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艳萍,唐丹妮
(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其通过在理论和应用之间,教育和专业实践之间搭建桥梁来促进个人发展与学科进步。目前,问题导向式教学已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对于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定义,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Howard Barrows 认为问题导向式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在小组中学生是中心。随后,Wood 从流程角度定义了问题导向式学习,学生将使用案例或场景作为“触发器”来定义其学习目标,随后则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独立与自我指导式的学习;在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之后再回到小组中讨论和提炼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中国学者崔晓阳等人则认为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基础在于“问题”,“问题”不仅需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联,还需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讨。虽然不同学者对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是一个基本共识是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解决问题本身,而在于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大学生以现有知识为前提,以“问题”为基础,通过自我指导与小组合作等方式来重构知识框架,丰富自身的知识与经验。
在课堂中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有三大关键点,分别是“问题”“老师”与“小组合作”。“问题”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良好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老师”在问题导向式学习中充当促进者与指引者角色,其通过调整问题难易程度、引导与监测学生学习过程并给予及时反馈等行为来促进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开展。“小组合作”是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当“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依靠学生独立解决非常困难时,就需要利用小组合作将问题进行拆分,让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内容,随后通过知识共享,让学生能够快速汲取到各部分的知识。除此之外,充足的学习时间、一定数量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等也是问题导向式学习成功开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问题导向式学习有五个明确的目标,分别是帮助学生构建广泛而灵活的知识库、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以及提升内在学习的动力。构建广泛的知识库是指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还能以此为契机促进其他领域信息的集成。在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探讨交流的方式可以激活相关的先验知识从而促进自身对于新知识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是指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技能和推理技能等。元认知技能主要包括计划、监测和调整技能。推理技能则是根据已有的判断来分析和推理出新判断的能力。发展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技能是指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进行复盘,了解自身的知识盲区,并通过设定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策略等方式来提升薄弱之处,再通过讨论和自我评价来评测学习效果。成为有效的合作者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加强自身的沟通、协商与组织能力,明确作为团队的一分子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提升内在学习的动力是指学生自身有充足的内在动力进行自主学习。当学习者在自身兴趣、挑战或满足感的激励下完成一项任务时,内在动力就会产生。因此,设置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和挑战感,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重视其学习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为例,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点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学生在闭卷考试中也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是一旦让学生自身独立编程时却会出现较多的错误。这种普遍的情况与传统教学在实践操作上存在的明显弊端密不可分,即重学习不重视运用;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团队合作模式越来越盛行,传统的个人主义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同学的探讨交流。在传统的教育框架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与国家的人才培养观念不符。因此,课堂教学亟待改革,为国家培养有合作意识与担当精神的进步青年。
最后,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重视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学生自我导向式学习能力得不到加强。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指导,将知识传授与教育本身等同,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老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的模式进行,所利用的教学资源较为稀少,学生对知识汲取的兴趣不浓。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去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参与感,激发其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起锚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首先,老师应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其次是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问题设置的背景,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有助于问题导向式学习的顺利开展,通过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领域,进而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老师在平时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的相关内容,以丰富课程。最后是提出教学问题。“问题”是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重要保障。具备足够复杂性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与学生现有经验保持一致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多学科内容交叉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由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开设在大一上学期,学生对于商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管理现象。因此,本文以管理学原理第一章为例对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问题进行阐释。
支持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总体讨论问题,成立合作小组,确定具体问题。首先,总体讨论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的,老师对相关案例情境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问题在设置方面是否合理;学生对哪些问题更感兴趣;可以借助哪些工具来解决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初步解释是什么。其次是成立合作小组。在成员数量方面,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在成员结构方面,每组均需选定组长和记录员,同时配备一名指导老师。组长主要负责统筹全局,组织学生参与问题研讨;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会议讨论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归纳,辅助小组完成目标;其他成员则需要按时参加问题研讨会,积极进行发言;指导老师则需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来保证小组探究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最后,确定具体问题阶段则是学生以情境为背景,以问题为基础,经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本组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隐退阶段主要包括提出解决方案,展示小组成果,老师学生互评。首先,提出解决方案阶段是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这个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讨论→自我导向式学习→讨论→自我导向式学习的循环模式进行,直到提出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为止。自我导向式学习则是各小组成员根据讨论之后的结果进行有目标的自我学习。展示小组成果则是根据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相关展示,可以通过小组汇报、主题辩论会等方式进行。老师学生互评阶段是指老师和学生双向互评。学生和老师应该通过评价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而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开展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
由于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耗时长,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更为复杂,因此如何激励老师积极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种方法来提升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首先,通过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岗前培训让老师对该教学方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其次,应用激励机制来提升老师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外在动力。最后,则是通过提高老师的职业成就感来提升老师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相比于其他的职业,本质的区别在于其面向对象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老师的工作职责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所以,当老师通过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赢得了学生和学院的认可时,会从内心增加其自信心和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老师出现职业倦怠期,提高其职业成就感。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教育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远程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介,开展远程问题导向式学习是推动问题导向式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不断增强,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高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鼓励高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问题导向式学习就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社会人才需求与学生个人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商学院作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院,更应该积极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挑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