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与智库建设有机融合

2022-10-12 01:50吴凯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智库协同智慧

吴凯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11

引言

智库是独立于政治体制之外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智库建设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完善的智库建设可以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智库建设进程中,高校应首当其冲,作为推动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排头兵”,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专业学科优势,强化智库服务理念,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培养智库建设型人才,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重要支持,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新型智库构建进程。

1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内涵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不断融入与渗透,使得个人和组织通过新型智库获取更高效、自动、智能且融合相关专家智慧的思想或决策方案成为可能,这就是新型智库的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是一种可以被感知且能够计算操控的智能服务方式;是利用相关智能技术手段把知识碎片进行合理关联,形成新的所需知识的服务过程;是渗透到每个研究环节,有针对性且具个性色彩的一种创新型服务。在当前数据海量驳杂的时代背景下,智慧服务是大数据环境下新型智库服务模式的创新,体现了新型智库自身的核心价值[1]。

2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特征

2.1 多元性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多元性一方面是内容指向的服务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方式指向的服务多元化。在大数据环境下,以相关技术作为支撑,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的外延,通过智能手段和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使用户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服务的需求预期。

2.2 交互性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交互性是指新型智库的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学者以及各领域的专家通过服务平台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完成各自领域专业知识的交互与重构,整合资源,并用于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另外,在智慧服务的过程中,智能设备与人员隐性知识的交互,同样有利于形成更为精准敏捷的服务[2]。

2.3 前瞻性

前瞻性是新型智库智慧服务进行服务输出时,具备开展针对性、预见性以及储备性分析研究的条件,其所具备的超前预设的性能和超越现实性的智慧,能够科学有效地预见出发展趋势。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前瞻性特征可以更为精准地以用户潜在需求为导向,服务于新型智库的决策服务,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知识信息集散地的决策与管理价值。

2.4 智能性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是以智能化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新型智库机构首先要具备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完成相关信息资源的分析、抓取、挖掘、组织、重构以及结果推送。因为智能化的实现,才可以根据用户的各自特征的不同进行个性化需求确认,才可以完成定制性质的服务[3]。

2.5 智慧性

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智慧性体现在多层次、多方面以及新型智库建设的每个环节,是智慧服务的核心与灵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基础文献加工和结构数据查询为主的传统服务早已无法满足现今用户的需求,因此智慧化的服务应时、应势而生,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如深度学习、智能搜索等,深入挖掘获取用户的需求甚至潜在需求,进而自动、精准、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服务产品。智慧化程度是衡量智慧服务名副其实与否的一项重要因素。

2.6 协同创新性

协同创新性是新型智库实现个性化智慧服务、培养自身智库文化的基础。一方面,新型智库的建设需要深厚的学科资源和专业的领域专家作依托,在其能够实现相互协同并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基础上,新型智库才能够正常运行提供智慧服务。另一方面,协同合作解决问题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协同创新是当前新型智库发展建设最为科学的方式方法,还同时提高了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对优势资源的融合力和汇聚力。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型智慧化服务概述

3.1 必要性

3.1.1 时代号召。自2012年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高校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率先建设高水平的智库,进而带领全社会进行中国新型智库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勇于承担起建设高校智库的重任,根据智库建设的要求,完善馆藏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为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智库打下坚实的基础[4]。

3.1.2 自身发展需要。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阅读纸质书籍的读者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此外,随着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的完善,读者能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所需资源、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面对目前的严峻局势,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完善自身的功能建设,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开展智慧化服务,才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3.2 优势

3.2.1 资源优势。智库的良好运作建立在丰富的文献信息基础之上,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各种电子数据库资源、良好的情报研究与分析能力,能够为智库建设提供理论与资源支持。例如,某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360万册、电子图书123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0个、特色数据库7个。此外,高校图书馆拥有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是最新的,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能够源源不断地给智库研究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最新成果的产出,进而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3.2.2 人员优势。高校图书馆拥有经验丰富的学科馆员、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能够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智库建设人才队伍,推动智库建设的进程。

3.2.3 实施优势。智库的研发成果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评判结果的好坏。与国家智库成果的检验相比,高校图书馆智库成果检验的试错成本较低,其可在学院或行政机构内进行初步检验。当检验结果为良好时,其可将成果推广到整个学校,进而推广至全社会,而当检验结果不好时,其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及时止损。

4 高校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有机融合实现路径

4.1 树立协同创新意识

树立协同创新意识,是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前提。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在主观意识上对其认可,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协同创新,首先就要树立好协同创新意识。从控制论角度论证,协同就是联系起各个彼此独立的组成部分,来实现总体效果大于部分效果之和的目的,即达到1+1>2的共赢效果。要让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的机构人员均建立起协同的思维理念,认可协作的新方式,这样才能在其协同过程中实现相互学习、共享知识、共同提高,只有在主观意识里确实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自主意愿,才能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做到共担风险、共建资源、共同创新、共享成果,进而实现智慧服务的增值与创新,实现协作对二者的双赢意义[5]。

4.2 协同创新整合信息

协同创新整合信息,是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协同创新整合信息不是将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二者的信息资源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将二者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服务需要,抓取各个相对独立的元数据作为信息对象,将其按需进行类聚、重构、融合,整合成为一个或一组新的信息资源,其中,信息抓取和类聚是目标,重构和融合是重点,整合后输出服务是动力。协同创新整合信息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实力,为二者拓展智慧服务范畴、提升智慧服务级别奠定下深厚的信息资源基础。

4.3 协同创新发展技术

协同创新发展技术,是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手段支撑。技术的协同创新不仅限于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对现有技术资源的组织整合,还包括对相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以及新生技术的引进或先进设备的更新[6]。如,大数据环境下有很多已相当成熟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单元技术相混合的,结合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所面临的难题,可以考虑在智慧服务中运用一些大数据技术做手段,来实现智慧服务级别的提升。协同创新发展技术可以为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提供更为精准且精细的技术支撑,可以更好地发挥数据的深层价值,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向更优效果和更高级别发展。

4.4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人才的获取和合理配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成功概率。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都是吸纳专业性人才从事相关信息工作。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机构人员的协作创新是以二者人员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人员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交互融合,达到知识创新。因为环境是时刻变化的,知识是实时更新的,用户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要求高校图书馆和新型智库的机构人员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与能力,成为其所在职位的专业人才,实现知识的重构和创新工作。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走出传统局限,不拘一格协同创新,开展跨单位、跨机构办学,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和新型智库需要通过协同创新培养人才实现智慧服务的提升和突破,以及创新的进一步发展[7]。

4.5 协同创新提升服务

协同创新提升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智慧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价值。新型智库智慧服务主要是辅助和支持用户做出决策、发挥信息舆论引导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协同创新提升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效果。高校图书馆融入创新可以丰富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可用资源,拓展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影响范围,加速新型智库智慧服务的价值转化,使新型智库智慧服务成果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用户问题。高校图书馆仅有部分服务会涉及到决策性咨询服务,多数为文献检索与阅览、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科研查新、市场调研等传统性知识服务,新型智库可以通过协同创新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智慧服务[8]。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推进智慧化服务是基于传统服务基础上的一次必然的转型与创新。当前,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大力推行建设,并寻求图书馆的建设支持,这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良好契机。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均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各尽其能,有机融合,共谋发展。

猜你喜欢
智库协同智慧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民居智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