3 代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的核酸进行RT-PCR 和 PCR 反应。逆转录反应条件:25 ℃ 5 min,42 ℃ 15 min,85 ℃ 5 min。以上述提取的DNA 和逆转录得到的cDNA 为模板,对ILTV、IBV、NDV、ALV 进行PCR 扩增,取5 μL PCR 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ILTV gD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后连接 PMD-18T 载体,连接产物转化DH5α 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100 μg/mL)的LB 液体培养基,37 ℃振荡培养过夜;用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质粒,经PCR 检验后,将阳性重组质粒送生工生物工程股份公司测序。
应用DNAMAN 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以GenBank 数据库中的ILTV 疫苗株、国内外部分流行株作为参考株,利用MEGA7.0 软件对分离株和参考株的gD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利用DNAstar 7.1 软件中的MegAlign 程序进行ILTVgD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并采用Neighbor-Joining 方法构建ILTV 分离株及参考株gD基因系统发育树,boot strap 设置为1 000 次重复。参考毒株信息见表2。
表2 参考株信息
采用SOPMA 在线服务器预测分离株与参考株gD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YinOYang-1.2、NetNGlyc-1.0 在线服务器分别预测分离株与参考株O-连接和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病料匀浆上清液接种9 日龄鸡胚后,初次传代的鸡胚在接种后120 h 内未见死亡,但取出胚体后可见胚体体积小于对照组。收集尿囊液并用滤膜过滤除菌,继续接种鸡胚,传至第3 代时,鸡胚在接种后48 h 开始出现死亡,打开鸡胚气室可见鸡胚绒毛尿囊膜出现痘斑,胚体取出后可观察到胚体蜷缩,双爪弯曲呈抱头样,死亡胚体表面可见明显出血点,符合ILTV 致鸡胚病变表现,而对照胚体无肉眼可见病变,表明在鸡胚尿囊液中成功分离出ILTV。
以前述所提第3 代鸡胚尿囊液的DNA 和cDNA 为模板,采用IBV、NDV、AIV、ILTV 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结果(图1)显示,病料样品中NDV、AIV、IBV 均为阴性,仅ILTV 为阳性,凝胶电泳显示约1 133 bp 的条带,表明鸡胚尿囊液中存在ILTV,分离得到1 株ILTV,将其命名为Hebei2021 株。
图1 ILTV 分离株gD 基因PCR 结果
应用DNAMAN 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发现gD基因分离株核苷酸长度为1 133 bp,编码377 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 7.1 软件中MegAlign程序进行ILTVgD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分离株与河南、黑龙江、江苏分离株的gD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0%~99.4%,与国内K317 株弱毒疫苗株(JX458824)同源性为99.4%,与澳大利亚、埃及、韩国参考株同源性为99.4%~99.5%(图2)。
图2 ILTV 分离株与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利用MEGA7.0 软件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图3)显示,江苏分离株单独在一分支上,河北分离株与其他国内参考株、国内疫苗株以及国外参考株在同一分支上,表明河北分离株与国内疫苗株,河南、黑龙江参考株,以及澳大利亚、韩国、埃及参考株亲缘关系近,而与江苏分离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图3 ILTV 分离株与参考株gD 基因分子进化树
采用MEGA7.0 软件对河北分离株和国内疫苗株及国内外参考株进行ILTV gD 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3)显示:与疫苗株相比,河北分离株在3、219 aa 两位点分别发生了T3A、V219Q突变;与河南、黑龙江、江苏分离株相比,河北分离株与其分别在3、23 aa,3、208、282、334 aa,3、71、107 aa 等位点处发生了突变,分别为T3A、H23L,T3A、G208E、Q282R、R334C,T3A、K71E、K107E。
表3 ILTV 分离株、疫苗株、参考株gD 蛋白变异情况
分离株与参考株蛋白二级结构均包含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且分离株的无规则卷曲含量占肽链的45.89%。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占比分别为35.01%、14.59%、4.51%,部分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见图4。分离株和疫苗株gD蛋白均可能有49 个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图5),分离株和参考株均无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图4 分离株和疫苗株gD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
图5 分离株和疫苗株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
本试验通过鸡胚传代、PCR 扩增、测序分析,成功分离鉴定出1 株ILTV。gD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8],其编码的糖蛋白是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同时也是病毒主要抗原之一,是病毒吸附、穿入、复制所必需的[9],故本试验对ILTV 的gD基因序列进行了相关分析。gD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河北分离株与疫苗株及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均在99.0%以上;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河北分离株与参考株绝大部分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一致,仅极个别位点发生了突变,表明分离株的gD基因序列较为保守,遗传进化较稳定。gD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和糖基化预测发现,分离株和疫苗株相比并未发生突变。
通过询问该养殖场人员得知,该养殖场近半年内未进行ILT 免疫,因此可以认为该分离株为自然感染的野毒株。分离株与弱毒疫苗株的gD基因序列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很接近,因此只要正确合理地进行疫苗免疫,就可以使鸡群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力。但是也有文献[10]报道,疫苗毒引发埃及养殖场疫情,这也提示存在疫苗毒株毒力返强的风险,因此在未发生疫情地区应慎重使用弱毒疫苗免疫,即使是在疫情发生区,在接种ILTV 弱毒疫苗后也应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疫苗病毒感染周围健康鸡群。
为了预防ILTV 感染,一定要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禽舍要定期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降低舍内粉尘和氨气浓度[4]。早期诊断对于防控ILT 十分重要,应定期观察禽群的临床表现,对出现呼吸困难的病禽要立即隔离,并采集病禽的喉头气管分泌物送实验室进行PCR 检测[11]。由于病禽和康复禽体内可能带毒,从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12],所以易感禽群应与康复禽群分开饲养,及时淘汰康复禽群,以减少ILT 发生和流行所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