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来“炫技”畅想未来智能社会

2022-10-12 13:55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会大赛机器人

文/ 本刊记者 刘馨蔚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急需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做大做强智能产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机器人作为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下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林润华表示,大会是相关企业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舞台,机器人爱好者切磋竞技的重要阵地,洞悉全球机器人创新链、产业链的重要窗口,对于持续推动全球机器人领域开放、信任、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炫技”高精尖,多款“首发”来袭

此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互动的方式进行,得到了23家国际机构支持,共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重量级嘉宾齐聚,共同分享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和发展趋势,激发未来智能社会畅想。

大会论坛由一场开幕式、三场主题峰会、40余场专题论坛及配套活动组成,围绕先进制造、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等13个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板块的前沿议题策划了丰富的研讨内容,为各行各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发展提供灵感。

论坛创新演讲模式,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无人机等热点实物亮相讲台。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员介绍可在自然复杂环境中自主编队飞行的微型无人机集群系统,并进行现场演示。演讲与实物展示相结合,为观众奉上丰富的视听体验。

大会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有130余家企业携500余款展品亮相,更有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在现场集中发布,“炫技”高精尖。

据承办方之一的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介绍,大会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有130余家企业携500余款展品亮相,更有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在现场集中发布,“炫技”高精尖。大会设置创新技术展区、工业机器人展区、服务机器人展区、特种机器人展区,围绕全产业链上下游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及应用场景,集中展示机器人先进技术和产品,打造集成应用新高地。

在主题专区,大会汇聚了各类场景下的前沿机器人产品。例如,申昊科技极寒适应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青岛悟牛苹果采摘机器人、上海微创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SRT柔性末端执行器、力升高科千度耐高温消防灭火机器人、三一智能叉车SCP20/30C6等,着力展示机器人与千行百业深入融合的先进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展现机器人助推传统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力升高科展台全球首发的高温侦察机器人个头虽小,用途很大。据负责人介绍,机器人身上的耐高温摄像头如同“眼睛”,可全景采集现场图像、实时传输,并通过红外热成像实现对热源的跟踪监测,尤其是在空间有限的场景,能大显身手。

在中电科机器人展台,一款可以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白虹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人体运动状态,自动跟随使用者的腰部、腿部运动,同时为人体提供有效助力。

室外喷漆机器人是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首发新品。据介绍,室外喷漆机器人适用于无砂乳胶漆、浮雕漆等材料的喷涂施工,喷涂效率却可达到人工作业的3—5倍。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安装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8.7万台,同比增长27%。

机器人也有“奥运会”

此次大会期间,世界机器人大赛也开启了锦标赛的激烈角逐。这一赛事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7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近20万名选手参赛。大赛旨在不断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激发机器人行业的科技研发潜力,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并连续入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0—2021学年”和“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据陈英介绍,与往届大赛相比,本次锦标赛在赛项设置和参赛人数上均有突破。其中,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新增创新创意组、智能感知组和智能人机交互组等三大组别,竞赛赛项首次突破10个。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技能赛增设多个竞赛组别,全年参赛人数首次突破5000人次。机器人应用大赛竞赛方向转为侧重面向实践与强化能力,竞赛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应用需求。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对赛项全面分级管理,竞赛组别由51个扩充至94个。

据悉,本次锦标赛有1000余支参赛队、400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全年大赛参赛人数将突破6万人次。

自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举办以来,建立了1000余家全球顶级机器人企业库,累计吸引17个国家超过800家企业的3000余款产品参展,来自27个国家超过1600人次的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前沿科技成果,累计9万余名选手参与大赛,现场参会观展人数累计超过110万人次。

“如今,大会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顶级盛会,是融合科技与产业、交流研发与应用、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纽带,有助于推动机器人领域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维度全面深化发展,为中国打造又一张国际高水平交往的金名片。”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彭雪海称。

“一场盛会带动一个产业,大会的持续举办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共克时艰、沟通协作的生动实践。不仅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搭建了合作共赢的国际化平台,更切实带动了北京市,特别是亦庄经开区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说。

此外,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学术论文集》、机器人十大前沿热点领域、机器人十大应用热点产品等成果纷纷在大会期间发布。

机器人产业引领数字化进程

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正在加速向人类的生产生活及众多领域融合渗透。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安装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8.7万台,同比增长27%。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防控等风险挑战,中国机器人产业经受住冲击和考验。2021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创历史新高,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48.9%。

“当前,中国基本形成了机器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机器人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汪宏称。

同时,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和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也全面支撑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密集穿梭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也适应了危险复杂的环境,作业能力明显增强。汪宏表示,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正在加速引领中国数字化进程。

2021年年底,工信部成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旨在增强机器人标准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也持续推进,目前已发放中国机器人认证证书400多张。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建设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聚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的目标。

对此,汪宏指出,一是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机器人的发展是前沿技术不断融合渗透的过程,需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二是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强化技术试验验证,加快解决核心零部件,推动机器人的可靠性、一致性,使用安全和性能评价等共性技术研究。三是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对于对市场有需求,但缺乏有效产品供给的领域,加速研发新兴应用。

猜你喜欢
大会大赛机器人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图说大会
图说大会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