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阅读语篇为例

2022-10-12 07:32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篇意义文章

曾 雴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 赣州市 341000 中 国

一、引言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开展语篇研读,教师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把握教学主线。根据学生基于主题的已知与未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有语篇观,开展基于语篇分析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有效地将语篇所学恰当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书面表达,提升学生读写能力,最终落实核心素养。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读写教学中的作用

语篇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在1952年提出,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情况,涉及多个学科的独立研究领域。语篇分析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教师可以从What(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语篇的深层涵义)、How(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等展开分析。通过分析研读语篇帮助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所传递的意义,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在理解语言形式结构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写作意图、行文结构,进行内化和转化,从而指导学生利用规范的写作手法,借鉴所学范文中的有效语法、文本结构、主题意义等使得读后的写作主题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因此将分析解读语篇与读写结合或者以读促写的阅读课结合起来,对于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设计案例

现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5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探讨如何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一)从what、why、how 角度分析解读文本。

语篇由具体的文字组合而成,作者是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为表达意义服务。围绕主题梳理语篇的语言特征,有利于教师快速理顺各部分内容与主题意义的关系,把握意义表达的内在逻辑,建构语篇探究的主线,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体系(钱小芳,2022: 46—52)。因此在开展读写教学前对语篇开展语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1.分析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at)。本单元主题是中国制造。阅读语篇主题为“人与社会”下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描述了三种中国古代制造的传统工艺品一孔明灯、剪纸和泥塑的制作原料及步骤,表达中国人民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热爱。

2.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Why)。通过对三种中国古代制造的传统工艺品的介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优秀品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中国制造的主题意义,分析其蕴含的美和智慧,提升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研读了why的问题后,教师明确了语篇的写作目的、作者态度和创作意图等帮助学生形成对主题新的认知和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自我和实际生活,通过改编、表演、辩论、创作等产出性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理性并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推动知行合一。(王蔷 钱小芳 周敏,2019: 40-47)

3.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How)。本文为事物性说明文。整篇文章为“总—分”结构,标题为Beauty in Common Things。第一段为引言,统领全文,交代要说明的内容是用普通材料做成的精美物品。后面二至四段分别用孔明灯、剪纸和泥塑这三个典型事例对第一段的内容进行例证支撑。全文采用从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本篇语言中关于Chinese、beauty的词及其同义词大量复现,突出了文章主题。说明文较多地使用了被动语态,以使得文章更加客观公正。

(二)依据语篇分析设定教学目标

基于语篇分析设定本节读写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文章结构化知识;

2.掌握说明文从一般到个别的说明方法,把握文章总-分的特点,能陈述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3.能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传统工艺品并用目标语言描述产品的制造材料、产地和蕴含意义,向他人介绍中国制造和文化;

4.通过自评和互评,改进初稿结构、内容和语言。

(三)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设计

1.创设语境,引入主题。

教师在课堂之初,展示现场剪纸,导出paper cutting.通过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paper cutting? Do you think it is a beautiful art?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or hard to cut paper? Where can we put them on?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让学生自然进入话题,对阅读有兴趣与期待。学生在回答以上问题时呈现的答案如I think it is beautiful.It is not easy to cut paper.We often put them on windows to bring good luck.等,为接下来阅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2.解读标题、插图,预测文章大意。

本篇文章属于事物性说明文,有鲜明的体裁特色,标题往往会较直观地体现出文章内容。在读前活动中,通过解读语篇标题Beauty in Common Things,以及孔明灯、剪纸和泥塑的主题情境图等可以培养学生预测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学生可以预测文章主要是介绍这三种用普通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中国美的传统手工艺品。

3.解读文本结构,获取文章大意

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跳读、略读等阅读手段把握语篇主旨大意、逻辑结构、体裁等信息,关注说明文语篇特点。在此环节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完成如下阅读任务,并验证自己的预测:

(1) Skim the text and 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ir main ideas.

A.They are seen as bright symbols of happiness and good wishes.

B.The most common things are made into objects of beauty.

C.They show the love that all Chinese people have for life and beauty.

D.They are symbols of wishes for good luck and a happy new year.

Para.1 _______________ Para.2 _______________ Para.3 _______________ Para.4_______

(2) What’s the genre(体裁)of the article?

(3)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4.领悟语篇细节,语义内容图式化

简单的图式往往可以使复杂的进程直观化(王燕,2009: 29-30)。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繁复的语义内容转换成图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记忆语篇重要信息,培养了学生记忆、理解和重新建构和应用实践的能力,也为后续的读后总结和写作迁移在语言上做足了准备。在此阅读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第2、3、4段,找出灯笼、剪纸、和泥塑的制作原料、制作步骤相关信息,完成思维导图(mind map)的填空练习。

5.挖掘语篇内涵,探究主题意义

在学生完成对语篇表层信息的学习理解活动后,教师还要设计合理的讨论活

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推理与评价,挖掘主题意义,了解作者意图,真正把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2)Which art form is the most difficult? Why?

(3)Which art form would you like to learn? Why?

以上问题可能会有以下答案:The writer wants to show us how clever the old Chinese were,because they could make beauty in common things.I think the sky lantern is the most difficult,because the sky lantern must be light enough and it’s difficult to keep its balance.I’d like to learn the Chinese clay art,because I can have fun making some cute characters by myself.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体会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之后的写作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6.总结课文写作特点,为读后写作提供指导

在读后环节,教师抛出问题:What is the feature of the exposition?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比较并列出事物性说明文的共同点,启发学生从语篇体裁、结构、语法特色、写作方式等角度探究得出:文章结构为总-分,且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描写,运用了被动语态,使得文字准确、客观、具体。通过总结做好仿写前的指导。

7.仿写练习

(1)基于阅读的写作是对之前阅读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运用,以写促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借鉴阅读文章中有效的语言表达介绍1种熟知的传统工艺,并根据下面表格要点完成仿写初稿。

(2)开展自评及互评活动。

引导学生参照自评表以及互评表进行反思评价文章,可提高写作质量,实现以评促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批判与评价等思维品质。

Checking List 1(自评表) Yes No 1.Do you have a good structure?2.Do you u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3.Do you use the linking words?4.Do you have any highlight?

Checking List 2(互评表) Yes No 1.Does he/she have a good structure?2.Does he/she u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3.Does he/she use the linking words?4.Does he/she have any highlight?

家庭作业:根据评价结果修改初稿,完成二稿。

四、结语

语篇分析与以读促写是相辅相成。语篇分析是以读促写的基础;读写结合的教学又对语篇分析能力的提升起着促进作用。基于语篇分析角度,教师可将不同体裁、不同语言功能和语篇特征的文章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本,获取和梳理文章结构和信息,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过渡到学生创造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写作的迁移,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意志品质,实现培养学生必备品格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篇意义文章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诗里有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