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上)(十三)

2022-10-12 12:05钟振振
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云霄谢安

钟振振

[晋]谢 安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膏以朗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外不寄傲,内润琼瑶。如彼潜鸿,拂羽雪霄。

内润伊何,亹亹仁通。拂羽伊何,高栖梧桐。颉颃应木,婉转蛇龙。我虽异迹,及尔齐踪。思乐神崖,悟言机峰。

绣云绮构,丹霞增辉。濛泛仰映,扶桑散蕤。吾贤领隽,迈俗凤飞。含章秀起,坦步远遗。

余与仁友,不涂不笱。默匪岩穴,语无滞事。栎不辞社,周不骇吏。纷动嚣翳,领之在识。会感者圆,妙得者意。我鉴其同,物睹其异。

往化转落,运萃勾芒。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蕊点朱的,薰流清芳。触地儛雩,遇流濠梁。投纶同咏,褰褐俱翔。

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

请问钟老师,谢安的《与王胡之诗》应该怎样理解?

王胡之其人,在南朝宋刘义庆等著《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篇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字修龄,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廙(官至荆州刺史)之子也。历吴兴太守(吴兴郡的长官,郡治在今浙江湖州),征(召入朝廷任职)侍中(皇帝身边的亲信贵重之臣)、丹阳尹(京畿长官)、秘书监(掌图书典籍的官员),并不就(均不就任)。拜使持节(朝廷加给地方军政长官的称号)、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方面军的统帅)、西中郎将(西部战区统帅的军衔)、司州刺史(司州所辖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地区,但当时并不在东晋的实际控制范围,故这相当于省级长官的司州刺史,只是一个空衔,仅表示东晋意欲夺回这一地区)。”按,《王胡之别传》,撰人不详,其撰著时代,当在东晋或南朝宋。

其后,《晋书》卷七六《王廙传》附《王胡之传》曰:“胡之,字修龄,弱冠(男子二十岁,刚成年)有声誉,历郡守(郡的长官,郡相当于今之省辖市和地级市)、侍中、丹阳尹。素有风眩疾,发动甚数(经常发病),而神明不损(精神、智慧不减)。石季龙(石虎,当时占据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的羯族政权——后赵的皇帝)死,朝廷欲绥辑河洛(安抚黄河、洛水流域广大地区),以胡之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假节(朝廷加给地方军政长官的称号),以疾固辞,未行而卒。”卷八九《忠义传》又载:“沈劲,字世坚,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也。父充,与王敦构逆(发动叛乱),众败而逃,为部曲将吴儒所杀。劲当坐诛(受株连当处死),乡人钱举匿之得免。其后竟杀仇人。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立勋以雪先耻。年三十余,以刑家(因为出身于被判重刑者家庭)不得仕进。郡将(指吴兴郡太守)王胡之深异之(很器重他),及迁平北将军(当作“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将镇洛阳,上疏曰:‘臣当藩卫山陵(西晋皇帝的陵墓,在洛阳),式遏戎狄(抵抗北方少数民族敌人),虽义督群心,人思自百,然方翦荆棘,奉宣国恩,艰难急病,非才不济。吴兴男子沈劲,清操著于乡邦,贞固(守正而坚定不移)足以干事。且臣今西(西行),文武义故,吴兴人最多,若令劲参臣府事(如果任命沈劲做我的幕僚)者,见人既悦,义附亦众。劲父充(沈充)昔虽得罪先朝,然其门户累蒙旷荡(宽恕),不审可得特垂沛然(不知可不可以特别垂恩),许臣所上否?’诏听之。劲既应命,胡之以疾病解职。”所纪与《王胡之别传》互有出入。

东晋最为贵盛的两大家族,为“王”与“谢”。王胡之出自王氏家族,谢安出自谢氏家族。《世说新语》卷下《赏誉》篇曰:“谢太傅(谢安)称王修龄(王胡之)曰:‘司州(王胡之)可与林泽游。’”刘孝标《注》引《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与谢安相善也。”王胡之与谢安是好朋友。谢安说,王胡之是可以和他一道优游于山林湖泊的人。意即王胡之与他志同道合,都淡泊名利,乐于隐居。

下面,我们分为上下两篇,一章一章地来解读谢安此诗。

第一章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这两句是说,刚凝结而成的冰,像玉一样纯净,但遇见太阳,很快便会消融。

“素雪珠丽,洁不崇朝。”“崇”,同“终”。“朝”,早晨、白天。“崇朝”,即一个上午或一个白天,言时间的短暂。这两句是说,白色的雪像珍珠一样美丽,但它的清洁,维持不了一天。也是很快便会融化的意思。

“膏以朗煎,兰由芳凋。”“膏”,脂肪。“朗”,明。“兰”,香草。“凋”,零落。这两句是说,灯盏所用的“兰膏”,亦即香油,原料是脂肪和兰花。脂肪,因为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熬煎;兰花,由于芬芳,可以调制香油而遭到采摘。

以上六句,是比兴之词,语意与喻义都比较显豁。无非是说,贤人虽然有种种美好的品质与使用价值,但未必能得以善终。甚至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种美好的品质与使用价值,才导致他们不能得以善终。

“哲人悟之,和任不摽。”上句也比较容易理解。“哲人”,有智慧的、卓越的人。这句是说,聪明人不难领悟上文所说的道理。下句则颇费斟酌。“和任”一词,除谢安此诗外,未见其他用例,无旁证可以参照。如果文本无误的话,至少可以有两种还说得过去的解读。

第一种解读:《尚书·周书·周官》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厖。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汉孔安国《传》说前三句曰:“贤能相让,俊乂在官,所以和谐。厖,乱也。”又说后四句曰:“所举能修其官,惟亦汝之功能。举非其人,亦惟汝之不胜其任。”“不摽”,“摽”,击。又,同“标”。全句是说,聪明人悟得了上文所说的道理,便应推贤让能,和衷共济,胜其举官之任,而不互相打击。或者是说,聪明人悟得了上文所说的道理,便应推贤让能,和衷共济,胜其举官之任,而不伐其功,自我标榜。

“外不寄傲,内润琼瑶。”这两句,下句不至于引发歧义,而上句却令人疑窦丛生。“寄傲”,意为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这是一个褒义词。晋陆云《逸民赋》曰:“眄清霄汉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颓叹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曰:“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谢安自己的《兰亭》诗里,也有“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云云。既是褒义词,诗人为什么要说“外不寄傲”?况且,“不”字在这一章里,已经是第三次出现了。虽说古诗不忌讳重复用字,但一章之中三用“不”字,也未免过于频繁。更不用说其上句曰“和任不摽”,“不”字的重复又挨得太近。

窃以为,此句或当作“外示寄傲”。“示”字在传写过程中,由于形近而讹为“不”。如果这一推测可以成立的话,那么这两句的意思应该是说:哲人的处世策略,外在姿态当示人以“寄傲”,即不屑于仕宦、只向往隐居;内在修养,则应像“琼瑶”即玉那样日趋温润。

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末尾两句:“如彼潜鸿,拂羽雪霄。”——就像那潜匿形迹的大雁,振翅高飞于云霄。

“拂羽”,“拂”,抖动。“羽”,羽毛,指鸟儿的翅膀。汉扬雄《元后诔》曰:“鸣鸠拂羽,胜降桑木。”张衡《思玄赋》曰:“前长离(灵鸟)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晋陆机《董逃行》诗曰:“鸣鸠拂羽相寻,仓庚喈喈弄音。”孙楚《登楼赋》曰:“鸣鸠拂羽于桑椹,游凫濯翅于素波。”均可参看。

“雪霄”,除谢安此诗外,自先秦至晋皆无用例。且此章前文已有“素雪”字。疑当作“云霄”。“雪”与“云”字繁体“雲”,形近易讹。后人诗词中类似书写,亦多用“云霄”。如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其五曰:“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诗曰:“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李建勋《归燕词》诗曰:“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宋苏轼《浣溪沙·有赠》词曰:“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陆游《春日小园杂赋》诗曰:“久矣云霄铩羽翰,小园聊得赋春寒。”元王恽《木兰花慢·寿史中丞》词曰:“凤凰池,还浴凤,看羽毛、奕世动云霄。”明李祁《兀兀》诗曰:“万里云霄双倦羽,千寻江汉一穷鳞。”李东阳《题画鹰送罗缉熙南归》诗曰:“送渠羽翼朝天去,亦是云霄得意人。”皇甫冲《春日感怀因柬子安》诗曰:“平居每忆在长安,却羡云霄接羽翰。”清路鹤征《笼中鹦鹉》诗曰:“纵有云霄志,其如铩羽何。”皆是其例。

此章最后的这两句,应是化用汉扬雄《法言》卷六《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鸿雁飞在高空中,射鸟的猎人也奈何它不得。喻指隐居者远离世俗网罗,便无人可以加害于他们。由于此诗的写作年代不能确定,且没有关于其本事的文献记载,因此我们无法详考它具体的针对性。但历朝历代,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都是大概率存在的,只不过在复杂、严酷的程度上有所区别罢了。谢安此诗,可以说是对此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概括以及贤人君子应对之策的总结,故有普遍价值和典型意义。

第二章

“内润伊何,亹亹仁通。”“伊何”,如何,怎样。“亹亹”,形容勤勉不倦。“通”,通达。这两句,是对上章“内润琼瑶”云云的进一步申说:“内润”要做到怎样呢?要勤勉不倦,进而通达于“仁”。

“拂羽伊何,高栖梧桐。”《诗·大雅·生民》曰:“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汉郑玄《笺》曰:“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这两句,则是对上章“拂羽雪(云)霄”云云的进一步申说:“拂羽”要做到怎样呢?要高高地栖息在梧桐树上。这就不满足于只做“潜鸿”,而是要兼做凤凰了。

“颉颃应木,婉转虵龙。”“颉颃”,《诗·邶风·柏舟》曰:“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毛《传》曰:“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本是形容鸟飞之上下,这里移用于“虵龙”。“虵”,同“蛇”。这两句的字面义是说,龙、蛇可以婉转屈伸,顺应树木的形势而上下高低。引申而言之,则是比喻贤人顺应时势,能屈能伸。

“我虽异迹,及尔齐踪。”“及尔”,即与你义。“尔”,称王胡之。这两句是说,我和你虽然行迹各异,但志同道合,殊途同归。

谢安青壮年时期隐居不仕,直到四十岁以后才出来做官。这时,王胡之去世已十年有余。也就是说,谢安写此诗时,还在隐居,而王胡之则已出仕。因此,谢安诗中才有“异迹”“齐踪”之说。

“思乐神崖,悟言机峰。”“神崖”“机峰”对举,意思是差不多的。《周易·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几”“机”同。南朝宋谢灵运《辨宗论》曰:“驰骋有端,思不出位。神崖曷由而登,机峰何从而超哉?”此论虽晚于谢安诗,而亦“神崖”“机峰”对举,可以互证。“神崖”而以“登”为言,“机峰”而以“超”(越)为言,可见都是以山为喻。“悟言”,对谈。“悟”,同“晤”。这两句是说,诗人与王胡之都耽乐于思辨,时常在一起玄谈。这正是对二人“齐踪”所做的一个具体说明。

《世说新语·赏誉》篇曰:“谢公(谢安)云:‘司州(王胡之)造胜遍决。’”刘孝标《注》引宋明帝(南朝宋刘彧)《文章志》曰:“胡之性简,好达玄言也。”晋人好哲学思辨,好清谈、玄谈,谢安、王胡之也不例外。即以谢安此诗而论,也部分带有“玄言诗”的色彩。但它多以形象的比喻来阐发哲理,故尔丰腴有味,不像晋代某些玄言诗那样直接说理,质木无文,枯寂之甚,味同嚼蜡。

第三章

“绣云绮构,丹霞增辉。”上句的关键词是“云构”,即高大的建筑。“绣”“绮”是形容此建筑之美丽。汉陈琳诗曰:“大厦云构。”晋陆机《招隐诗》曰:“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陆云《从事中郎张彦明为中护军奚世都为汲郡太守客将之官大将军崇贤之德既远而厚下之恩又隆非此离析有感圣皇既蒙引见又宴于后园感鹿鸣之宴乐咏鱼藻之凯歌而作是诗》曰:“思乐华堂,云构崇基。”张协《游仙诗》曰:“亭馆笼云构,修梁流三曜。”这两句从字面上看,是说华丽的大厦,红霞增其光辉。

“濛泛仰映,扶桑散蕤。”这两句比较复杂,须详细考述。“濛泛”,当作“蒙汜”。“濛”,同“蒙”。“泛”字别体作“氾”,与“汜”字形近易讹。《楚辞·天问》(屈原)曰:“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汉王逸《章句》曰:“次,舍也。汜,水涯也。言日出东方汤谷之中,暮入西极蒙水之涯也。”三国魏阮籍《咏怀诗》曰:“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经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其义与王逸说相同。然而,陆机《愁霖赋》曰:“照濛汜之清晖兮,炳扶桑之始旦。”又《赠郑曼季诗四首》其三《南衡》曰:“景秀濛汜,颖逸扶桑。”则以“濛汜”为日出之处,其义与王逸说相反。细玩谢安此诗,“濛汜”义似与陆机诗赋相同。“仰映”,谓濛汜之水仰映着高空的景象。“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方太阳升起处的一棵大树。“散蕤”,谓扶桑树的花叶茂盛披散。这两句从字面上看,是写太阳升起时的美丽景象。

由于诗人在上章末尾写自己与王胡之乐于思辨,时常玄谈时,虚构出了彼此在“神崖”“机峰”上对谈的场景,我们有理由认为,此章这前四句,是顺着上章末尾的意脉,继续合乎逻辑地往下演绎,写他们在“神崖”“机峰”上所看到的奇妙景观:太阳升起来了,朝霞为本来就华丽的大厦增添了新的光彩;扶桑树茂盛的花叶披散下垂,倒映在濛汜之水。

“吾贤领隽,迈俗凤飞。”收束上文之景,笔墨仍旧归拢到人。“吾贤”,是对王胡之的敬称。“贤”,言其贤良;加一“吾”字,犹言“我的”,以表亲切。“领隽”,谓出众领先。“迈俗”,谓超越流俗。“凤飞”,如凤凰之飞。上章“高栖梧桐”是暗点,至此则转为明说。这两句是对王胡之的赞美之词。

“含章秀起,坦步远遗。”这两句,仍是对王胡之的赞美。“含章”,藏有内美。“秀起”,谓超群杰出。“坦步”,安然步行。“远遗”,远离俗世。《世说新语·赏誉》篇曰:“谢太傅(谢安)语真长(刘惔):‘阿龄(王胡之)于此事故欲太厉。’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王胡之别传》曰:“胡之治身清约,以风操自居。”同上篇又曰:“林公(高僧支道林)云:‘见司州(王胡之)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刘孝标《注》引《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少有(年轻时便有)风尚,才器率举,有秀悟之称。”这些关于王胡之的文献记载,都可以证实,谢安对王胡之的高度评价并非虚美之词。

猜你喜欢
云霄谢安
王景瑞
“东山”是指哪座山
研学旅行之游乐园
东山再起
身教
谢安下棋定军心
跳绳
谢安也小肚鸡肠?
大侠,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