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022-10-13 05:32■文/林
幸福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笔者幼儿音乐

■文/林 秀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前提,但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大多数幼儿虽然很喜欢音乐,但是对音乐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对人的学习活动具有定向作用和愉悦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一点在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实践,探讨了如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以供参考。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这说明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幼儿兴趣的产生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如幼儿早晨来园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欢快活泼的乐曲,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在自由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播放节奏感强的歌曲,如《收拾歌》,让幼儿在音乐中整理好玩具等;午餐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如钢琴曲《瞬间的永恒》等,以促使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愉快而安静地用餐;午睡前,教师可以播放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让幼儿伴着美妙的旋律进入甜蜜的梦乡。良好音乐环境的创设,能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初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使幼儿萌发对音乐的兴趣。

二、开展音乐教育,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小,心理不成熟,他们的学习动机受到教学活动和兴趣的影响。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教材为基础,设计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合理选择幼儿喜爱的作品,抓住幼儿的兴趣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对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课程的兴趣。教师选材时应注意幼儿对音乐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由于幼儿年龄小,音乐经验有限,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基本处于笼统、模糊、单调的水平。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口味的音乐作品,以吸引幼儿的兴趣。笔者在实践中选择幼儿喜欢的作品进行音乐教学,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如歌曲《苹果》属于轻快、简单的风格,加上苹果又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小班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符合小班幼儿的喜好。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教学活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笔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森林舞会”主题音乐活动,笔者以活动中的主要游戏情景为线索,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对活动命名。这个故事讲的是,“小动物们听说有个森林舞会,大家在家精心准备,然后赶到现场参加舞会。在舞会上出现了蚊子,大家停止舞蹈去拍蚊子”。游戏情景共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配有不同的音乐。笔者引导幼儿用心感受这三段不同的音乐。A段是欢快的音乐,就像带来一个好消息,让小动物们为森林舞会做准备;B段音乐更加欢快活泼,幼儿说:“这就是舞会里的音乐,我听着就想跳舞。”到了C段音乐,出现间断“啪”“啪”的声音时,幼儿说:“老师,这是拍蚊子的声音。”在有趣的情景烘托之下,幼儿很好地区分出音乐的不同,说出了每段音乐里正在发生的情景,然后把各个情景连在一起形成一段完整的音乐游戏情景。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投入游戏情景,聆听音乐时专注安静,参加游戏时手舞足蹈,兴趣盎然。笔者利用游戏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取名时也考虑到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使整个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音乐能力得到发展。

(三)灵活利用教学语,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如在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中,笔者引导幼儿静下心来学习歌词,幼儿唱过两遍之后,兴趣逐渐减弱。笔者继续引导幼儿配上肢体动作,手舞足蹈地演唱歌曲,幼儿一下子又兴奋起来了,纷纷带着激情,配上自己创造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教学语来丰富教学过程。所谓教学语,就是指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的发声练习就可以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教师也可以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音乐活动中的教学语还包括节奏语、手势语、体态语等。教师用拍击身体的节奏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教师也可以用手势语或者体态语,通过手势或者表情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

(四)挖掘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比较依赖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幼儿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创设出一种与作品相协调、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教师可随着优美的音乐,用简洁美妙的语言引导,把乐曲的意境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意境中畅想,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如在歌曲《小树叶》中,在教授歌曲的第一段时,笔者就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用悲伤的语调给孩子讲述树叶从树上飘落,传达悲伤的情感,以感染幼儿。在学习第二段时,笔者就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暗示孩子,“小树叶很勇敢的,不怕艰辛,春天来了它还会回来的”。幼儿受到笔者的感染,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表演歌曲。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渲染音乐中的情绪,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三、善于发现幼儿的表现欲望,热情鼓舞幼儿,保持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具备音乐细胞,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歌曲,幼儿就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性。对于像《小燕子》这类耳熟能详的儿歌,幼儿有很强的表现欲。但由于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通常易转移。因此,教师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保持稳定并不断地发展。每名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活动恰好能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因此,笔者为幼儿准备了很多他们熟悉并感兴趣的音乐,给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幼儿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对音乐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会相互交流,向笔者征询意见。琪琪对笔者说:“老师,我要听《请你和我跳个舞》。” 笔者问:“为什么要听这首歌啊?”琪琪说:“我喜欢女孩子邀请舞伴的动作,我要和明明一起跳邀请舞。”幼儿的言语是稚嫩的,却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和见解。笔者听后立即帮琪琪播放了这首歌。当琪琪和同伴一起跳舞时,笔者用“跳得不错”“真好看”等语言给予鼓励,使琪琪的兴趣更加浓厚。

四、利用及时有效的音乐评价,巧妙激励幼儿,巩固幼儿的兴趣

每名幼儿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被教师认可。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产生进一步的兴趣,促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激情,使幼儿的兴趣得以巩固,从而建立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君君每次学习完新的歌曲或是舞蹈后,总是喜欢悄悄地站在笔者身边,并轻轻地碰碰笔者,让笔者知道她的存在,然后会在笔者面前主动表演。笔者总是微笑地看着君君,及时评价她的表演,先表扬她好的地方,提升她的表演兴趣,再以亲切的语言和鼓励性的话语,纠正她的不足之处,如“你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很棒!但如果能不快不慢,就更棒了”。笔者利用及时有效的音乐评价,巧妙激励幼儿,巩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升华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音乐。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用耳朵聆听大自然中的音乐,如悦耳动听的虫鸣声、清风拂动的呼呼声、叮咚叮咚的泉水声、叽叽喳喳的小鸟声、轰隆轰隆的打雷声,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的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元素,如碗筷敲击的当当声、开门关门的吱呀声、铃铛碰撞的叮叮声等。教师应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探索活动,让音乐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幼儿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音乐元素时,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材质和大小的物品所发出的声音,还能加深对音色、音高、节奏的理解,实现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让音乐生活化,让生活音乐化”。

陈鹤琴先生曾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这说明兴趣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幼儿教师,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更应该把最美的笑容留给幼儿,把最深的关怀留给幼儿,运用各种手段和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走进美好的音乐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笔者幼儿音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老师,别走……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音乐
音乐
性能相差达32%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