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红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培育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课程改革对思政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时代要求。
总览《哲学与文化》教材,其坚决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教育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文本内容之中,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强化了文化自信的内容安排。因此,培育文化自信,应依托教材,科学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载体作用。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回顾数千年的民族发展历史,中华民族缔造出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而且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从古至今都未中断的文化体系。随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文化冲突日益加剧,西方社会宣扬的拜金、享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势必对我国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带来消极影响。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立足教材,努力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整,让高中学生既能掌握学理知识,也能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塑造作用,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见表1)。
表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别,分布在不同的文化领域,需要教师依托课标,结合学理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鉴别和选用(见表2)。除了文字表述之外,教材还插入了很多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插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素材并非多多益善,也不能简单罗列和堆砌,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科学选用、突出重点,注意挖掘传统文化内容的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表2 《哲学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别呈现汇总表
《哲学与文化》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第三单元第七课的二、三框题。其中第二框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由两个子目构成,即第一子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二子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个子目的内容安排从一般到特殊,遵循“历史—现实—未来”的内在逻辑。第三框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出中华民族精神,并且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谱系,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教师在授课时理顺上述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思政课教师可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史引入课堂,寻找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开展课堂探究,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
革命文化具有政治方向坚定、价值取向崇高、群众基础深厚、奋斗精神卓越等基本特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彰显出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激励广大群众攻坚克难、戮力前行的不竭精神源泉。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通过革命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民族精神的内容也在逐步增加和丰富,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大三线精神、建设兵团精神、抗洪精神等,无论哪一时期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见证,也组成了独特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以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框第二子目“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阅读与思考”为例,材料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为材料背景,提出两个思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红船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教学时,很多思政教师采用大致相同的授课方式:即首先提供“红船”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然后开始阐述“红船”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意义,最后引出“红船精神”及其内涵。采用这种方式平铺直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一般。考虑到高中生已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而且有一定的归纳信息和辩证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更好地发挥“阅读与思考”的作用。如有教师讲授本课时践行新课程理念,采用议题式教学法,设计了总议题——“‘红船精神’的前世与今生”,包括三个分议题“开天辟地谱新篇”“烟雨迷濛访旧踪”“牢记使命代代传”,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红船精神”,归纳总结“红船精神”的本质内涵,并且与其他民族精神进行横向比较,深刻把握内在关系。从课堂反馈来看,虽然学生没有亲历革命战争年代,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议题教学的推动下,学生根据议题情境,思考探究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分享个人观点,课堂气氛非常融洽。课堂教学不仅达到了预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而且师生一起回顾了百年党史,从启航红船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再到描绘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景目标。学生在体悟革命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当今世界,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力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各种异质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势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中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增进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文化心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要防止盲目排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哲学与文化》教材中的关于外来文化的相关材料(见表3),进行适当整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文化心态。
表3 《哲学与文化》外来文化内容统计表
如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一框第二子目“文化具有多样性”中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教材呈现了第29~31届连续三届奥运会的会徽,提出两个思考问题:“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异同,解释它们各自的文化印记。”“为什么不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见图1)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小组交流,学生很容易发现三个会徽的相同点:都有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五环”标志,而且都由一定的图案、字母和文字布局构成,色彩丰富。同时,三个会徽也有明显不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集中国特有的文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理解和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承诺。伦敦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2012”,包括变形设计的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对所有人参与奥运会的鼓励。里约奥运会的会徽设计理念是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谐的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性和奥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示了里约人的热情好客和里约城市文化的多样性。通过认识三个会徽的异同,了解各自背后的文化印记,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师应指引学生透过会徽设计的差异性,探究现象中蕴藏的本质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培养良好的文化心态,既认同本民族文化,也尊重外来优秀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图1 《文化具有多样性》“阅读与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哲学与文化》教材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先进文化发展。首先,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次,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踔厉奋发的共同价值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以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综合探究”为例,为了达成探究活动目标,根据探究活动建议,教材提供了五个探究路径。虽然五个探究路径设计了不同的情境材料,创设了不同的探究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透过情境表象认识探究活动的真实意图后,可以发现五个参考路径紧密围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核心主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家和个人的统一角度,指引学生深刻领悟“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活动探究目标,从而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见表4)
表4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归纳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主动作为、整合教材资源,实现教材知识与学生认知特点的有机统一,努力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良好的文化心态,逐步坚定文化自信,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自觉担负职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