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银,王云鹏
(1.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科技处,江苏 淮安 223001;3.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54)
作为《论语》全书的首章,《学而》具有重要的思想地位。“夫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大,咸括于此章。”[1]5“孔子一生精神,开万古门庭,阃奥实尽于此。”[2]目前,关于《学而》的研究众说纷纭,难有公论。李骅在《〈论语〉“学而时习之”章释义》中指出:“即使在今天,人们也从各个角度去诠释此章。从内容上有 ‘境界’说,有‘学说’说,有‘私学纲领’说等;从方法上有‘释故疑古’法,有‘现象学直观’法等,不一而足。一方面彰显了此章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也往往使人不知所从。”[3]这种现象产生的缘由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对《学而》“学而时习之”中“学”的内容的定位和理解,决定了《学而》整体意义疏解与诠释的方向。例如,将“学”赋予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意义,将导致《学而》整体诠释的方向趋于学习、交友和个人修养的意义层面;其二,《学而》产生的语言环境,我们今天不得而知。而这对于《学而》的研究至关重要。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同样的语言单项从现象上所反映出的语义差异和同样语义在表述中的语用差异,都是由语境差别决定的。”[4]由于“学”的内容的模糊界定,以及语境的缺失和限制,《学而》长久以来只能被加以泛化的释读,陈陈相因。有鉴于此,拙文以文献材料为基础,采用文字、训诂的方法探讨《学而》的意义与意旨,通过同时期文本互见的办法推演《学而》产生的语言环境,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求教于方家。
近年,一些研究《学而》的文章相继对“学”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例如,王瑞来《〈论语〉开篇发覆》(《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认为:“《论语》中的‘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并非是指对一般文化知识学习的泛泛而论。”[6]林元彪《〈论语〉孔子“学”之内涵》(《孔子研究》2015年第3期)认为:“孔子‘学’的本质是‘为己之学’,主体是以‘周学”为代表的‘古学’,目的是修习君子。”[7]卢梦雨《〈论语·学而〉篇首章新释》(《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认为:“‘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也就很明白了,即‘学到了本领,而又有机会去使用’之意。”[8]刘伟《〈学而〉篇意蕴探微》(《孔子研究》2017年第6期)指出:“(《学而》篇)从个体、家族和社会不同层面,告诉初学者‘学什么’以及‘怎么学’。只有学会‘为人’‘修己’,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学之为己’,从而为践行‘修齐治平’的入世理念打好基础。”[9]王瑞来先生认为《论语》中“学”主要指干政“复礼”。林元彪先生认为“学”的本质是“为己之学”,目的是修习君子。卢梦雨将“学”的内容概括为“本领”。刘伟先生综合王、林两位先生的看法,认为“学”由“学之为己”至“修齐治平”。
钩沉《论语》文本,关于“学”的内容,《论语》本身就曾经多次论及。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740《阳货》云:“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680《泰伯》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303《学而》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行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1]31因此,《论语》中“学”的主要内容为“道”。《学记》也称:“人不学,不知道。”[10]957孔子一生学习、追求的目标也是“道”。《礼记》云:“(孔子)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年之老也。”[10]1304《史记》云:“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1]1928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1]146“道”既是孔子“学”的内容范畴,也是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孔子的“道”,从狭义层面可以概述为“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含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个人修养的范畴,如:“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58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29“外王”含括“治国”“平天下”等政治实践的范畴,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11“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1]239
按照《论语》的写作风格和语法结构,“学而实习之”中“之”字同时充当“学”和“习”的宾语。“学”的内容是“内圣外王”之道。“习”的内容也是“内圣外王”之道。《论语》云:“学《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悉以为。”[1]525学习但不能实践、应用于政治活动中,学了再多又如何呢?《礼记》也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0]29学习、实践,能够接近美好的品德,知道这些品德就能治理人们,知道治理的办法,就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学习良好的品德并不是目的。孔子旨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实践、应用所学的内容。孔子积极入仕,“三日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12],并鼓励、举荐弟子从政。“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1]172“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1]173根据陈桂生先生统计,孔子设学同弟子从政的关系至为密切。《论语》透露的消息有:
表1
不过,也还有另一类事实在:
表2
根据陈桂生先生统计的孔子设学同弟子从政的关系的讯息可以发现,孔子曾经多次教授弟子以政治思想;弟子频频问政,并有从政之志;孔子本人及孔门弟子中有多人从政;孔子间或不支持弟子从政。孔子教授弟子以政治思想,鼓励弟子从政,是为了“外王”之道的政治追求。但是,间或存在孔子不支持弟子从政的现象,颇受争议。陈桂生先生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政见不合”:“子路、冉有后来作为季氏家臣,虽能干,又见成效,惟对季氏非礼之举,或附益,或抵制不利,实与孔子政见相左。遂引起孔子不满。”[13]但是,政见不合在后,孔子设学在前。孔子间或不支持弟子从政,并非源于孔子与弟子政见不合,而源于“内圣外王”之道的要求。这一点,可以从《学而》“学而时习之”一句找到答案和依据。
《学而》“学而实习之”中“学”“习”的宾语为“道”。“道”作为意识存在的范畴,不能通过“效”达到“道”,只能通过“觉”感知“道”。“学”应当取“觉”的意义。孔子主张通过“觉”修成“内圣”,并在适宜的客观条件下实现“外王”之道。《论语》云:“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1]535叶公向孔子请教治政的办法,孔子告诉他:“近者说,远者来。”对此,罗安宪先生指出:“在春秋以至战国时代,士人是有着相对独立性的,他们可以自由地迁徙。由此士人于本国政治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孔子可以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学说;荀子为赵国人,游学于齐而三为稷下学宫祭酒;李斯为楚国人,而位居秦国承相。在当时,当政者对士人亦尊敬有加。他国士人之投靠、来居,甚至成为衡量本国政治良好与否的标准。”[14]因此,孔子“近者说,远者来”是一种政治策略。《孔丛子》云:“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一一自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15]52卫出公曾经派人向孔子请教士人、百姓流失的原因。《孟子》记载,梁惠王自以为于国家社稷“尽心焉而矣”,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言辞之中流露出遗憾与无奈。所以,孔子“近者说,远者来。”的治政策略旨在吸引邻国士人、百姓来投靠、定居,《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很有可能就是“近者说,远者来”中的“远者”。
因此,“有朋自远方来。”可以简单训释为:“有众人从远处一起来。”但是,“众人”具体指什么人呢?《论语正义》中包注:“同门曰朋”。宋翔凤认为“朋即指弟子”[1]3。为探究这一命题,本文借助《论语》中的两组文献,试图勾勒、推演“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产生的语言环境。
表3
根据《论语》记载,叶公曾经向孔子请教过治政方法。孔子的回答是:“近者说,远者来。”从文本内容上看,孔子似乎答非所问,讲的也不是治政方法。但是,若将《为政》篇与《子路》篇联系在一起,进行析读,便恍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3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524用品德治理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其中,就会呈现众星拱月之势。上面的官员喜欢礼,百姓不敢不敬重,上面的官员喜欢义,百姓不敢不服,上面的官员讲信用,百姓不敢不认真对待。如果能做到这些,四方的人都会聚拢而来,又何必亲自种庄稼呢。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产生的语言环境很有可能为孔子与执政者对话的环境。《学而》很有可能是孔子与执政者对话的语录。但是,孔子不如意的政治实践经常被其光辉的教学风采遮蔽,使人们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层面,而忽视了其在不如意的政治活动中进行政治教育的事实。
依据传世文献的记述,孔子曾经多次会见执政阶级。其中,许多执政者主动向孔子询问政事。例如,哀公曾经向孔子请教治理民众的办法:“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1]63定公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处理君臣关系的办法:“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1]115鲁国执政者季康子曾经多次向孔子询问政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1]506“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1]64另外,孔子主动会见执政者。《孔丛子》载:“陈惠公大城,因起凌阳之台,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十人,又执三监吏,将杀之。夫子适陈,闻之,见陈侯,与具登台而观焉。夫子曰:‘美哉!斯台,自古圣王之为城台,未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也。’陈侯默而退。”[15]1孔子曾经多次会见执政阶级并阐释、教授为政之道。孔子具有与执政者对话的条件。孔子鼓励弟子从政。孔门弟子中有许多人从政。“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1]516“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535《学而》也很有可能是孔子给予执政弟子的指导。另外,《学而》“学而时习之”中“学”的内容为“道”。而“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正是学“道”的一个重要层面。《礼记》云:“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10]959叶公问政时,孔子就对他说“近者说,远者来。”诸子中也有类似的提法。《文子》云:“亲近不以言,来远不以言。使近者悦,远者来。”[16]337《荀子》云:“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悦则附。”[17]见到善的行为,就会使亲近的人喜悦,亲近的人喜悦,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因此,“近者悦,远者来”似乎是当时一种通行的治政手段。“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产生的背景很有可能与“叶公问政”有着相同的背景,即出于政治实践的需要。《孔子家语》云:“上下相亲如此,故令则从,施则行,民怀其德,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致也。”[18]政治实践的最高水平就是“近者悦服,远者来附”。这甚至成为检视治政业绩的重要方式。因为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使“远者”来。《管子》云:“凡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是故明君设利以致之,明爱以亲之。”[19]1175“明主之使远者来,为之在心。”[19]1175《孔丛子》云:“今天下悠悠,士无定处,有德则往,无德则去。欲规霸王之业。与众大国为难。而行酷刑以惧远近。国内之民将叛。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16]316如今,士人居无定所,离开无德的地方,前往有德的地方。国内的民众反叛,国外的士人、百姓不来,就濒临亡国了。因此,“有朋自远方来”,孔子当然“不亦乐乎”。
《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中的“人”代指“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论语》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649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怕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少,只怕境内不安。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修文德以来之”,即《学而》“学而时习之”中通过学习、实践个人修养和政治理念,使远处的人归附,达到“有朋自远方来”的目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述的是政治实践的态度。邻国的百姓不知道我,不来投奔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
“君子”是孔子着力推行的思想观念并随着孔子的教育实践,逐渐深入孔门弟子意识样式的范畴。《论语》中没有直接对君子的概念进行界定或定义,而是对君子的性质、特征等进行描述。《论语》云:“君子不器。”[1]56依据目前主流的观点,译为:“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20]“器”作“器皿”的说法肇端于《论语正义》引《说文》注:“器,皿也。” 包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1]56孔晁注:“周用之为器,言器能周人之用也。”[1]56郑玄注《礼记》“大道不器”一句时也称:“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10]972孔颖达疏云:“大道不器者,大道亦谓之圣人之道也,器谓物堪其用者。夫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宏大,勿所不施,故云不器。不器谓诸器之本也。”[10]972由此陈陈相因,形成了“器”作“器皿”的观念。然而,依据《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1]“器”应当指代与“道”对立的范畴,是形而下的“道”。“君子不器”的含义正是反映了君子对形而上的“道”的追求。《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63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637君子有四道。其中,“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两条要求行为恭敬,敬重上级,涉及个人修养的范畴;“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两条要求对百姓施加恩惠,对人民有义,阐释的是政治策略。因此,通过《论语》对“君子”概念的描述性阐释,得知《论语》中的“君子”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个人修养层面,如“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威而不猛”“君子周而不比”“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义以为质” “君子敬而不失”“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与人为善”“君子成人之美”;其二,政治实践层面,如“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这反映了“君子”思想不仅是孔门弟子个人修养的内在要求,还是孔子及其弟子政治实践的显著特征。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和治政实践的双重提升,并以之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而这两点对君子的要求,与“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念也不谋而合。
“内圣外王”之道兼及个人修养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并且强调由“内圣”至“外王”的指向过程。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又问:“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1]766君子提升个人修养,而后便可以从政了。《论语》云:“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66施政应当从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开始。由此而扩展到天下万民,就算施政了。这个过程也反映了由“内圣”发展为“外王”的过程。《论语》云:“‘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605因此,与《论语》“君子”思想相关联的具有政治特色且与之交互的思想意识范畴,是建立在孔子政治实践基础上的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孔子及其弟子积极践行“内圣外王”之道的范式,体现了政治本体意义上的“君子”义涵,表达了政治实践的理性诉求,并促进“内圣外王”之道由经典理念嬗变为儒家治国安邦的方略。
总之,《学而》的产生来自于孔子与执政者的对话。《学而》阐释了孔子“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念。“学而时习之”阐释了政治实践的方式,“有朋自远方来” 阐释了政治实践的目的,“人不知而不愠” 阐释了政治实践的态度。《学而》的意义为:学习“道”(道德、政治)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实践它,不也快乐么?有百姓从远处投奔我而来,不也快乐么;远处的百姓不知道我,不来投奔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