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琼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200)
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达到提高学习水平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反思性学习也可以看作一个对自身思维活动重新认知的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分割的环节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概括,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反思性学习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必须本人亲自进行实践和归纳,才能达到反思性教学的目的
反思性学习不仅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回忆和复习,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觉察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思考解决问题,即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探索问题和答案的过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重新构建对原有知识和问题的理解,培养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获得额外的理解和知识反思性学习能够看作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探索问题是反思性学习的重点
反思性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数学问题,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学生在反思性学习中始终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过程,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驱动力
对比反思性学习和日常学习,日常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经验的简单直观的学习活动,其学习目标主要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注重学习的直接结果,即直接的学习成绩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既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立足于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反思性学习更具有发展性此外,日常学习只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能满足学习的要求,而反思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反思性学习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延伸,其主要是学生不断进行觉察问题、思考探索、研究分析、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完善思维模式,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普遍规律,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理解反思性学习作为一种思维探索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优化解决方案
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受固有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致使我国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应用意识较为浅薄,学生只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并只对这些知识加以理解与运用然而,学生几乎不会对数学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反思,更不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探索,主要依靠数学教师的讲授来学习新的知识点现阶段,学生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并不会自主进行反思性学习,而且学生的思维较为局限,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反思性学习法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就能应对阶段性考试,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使他们所接触的知识内容仍局限于数学课堂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高中数学教师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如果这种教学方法行之有效,数学教师就会一直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不会考虑该教学方法是否符合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不能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高中数学教师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的实践应用方式,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反思性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知识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他们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并不会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同时,学生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思维,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只局限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正是基于这两方面原因,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衔接新的知识点,进一步导致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较为低下,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性发展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不能有效理解相应的知识点,还不能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创新性的延伸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只注重最后的学习成果,并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师运用反思性学习法能够优化和完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反思性教学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数学内容较为繁杂,且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其中,“集合”“立体几何”“数列”“函数”等是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模式各不相同,对每个板块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化的教学指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高中学习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学生采用反思性学习法能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另外,学生采用反思性学习法还能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分类,对自身存在的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虽然高中数学内容较为广泛,但是基础知识有限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帮助学生弥补自身存在的薄弱点,全面巩固学生的基础高中数学内容根据学习难度进行划分,基础知识点占70%,高难度知识点占20%,大纲以外的知识点占10%按照高中课本的教学内容来看,数学可以看作一门基础性学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学生采用反思性学习法不仅能巩固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而且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延伸,拓宽自身的理性思维
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探索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还应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从反思性学习的角色来看,不只是对以往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性探索,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和分析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优化教学思路,完善数学教学内容此外,学生还应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化的学科,其数学知识深奥难懂,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反思意识从长远来看,教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反思性学习法的运用,教师要对反思性教学的优势、作用进行把握,使反思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对高中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充分地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中生在反思性学习的引导下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实现高中数学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法的应用,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教师应将反思性学习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把握高中生的学习过程,引导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分析,使高中生对数学知识加深学习和理解,最终实现数学知识内化的目标同时,教师在将反思性学习融入高中数学课堂中时要注重设置问题,使高中生在提问的引导下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促进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做好把握,不断地对提问的方式进行优化,从而使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这一方式,教师能够引发高中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例如,在引导高中生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对问题的设计予以重视,并引导高中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向,如已知集合={--1,-3},并且有1∈,求解实数的数值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时,高中生们得到的数值是2在对问题进行解答之后,教师可以提问:“还有哪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呢?采取哪种方法更为简单呢?”等问题对高中生进行引导,使高中生能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注重从多视角入手,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使高中生能对数学知识加深学习和理解,促进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反思性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生能对已学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而是学生能对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方法和思路等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后期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学生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宽学习视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高中生为主体,对反思性学习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把握,使高中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探索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追根溯源的学习及思考,以强化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实现数学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