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 杨 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急性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引起,血栓栓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2]。有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会增加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预后,因此,早期预测新发房颤的发生风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表明,心房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新发房颤的主要原因,而心房纤维化是心房重构的主要病理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是引起心肌纤维化的重要因子,尿酸可以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影响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二者均与心房重构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4-6]。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早期标志物,其水平的高低与心室功能受损、炎症刺激、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7]。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3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8]。排除标准:(1)既往有房颤史的患者;(2)合并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3)合并严重感染者;(4)合并恶性肿瘤及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5)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观察组中男性209例、女性155例,年龄48~75(61.23±6.23)岁,体质指数19.11~26.37(21.98±2.14)kg/m2;合并糖尿病95例,合并高血压212例,合并高脂血症77例;ST段抬高者165例,非ST段抬高者199例;Killip分级:Ⅰ级250例、Ⅱ级71例、Ⅲ级31例、Ⅳ级12例;梗死部位:前壁177例、下壁117例、下壁+后壁39例、下壁+后壁+右室31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5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体检者。对照组中男性185例、女性165例,年龄45~73(60.78±4.33)岁,体质指数18.33~25.33(22.16±2.56)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804002)。
1.2 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 (1)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对照组研究对象体检时,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所用检测试剂盒均购自R&D Systems公司(批号:750150006、894559、898918)。(2)根据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发生情况(参照《诊断学》[9]中的心电图定义判断有无房颤发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每天至少吸1根烟,并持续或累积吸烟1年以上)、饮酒史(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包括啤酒、白酒、葡萄酒等,并连续或累积饮酒1年以上,每周饮酒量男性>280 g、女性>140 g)、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Killip分级、梗死部位、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价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的比较[M(Q1,Q3)]
2.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中,在住院期间共有38例患者新发房颤,发生率为10.44%。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年龄、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于未发生组,发生组患者年龄≥65岁的比例、Killip分级≥Ⅱ级的比例,以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更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见表2。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有无发生新发房颤作为因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Ⅱ 级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升高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则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见表4。
表3 变量赋值情况
表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的价值 联合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P=-4.365+1.578×尿酸+1.524×TGF-β1+1.765×CA1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的灵敏度均高于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单独预测的灵敏度(χ2=8.610,P=0.003;χ2=5.029,P=0.025;χ2=3.934,P=0.047),其曲线下面积均高于任单一指标的曲线下面积(z=2.314,P=0.021;z=3.895,P<0.001;z=2.104,P=0.035),其特异度与单一指标的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90,P=0.066;χ2=0.676,P=0.411;χ2=0.053,P=0.819),见表5、图1
表5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价值
图1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ROC曲线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休克、突发性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以及神志障碍、发热等[10]。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增加患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0.44%,与王玲霞等[11]报告的11.2%接近,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较高。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新发房颤进行有效预测并提前干预,对降低房颤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血清尿酸属于最终代谢产物,对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影响,是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炎症反应,其细胞外的CA12-5与间皮细胞分离释放入血,使体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并通过上调多种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促进TGF-β1的表达,进而参与心肌的纤维化[13-14]。本研究中,房颤发生组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且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尿酸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心房肌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加重炎性反应,增加心房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不稳定性,同时血清尿酸水平可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导致房颤的发生[15]。急性心肌梗死后机体TGF-β1水平上调,细胞外胶原纤维增加,促使心房间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最终导致心房进行性纤维化,诱导心脏重构,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16]。另有研究报告,炎性小体是房颤发生的关键机制,其能促进CA12-5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参与心肌纤维化、心房重构、心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等的发生,增加房颤的发生率[17]。上述研究均佐证了本研究结果,即血清尿酸、TGF-β1、CA12-5升高均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风险。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高于或大于任一单一指标预测(均P<0.05),特异度则无差异(P>0.05),表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能在不降低特异度的前提下提高预测灵敏度,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综上所述,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患者中异常升高,三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临床上可通过早期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表达水平预测房颤的发生,以指导临床制订干预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