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宣传部等十部委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针对农家书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出了相关发展措施,鼓励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传播路径,并逐步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及服务供给
。可以说,农家书屋已处于数字化发展的转折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运营也迎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
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变,促使农家书屋必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做出调整升级,才能为乡村居民提供精准、丰富的富农惠农信息。根据实施方案,农家书屋除了研发适用于农民群众阅读的数字化产品外,还需保障这些措施落地,通过拓展文教功能,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增强自身的数字技能、媒介素养,并熟练使用新兴媒介工具来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的辨别能力、获取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此外,还应借助短视频App、社交平台等媒介工具加强与乡村居民的联系,提升农家书屋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亲和力
。
获取信息能够使人们做出知情决策并改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居民的信息技术利用程度偏低、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获取意识偏弱等多方面原因
,阻碍了乡村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一些乡村地区居民没有接触新媒介的机会,进而无法享受到均等化的网络信息服务。在政务、教育培训逐渐趋向数字化的当下,数字贫困的乡村居民难以通过利用数字资源、使用信息技术获得部分工作机会和相关利益。农家书屋是政府在乡村地区实施数字扫盲任务的文化阵地和数字信息服务的接入点,提升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数字资源和设备,为乡村居民提供数字技能培训,使其具备媒体读写能力,而且还能引导乡村居民的网络使用行为,从以娱乐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帮助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根据调查检测分析,河道自然淤积速率为5~15 cm/a,必须严格按照沿江沙土地区5年左右一次、太湖圩区8年左右一次、县乡河道10~15年一次的轮浚要求,做好轮浚。整治的同时,要配合做好河道绿化工作,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尽量杜绝钢筋混凝土等不透水护坡的建设。各地政府还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高科技生物、生态技术,维护河道健康生命,使苏州天更蓝、地更绿、山更清、水更秀。
城乡“数字鸿沟”的产生和不断加剧,主要是由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逐步深化所导致,而农家书屋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显著优势。农家书屋以新媒体为载体,使用现代通信技术向乡村居民推送如农业技术知识、生产经营、新闻动态、日常生活等有用信息,有助其增长知识,提升职业技能,缩小城乡知识鸿沟,促使乡村地区文化市场增强活力。此外,借助新媒体网络可以有效构建农家书屋、乡村居民、各机构组织间的沟通桥梁,保持密切联系和互动,从而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翻译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许多方面仍然需要改进和提升。笔者只涉及了高职院校英汉互译课程的一些具体教学内容,作者希望文中的观点和建议能对参与这一课程教学的老师有所帮助,能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有所借鉴。当然翻译学科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研究方式、评价体系和师资培养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到翻译人才的培养和质量。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通盘分析并找到最优化的方式加以研究建设,才能最终提升翻译教学的成果,从而最终培养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
3.1.1 丰富数字馆藏
辅食这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只是宝宝生命历程中很小的一段,却影响着今后生活的很多方面,小到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大到品行教养。
左达反过来安慰他:“小伙子,你太紧张了,赌博嘛,玩玩而已。这样吧,我不趁人之危,这钱包作价一万,我用一万和你赌,你有五十次的机会把钱包赢回去,怎么样?我这不算欺负你吧?”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见病因包括腹外疝、肠粘连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4]。
强化公共数字资源整合,可以弥补乡村地区数字资源匮乏,丰富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的内容,提高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的有效供给率,实现各农家书屋的数字资源优势互补
。首先,依托于国家相关政策,借助大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数字资源整合活动,多种渠道整合各类电子图书、音视频资源等,并进行系统化分类,进而建立包括信息资源检索、后台管理、居民需求反馈等多种功能在内的农家书屋综合门户网站或移动端App。其次,组织区域内所有农家书屋将特色数字资源、运营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并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和整理
,实现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例如,重庆农家书屋“学习强国”线上阅读平台,依托平台的全媒体资源进行相关主题资源整合,既盘活农家书屋优质资源又丰富了数字化服务内容。
随着乡村居民阅读习惯的改变,对数字资源需求不断增长,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变化去调整农家书屋的服务结构,在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有所侧重。而实际情况则是,地方政府对农家书屋“硬”件设施投入的资金虽然较大,但在数字资源平台等“软”件上投入相对较少
,提供的数字资源内容少、更新速度慢,导致其时效性差。如陕西省“乡村有书屋”公众号平台“农家微课”模块,发布的信息停留在2017年。另外,各书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相对孤立,存在“一村一屋”现象,只能查阅本屋的资源,与其他农家书屋没能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秀容月明一边跑,一边朝天上望,今晚的月亮又大又亮,我在看月亮,乔瞧也在看月亮吧?秀容月明忽然想到了母亲,我走的时候,真该去看看母亲,我再回来,也不知什么时候了。
数字化时代,提升新媒体宣传力度对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的推广和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例如,戴艳清等学者通过对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发现在受访者里通过新媒体了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占比达46%
。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乡村地区农家书屋对其开展的数字文化服务缺乏广泛的宣传推广,还不能有意识地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宣传,在抖音、微信等平台上没有开通官方账号,更没有农家书屋专用的官网,导致乡村居民对农家书屋的数字资源不甚了解,使得数字资源利用程度低。另外,农家书屋未在已有的数字资源平台设置专门的信息互动栏目为乡村居民提供反馈渠道,无法与乡村居民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其需求,也无法获知乡村居民在使用数字资源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非网民规模为3.82亿,而乡村地区占54.9%,其中因不懂拼音等受文化程度限制的非网民占25.7%,因不懂电脑如何使用或受网络限制的非网民占48.4%
。在数字化浪潮中,留守在乡村的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太重视数字阅读。再加上基层政府缺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推介和宣传,不重视对数字化技能的培训,致使乡村居民无法利用数字化产品和设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其数字化行为是以观看娱乐类短视频、玩游戏为主,并时常遇到设备中病毒、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情况,导致部分乡村居民对网络销售、网络培训、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等产生抵触心理,更愿意选择在线下接受教育、医疗等服务。在信息获取方面,以日常聊天、听村广播、看报纸和电视新闻为主要途径。在生产销售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与企业合作等形式进行农副产品销售的乡村居民为数不多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导致乡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乡村出现“空壳化”现象,留守人群中真正能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提供力量的人较少;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经济和文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城市,基层岗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都相对较差,很难吸引到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编制紧、人员少”是基层文化单位普遍存在的实际状况,大多农家书屋的管理者是兼职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无法胜任农家书屋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3.3.1 合理配置数字资源
图书品类不全、图书数量有限、更新缓慢是传统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其难以满足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继而导致农家书屋落入无人问津的局面。农家书屋的数字化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乡村居民不再需要排队借阅图书,通过在线阅读或下载后阅读文本、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多人同时共读一本书得以便捷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农家书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充分整合、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需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
。
农家书屋应跟随时代步伐多元化丰富数字馆藏。农家书屋可通过合作或购买的方式引进各类电子图书以及最新的在线报纸、在线期刊、在线培训视频等数字资源,例如,湖北省委宣传部与“中文在线”合作,在8个县市部署了520个试点数字农家书屋。此外,农家书屋要围绕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特色文化资源、区域优势充分收集、归纳、整理当地乡村居民耳熟能详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包括手作技艺、民间艺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乡村特色数字资源库,既丰富了农家书屋馆藏又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例如,安徽省数字农家书屋“徽乡悦读”,将安徽地方特色戏曲庐剧上传到平台,迎合了当地乡村居民的休闲趣味,获得了广泛好评。
3.1.2 促进数字资源整合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本,利用手机阅读的成年国民占比77.4%,32.7%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地区成年居民的听书率为26.8%,比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34.6%少7.8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行政村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乡村地区数字阅读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乡村居民的阅读方式朝向数字化转变。随着乡村居民精神需求的日益提高,其接受文化教育的意愿越来越强,愿意在提高个人文化教育水平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同时受职业、年龄等多种动态因素影响,乡村居民的数字资源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面对这一现实状况,农家书屋亟需数字化转型,但由于政府对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投入不够,对提供的数字资源和数字化设备缺乏后续维护和考量,再加上缺乏对乡村居民的数字资源需求的预判,导致农家书屋数字化程度偏低,仅有的资源无法满足乡村居民急速增加的信息需求。
3.1.3 加快数字资源更新频率
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农家书屋需要不断提高智慧服务效能。借助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活动宣传和服务推介,从而适应信息爆炸时代乡村居民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实现文化服务的个性推广,促使农家书屋营销更具实时功能。例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艺人、乡村网红开展直播,发挥意见领袖的宣导效应,提升农家书屋曝光度,吸引更多乡村居民愿意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
。
农家书屋数字化既解决了农民“看”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书屋“管”的问题。农家书屋借助互联网、卫星技术等方式,将数字资源直接传输到乡村居民家里,既拓展了服务渠道,又节省了后续建设成本。此外,农家书屋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生动形象的图文音像形式、海量优质的视听数字资源,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阅读服务,使得乡村居民能够冲破时空束缚,随时随地享受农家书屋丰富的数字资源。这种全新的数字阅读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加乡村居民对数字资源的黏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乡村居民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来满足自身文化需求,降低了乡村居民获取数字资源的门槛。例如,甘肃省上线的“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包括“一云三端”,集图书电商、信息发布、影视观看、数字阅读等功能为一体,为乡村居民提供网络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信息具有时效性,农家书屋的数字资源如果长期不更新,就会降低对乡村居民的吸引力,因此农家书屋在提供数字化服务时要特别重视资源的“新鲜保质期”。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制定农家书屋各类型信息资源更新频率标准,严格规范资源更新频率。各个服务主体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划分资源收集、上传等相关责任,以便节约资源收集的人力和物力,从而有效提升资源更新频率。
有效掌握线上和线下的用户群是图书馆各种活动得以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并从中学习和累积社群的管理和组织经验,作为未来服务创新发展的参考基础
。农家书屋在积极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推送信息的同时,还要善用社交媒体工具加强与乡村居民的联系,实现与乡村居民的零距离沟通,增强农家书屋的亲和力。如农家书屋可联合区县图书馆成立阅读咨询联盟,以微信等社交平台为载体,根据乡村居民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阅读群。首先,通过阅读交流平台的搭建,便于准确把握乡村居民的真实需求,以促进农家书屋工作改进与服务优化。其次,可以借助联盟内的专业馆员解答乡村居民的各类型咨询,如帮助乡村居民查找所需资料等。第三,根据阅读群专业类型,便于农家书屋进行精准化的资源推送,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推介,如专题书目推荐、专业知识培训和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
。
目前,在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中,缺乏多途径来源的资金。据周文对广东省河源市100个农家书屋的调研
、王帆等学者对四川省乐山市12个农家书屋的调研
,发现绝大多数农家书屋的建设经费、运营经费的来源为自筹和当地政府的单方面财政拨款。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各地区政府对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地方政府对其进行一次性投入后,不再拨付包括数字资源更新、设备维护升级、服务和运行等在内的后续配套资金。由于资金来源单一,再加农家书屋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数字资源更新、设备维护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乡村居民使用体验不佳,最终导致服务效能难以提升。
在数字资源筛选上,要严格遵循“体现价值、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使所选资源与乡村居民需求相匹配
。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者应在资源筛选环节上把好关,全面了解乡村居民的思考、学习、生活和生产方式,系统掌握基层文化服务特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制定与乡村居民实际阅读需求高度契合的数字资源配置方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综合适宜性,添加对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益的实用型资源,以区别于目前已经开发成熟的多媒体娱乐软件、阅读App等
。例如,天津市宝坻区借助“宝坻大数据集成共享平台”,统计并分析全区17万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将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群体划分为29类,针对各类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进行数字资源配置和文化引导。
3.3.2 精准提供信息服务
农家书屋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信息服务。按年龄划分,农家书屋针对老年人群可以提供关于数字信息的查找、真假辨别及使用等服务,如辅助老年人群获取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民生信息资源,联合数字资源商、移动通讯运营商共同举办各类数字阅读辅助活动,指导老年人群使用智能手机浏览视频、听书等;针对儿童人群,农家书屋可提供使用数字化设备获取学习、娱乐等方面数字资源的指导服务,如借助可穿戴设备,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逼真、生动的学习环境来增强知识记忆。按职业划分,针对务农人群,农家书屋可提供养殖、种植等农业生产技能指导及农副产品网上销售的相关信息服务,如江西省赣州市开展的“农家书屋+电商”活动,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借助网上交易平台,推动当地农产品流通交易;引导经商人群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学习数字化技能。按兴趣爱好划分,农家书屋可为乡村居民提供VR体验、线上游览景点等娱乐休闲类数字服务;针对关注时事的乡村人群,农家书屋指导其利用移动设备下载并登录“学习强国”App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等。
媒介形态的变革,对农家书屋的知识型服务提出了挑战
。网络时代,乡村居民较热衷于通过网络视频来获取所需信息,以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农家书屋应积极应对乡村居民的阅读喜好变化,借助乡村居民使用率高的媒介工具来拓展农家书屋的文教功能,可邀请相关从业人员或本区域内短视频拍摄“网红”进行现场教学或经验交流分享,开设系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短视频制作等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在培训中,可结合乡村居民实际接受能力划分难易程度,设计进阶流程,采用统一授课和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对当地乡村居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也鼓励乡村居民独自或组建团队来制作关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乡村文化、风土民情等内容的短视频,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农家书屋可定期选取点赞量较高的作品作为学习资料,组织本地乡村居民进行集体观看和讨论,不仅有助于彼此交流学习和技术提升,还能够激发乡村居民比学赶超的创新意识,激活文化创新活力。
12月初的火星农场,场部大楼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朴素样貌,一旁的紫荆花却开得正是芬芳。这个因天然橡胶而生的农场,随着企业化改革和城市建设的步伐,迎来了新的发展。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不仅是书屋的“看门人”,更是乡村居民阅读的“引路人”。因此,要转变“值守式”服务模式。随着乡村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技能以适应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加强数字化应用技术培训,提升数字资源、数字化设备的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养成“互联网思维”,来满足乡村居民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
。乡村地区可以采取积极参加图书馆行业学会和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以及邀请研究和从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学者、专家到本地区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农家书屋的人才培养
。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乡村的各种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文化专业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实习基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健全人才引进制度,积极营造“珍惜人才、扶持人才”的良好环境,创新优化农家书屋服务人才队伍管理机制
。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要在课堂上完成习惯的反馈.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分享解题思路,也可以由小组选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享解题思路,也可以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和运营需要持续不断、稳定的资金投入,既离不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首先,将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质量和运营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设置专项奖励基金以激励各地区对其重视。其次,借助政策支持,采取颁发荣誉、税收优惠或减免等多种措施,鼓励个人、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如设立农家书屋建设公益基金或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出版销售企业、农副产品生产商等合作举办农家书屋各系列活动,并以广告等形式作为回报。
同时,要多途径提升农家书屋自身造血动能。第一,农家书屋可以联合相关机构或专业技术人才结合数字化技术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创造,开发多种形态的文创产品,借助数字文化消费,将农家书屋升级发展成为“数字文创+文旅”等文化产业综合平台,为当地增添旅游特色,进而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第二,农家书屋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丰富自身内容建设,借助内容营销吸引外界关注,再通过电商销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导流其他平台、广告等方式变现。第三,借助农家书屋数字平台开设线上商城。
数字化时代,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立足乡村,致力于丰富并优化供给内容、创新转变宣传及沟通形式、按需匹配数字资源与服务、拓展文教功能、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经济投入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进行转型升级,朝着移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1]史竞男.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再出发: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负责人谈农家书屋提质增效[N].光明日报, 2019-02-27 (009) .
[2]杨扬,杨艳文,王艺璇.信息增能与技术赋权:数字时代农家书屋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思路[J].图书馆学研究, 2020(9): 89-95.
[3]IFLA.The Lyon Declaration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EB/OL].[2021-08-18].https://www.lyondeclaration.org/.
[4]李健,邬晓鸥.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研究进展及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 (17): 70-73.
[5]尕桑卓麻.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的挑战与发展路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 13-16.
[6]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布[EB/OL].[2022-04-23].https://news.cctv.com/2022/04/23/ARTII5aJcQ uiRIfvF5CQ4RmM220423.shtml.
[7]万剑,黄奇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模式研究[J].编辑之友, 2020(10): 51-54.
[8]王军伟,杨太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分析:以西安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5):78-82.
[9]戴艳清,彭雪梦,完颜邓邓.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分析: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 16-25.
[10]CNNIC.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2-02-25].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6/20 2202/t20220225_71724.htm.
[11]吕佳燕.数字素养视阈下农家书屋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情报探索,2020(12):38-43.
[12]周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6-9.
[13]王帆,王思懿,刘凤琴,等.农家书屋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乐山市农家书屋调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 11(22):14-18.
[14]戴艳清.公益性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瓶颈与对策——以湖南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6):41-47.
[15]陈隆葵.论精准扶贫与基层图书馆创新:以贺州市为例[J].科技资讯,2017(28):190-191.
[16]马岩,郑建明,王翠姣.媒体融合视角下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策略[J/OL].图书馆论坛:1-8[2019-12-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 06.G2.20191230.html.
[17]卜小蝶.图书馆网络资讯服务[C]//台中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挑战与学习.台中:台中图书馆,2007:19-3.
[18]沈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21(11): 9-13.
[19]文芳,吴青林,黄慧玲.精准扶贫视角下农家书屋的发展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7(14):43-45.
[20]戚晓明,刘益馨.变迁与创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图书馆建设,2021(4): 29-35.
[21]丁学淑,王磊.全民阅读数字化资源保障与引领[J].图书情报工作,2015(5): 6-10.
[22]罗安琪,周金元.农家书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21(11): 40-45.
[23]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