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卿,马波民,王秀霞,孙国栋
菏泽市立医院 血管外科(山东 菏泽 274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治疗后常见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该病发病率高、诱发因素多、死亡率高,大约6%的DVT患者在30天内死亡[1],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手段,误诊漏诊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新型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在血栓与止血领域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通过检测与评估新型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可以有效地反映凝血途径的所有阶段,对患者术后DVT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56例创新性骨折患者手术期间新型凝血与纤溶标志物指标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各指标在患者术后DVT发生中预测价值,旨在降低患者术后风险,促进其预后改善,现报告如下。
选择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54例创新性骨折术后DVT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102例术后未发生DVT患者纳入对照A组,另选择6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B组。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7~67岁,平均(51.22±5.47)岁。对照A组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24~68岁,平均(50.94±5.56)岁。对照B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4~70岁,平均(51.19±5.50)岁。三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创伤性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入院后经常规影像学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创伤性骨折;②年龄≥18岁,知晓研究进展且自愿参与;③认知清晰并能配合完成研究各项调查。排除标准:①并发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存在病理性骨折者;③精神状态异常或精神障碍者;④存在空气或脂肪栓塞者;⑤研究开展前表现出凝血功能极度异常者;⑥病情稳定性较差且存在严重出血反应者;⑦近期使用过影响凝血指标的药物者;⑧术前出现DVT者。60名健康人员均无血栓栓塞、无机体创伤及其他器官功能异常。
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完成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凝血指标与纤溶标志物指标的检测,另针对健康人群进行上述指标对应检测。研究所检测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6mL,3mL静脉血采用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以3000r/min离心10min,TAT、FIB、D-D的检测通过电化学发光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国Wondfo FC-302)和原装试剂盒检测按照要求规范进行操作。另外3mL静脉血用于完成PT、APTT、TT水平的检测。
(1)比较观察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术前PT、APTT、TT、FIB、D-D以及TAT指标水平的差异。
(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A组术后1天、术后3天PT、APTT、TT、FIB、D-D以及TAT指标水平的差异。
(3)将观察组与对照A组术后比较有差异的项目纳入多因素分析,明确所选项目与术后DVT发生的关系。
术前,三组PT、APTT、TT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A组FIB、D-D及TA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B组,且观察组三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5)。术后1天、术后3天,观察组与对照A组PT、APTT、TT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0.05);术后1天、术后3天,观察组FIB、D-D及TA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各时间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与FIB、D-D、TAT均有密切关联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统计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TAT属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结果统计
DVT是风险极高的一类临床常见并发症,其治疗难度高且诊断难度大,产生的血栓一旦脱落,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检测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4]。实验室检测目前主要以常规凝血指标为主,但是PT、APTT等常规凝血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消耗和合成障碍后的结果,目前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检测,其本身对血栓性疾病反馈不够敏感[5]。本研究侧重于在临床诊疗条件下,评估新型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于下肢DVT辅助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高危人群风险评估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三组PT、APTT、TT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性,而观察组与对照A组FIB、D-D及TA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B组,且观察组三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5)。该项结果表明临床常用的凝血指标并不能特异性地评估创新性骨折患者DVT发生风险,相较而言FIB、D-D及TAT在患者机体发生创伤反应后更易出现异常变化,且伴随患者FIB、D-D及TAT指标水平升高,其DVT风险也相应增加。通常情况下,创伤性骨折患者均存在血液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情况,大面积急性损伤导致肝脏合成与分泌的FIB增加,此时血栓风险也随之增加[6];TAT是凝血系统激活的标志物,可作为凝血途径的敏感指标,该指标水平升高表现患者机体环境处于高凝血状态[7];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产物,其表达水平升高则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纤维蛋白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纤溶亢进,其在DVT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8]。
本研究将观察组与对照A组对比存在差异的项目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与TAT均属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大面积的机体创伤是导致FIB升高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年龄、吸烟、肥胖以及其他药物因素仍旧可能导致该指标水平升高,因此单纯应用该指标对患者DVT风险进行评估的价值有限,最终评估结果也可能缺乏可信度[9]。DVT发生后患者多表现出纤溶亢进,因疾病的凝血机制增强,纤维蛋白大量合成,加之手术治疗造成患者机体高凝、高纤溶状态的紊乱,纤维蛋白降解速度加快,D-D表达水平也相应升高。TAT主要用于调节凝血反应的强度,是反映凝血酶生成和抗凝血酶消耗的指标[10]。血浆TAT浓度升高,提示凝血酶浓度升高,抗凝血酶被大量消耗,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危险性增高。总的来说,临床预估DVT发生的风险指标较多,单类的风险指标可能会受到其他外界或患者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患者DVT的预防可增加所检测指标类别,通过对多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合理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发生患者FIB、D-D、TAT指标水平均呈现升高趋势,术后DVT是导致患者FIB、D-D、TAT指标水平进一步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针对骨折患者术后D-D、TAT水平检测可评估其DVT风险,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