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博 史建猛 雷 声 毛宽民
(①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89;②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③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调查表明数控机床在精密加工过程中热误差能够占到总误差的40%~70%[1],高端数控机床的精密加工热误差甚至达到了70%以上[2]。热分析是研究控制数控机床热误差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热分析中的关键参数对流换热系数(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CHTC)却因受到流体物理性质、换热部件表面位置、形貌、流体与换热部件表面温差和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极其困难,且CHTC的准确性对数控机床结构热分析的结果影响很大。
曹祎等[3]将飞机外部CHTC视为恒定数值的参考温度法进行改进,考虑到飞机结构影响,提出了一种求解飞机机体各区域外部CHTC仿真计算方法,并与传热公式法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Li Y等[4]基于逆热传导理论,对CHTC计算进行优化,在ANSYS中对主轴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与热误差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热对流系数优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片锦香等[5]采用蜂群算法对机床主轴零件表面与空气的换热系数进行优化计算,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得到的主轴CHTC精度更加准确。阳红等[6]构建RBF神经网络算法计算主轴的CHTC,将实验数据引入RBF网络中,增加了算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上述方法在计算中均忽略了环境温度对CHTC的影响,甚至大多数在热分析中采用恒定的CHTC数值。机床在达到热稳定前,机床运行产生的热量会使机床结构的温度逐渐升高,机床结构换热表面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会随之增大,而CHTC是一个与温差相关的物理量,因此随着机床结构温度的升高,其与外界环境的CHTC会因其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变化而变化[7]。因此在热分析中采用固定不变的CHTC必然增加分析误差。基于传热学理论,结合实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一种考虑环境温度与温差变化的CHTC参数化计算方法,提升了CHTC计算精度及机床结构热分析的准确性与便捷性,为减小机床热误差研究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结合牛顿冷却定律与流体流过机床结构表面的传热理论,将影响对流换热过程的物理量进行归纳分析,建立CHTC影响变量的参数化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f为CHTC与影响变量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f1表示非自然对流状况下的函数关系式;f2表示自然对流时温差引起的升浮力下的函数关系式;其他参数表示的意义及单位如所示。
式(1)中8个物理量,包含长度量纲L、质量量纲M、时间量纲T和温度量纲θ共4个基本量纲。将这8个物理量的单位转化成4个基本量纲表示的形式,如表1所示。关系式,有n=7,r=4。即有
表1 CHTC参数化模型中基本量纲表示
根据π定理,物理方程量纲一致时,可用一组量纲为1数群的零函数表示。式(1)中f1的函数
式中:φ1、φ2和φ3为3个无量纲参数;a、b、c、d为引入的指数参数。
将φ1按照量纲展开,参数a1=0、b1=-1、c1=0和d1=1,代入式(2)得到
同理得到
式(1)中f2表示的关系式,同理有
结合机床结构传热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数据,提出如图1考虑环境温度与温差变化的CHTC计算方法。
图1 环境温度与温差变化的CHTC计算原理
(1)传热过程及热态特性参数分析。测量一个较小时间段内温差Δt′和相应的温度数据,根据相似准则求得初始CHTC。
(2)CHTC的迭代修正计算。采用初始CHTC进行热分析,将热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判断,进行迭代修正。算法修正采用文献[6]和文献[8]等中给出的,在机床有限元温度场仿真计算中,CHTC的参数取值一般是理论计算值的3~10倍。故将CHTC理论计算值的整数倍作为△h数据库中的数值。迭代修正时,为防止迭代中出现加减整数倍△h仍不能满足判断条件时,在循环计算中添加对当前整数倍△h做出减半甚至做1/4处理的命令,直到满足判断条件为止。
(3)考虑环境温度与温差变化的CHTC修正计算。根据环境温度预估机床的总温差,以1℃为等差间隔分成多个温度逐渐升高的子温差区间,采用修正计算方法求得各子温差区间对应的CHTCs,在热分析中给出动态加载方法,从而消除温差变化对CHTC计算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温度场模型的精确度。
(1)引入实验数据,选取初始一小时间段内调用经验公式计算初始CHTC。
(2)采用步骤1计算的CHTC得到的仿真温度场与实验测量值对比,根据判断条件进行循环修正,提高CHTC的精度。
(3)对预估总温差进行多温度子区间的划分,在多温度区间下对多个CHTC的循环修正计算。
热测试实验对象为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TC500立式钻攻中心的X轴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含工作台)。热实验工况设计如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工作台在X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运动行程L=400 mm,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进给速度vg=4 m/min。电机的转速n=267 r/min,工作台运行时间为机床达到热稳定状况的4 h。
热实验中温度测点的选择及有限元模型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几何模型及温度测点
图3 实验对象的有限元模型
采用PT-100三线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Agilent 34970A温度采集仪等搭建的实验测试平台如图4所示。
图4 热态热性实验测试平台
滚珠丝杠螺母产生的热量按照丝杠螺母与丝杠两端轴承的距离,根据热传导理论,分别传递到滚珠丝杠两端的轴承上进行间接加载。热分析中结合部间接触热阻及结合面传热,如表2所示。根据机床结构传热过程中的生热模型,得到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各生热位置的热流密度如表3所示。
表2 生热部位的热流密度
表3 结合面传热系数[9]
CHTC与环境温度和温差有很大的关联。温差发生变化,CHTC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对流换热系数h会随着Δt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将迭代修正计算的多个CHTCs分别施加到对应子温度区间,形成动态边界条件的参数加载,如图5所示。
图5 动态边界条件加载的实现
基于相似准则,采用有限元迭代计算可求得机床结构的对流换热系数,但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结构的多个CHTC计算效率极低。结合实验数据,对上述方法进一步改进,提出对流换热系数的参数化计算方法。
在数控机床中,最常见的换热表面形状为矩形板,故以数控机床中使用最多的平板类换热表面为例,根据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其自然CHTC与环境温度t、温差Δt及换热表面特征尺寸l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结合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热实验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求得式(6)中的系数。得到对流换热系数hp与t、Δt、和l的参数化方程为
计算中拟合优度为0.956 8,统计量为22.152 8,显著性为0.015 0,剩余方差为0.500 9,说明方程具有可靠性。
在机床中,除过大多数水平板状换热特征尺寸外,圆柱形的换热部件也不少,同理结合横圆柱的自然对流换热与实验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可得到横圆柱形状的对面换热系数hc与t、Δt、和l的方程为
计 算中 拟 合 优 度为0.991 7,统 计 量F为119.253 4,显著性p=0.001 3,剩余方差为0.096 4,说明拟合结果准确。
式(7)、(8)分别以机床床鞍侧面和丝杠联轴器为例,且大量的实验数据是在机床部件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过程中测量。
将数控机床中换热部件的类型及特征尺寸l的计算方法归纳如表4所示。后续计算机床热分析中平板类与圆柱类部件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时,确认了t、Δt、和l后,即可采用式(7)和式(8)进行快速地计算,可以看出参数化计算方法对CHTC的计算效率有着极大的提升。
表4 机床换热部件特征尺寸计算方法[7]
4.2.1 温度场对比分析
采用3.1节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对文中提出的参数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采用传统相似准则法计算的CHTC进行热分析,得到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床鞍与工作台的温度场如图6所示;采用参数化方法计算的到CHTC进行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如图7所示。
图6 相似准则法计算CHTC热分析结果
图7 参数化方法计算CHTC热分析结果
4.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9个温度测点中,T1~T4布置在滑块上,现从两个滑块中分别选择T1和T4,然后将他们与其余5个温度传感器测点位置在传统相似准则法求得的温度、CHTC参数化计算方法求得的温度及实验测量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并给出两种仿真分析结果相对实验数据的仿真误差,如表5所示。
表5 CHTC参数化计算方法与相似准则法的误差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参数化计算方法的仿真误差相比传统相似准则法有提高,误差提高幅度最大有8.09%,最小为1.23%,且温升差距越大,迭代方法提高精度越明显。同时参数化计算方法仿真求得的温度数据与实验测值非常接近,说明参数化计算方法具有效性。
通过上述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CHTC参数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可得到如下结论:
(1)引入实验数据,通过迭代修正增加了CHTC计算的可靠性与计算精度。
(2)引入温度分区间,在CHTC计算中提出分段修正的计算方法。能够减小机床结构在达到热稳定前,由于环境温度与自身温差的变化对热分析结果的影响。
(3)相比式(1)中的8个未知物理量,CHTC的参数化计算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提升了CHTC和机床结构热分析的计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