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剑,王娜娜
肠易激综合征(IBS)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为临床常见类型,患者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症状,且反复发作。西药治疗IBS虽然能在短期取得疗效,但病情易于复发,远期疗效欠佳。本文采用六字诀联合腹部按摩及针刺三联法治疗IBS-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及消化内科就诊的IBS-C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16例,女3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0.75±10.47)岁;对照组男14例,女3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51.15±7.9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肠-脑互动异常》[1]之IBS-C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及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7年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2],分为五型:①肝郁气滞证;②胃肠积热证;③阴虚肠燥证;④脾肾阳虚证;⑤肺脾气虚证。
1.2.3 纳入标准:同时满足以下四项。①诊断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②年龄18~65岁;③生活可以自理,无肢体功能障碍;④接受本治疗方案。
1.3 排除标准:存在以下任一情形不得入选。①有重大精神疾病病史;②既往晕针史和晕针者;③患有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脏器功能衰竭疾病;④患者配合性差;⑤其他具有影响采用此三联治疗方案中任何一种方法实施的因素;⑥其他医师评定存在不适应此两联法治疗情形的患者。
1.4 方法:2组均接受相同便秘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等指导措施,禁用其他与防治便秘有关药物。
1.4.1 对照组:应用西沙比利片治疗,5 mg/次,3次/d,三餐前15 min服用,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4.2 治疗组:辨证分为五型,每位患者依证型采用相应证型证治方案,应用六字诀、腹部按摩联合针刺三联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第一疗程采用六字诀、医师腹部按摩配合针刺治疗,第二疗程采用六字诀、医师腹部按摩结合患者自我按摩,第三疗程采用六字诀结合患者居家自我按摩。辨证分型证治方案如下:①肝郁气滞证:嘘字诀+嘻字诀,针刺选足三里、内关、合谷、阳陵泉、太冲,双侧取穴,手法泻法;②胃肠积热证:嘻字诀+呼字诀,针刺选足三里、内关、合谷、丰隆,双侧取穴,手法泻法;③阴虚肠燥证:嘻字诀+吹字诀,针刺选足三里、内关、太溪、水泉、照海,双侧取穴,手法泻法;④脾肾阳虚证:呼字诀+吹字诀,针刺选足三里、内关、合谷、太溪,双侧取穴,足三里、内关、合谷平补平泻,太溪补法;⑤肺脾气虚证:呼字诀+呬字诀,针刺选足三里、内关、合谷、阴陵泉,双侧取穴,平补平泻,每位患者腹部按摩均采用指运中宫与摩腹治疗手法。
1.5 观察指标: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四诊信息、中医证型、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便秘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状况等。
1.6 疗效评价
1.6.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证候疗效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
1.6.2 腹痛疗效评价:腹痛程度为①0分,无任何腹痛感觉;②1~3分,轻度腹痛,不影响工作、生活;③4~6分,中度腹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④7~10分,重度腹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
1.6.3 便秘疗效评价:IBS-C依据“便秘评分量表”(CCS)进行评价。
1.6.4 焦虑疗效评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
2.1 2组患者腹痛单项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单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腹痛单项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便秘单项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便秘单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便秘单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便秘单项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7.0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χ2=8.03,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5 2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比较(分,
IBS-C的症状产生与动力紊乱、内脏高敏、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病因是多因素的,涉及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1]。此类疾病是生活应激等心理社会因素通过“肠-脑轴”相互作用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结合IBS-C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腹痛”“便秘”等范畴。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感受外邪等有关,病位在肠,主要涉及肝、脾(胃)、肾等脏腑,与肺、心亦有一定的关系,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2]。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丰富,中药口服以疏肝理气法、泄热清肠法、滋阴润肠法、温肾补脾法、健脾益气法等为常法[4]。外治法中药贴敷神阙等穴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5]。推拿联合针刺的“三穴三法”治疗IBS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6],腹部推拿疗法联合药饼灸法能有效改善IBS-C患者的病情[7]。有研究证实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与中医五音疗法治疗IBS-C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志,起到怡神定志、宣调气血的作用[8]。
本项目联合采用六字诀、腹部按摩、针灸疗法进行多维度综合治疗。其中六字诀疗法临床报道常用于精神情绪等疾病,而IBS-C属身心疾病范畴,六字诀与五脏三焦相配,应用六字诀,采用腹式深呼吸,放松神经兴奋性。呼吸时患者排除一切杂念及不良心理情绪,达到全身放松,同时不同证型患者在六字诀呼吸法呼气时进行相应字诀发音,在不同发音下使机体气血经脏腑经络加快运行,从而改善肝之疏泄功能、肾之纳气功能、脾之推运功能、肺之宣降功能、三焦升降气机功能。心主血脉而藏神,肺主气而朝百脉,宗气司呼吸,病人在训练中通过呼气与行气,宗气得以增强,并提高了心肺之运行气血作用,使心气舒畅、心神宁静,六字诀能够缓解人们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对中老年人等患有相关心理疾病的人群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9]。六字诀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改善肠脑互动。本三联法采用的腹部按摩为卧式八段锦功法之摩腹益寿和指运中宫,已传承近千年,此功法直接作用于胃肠,推动胃肠气血之运行,不但可以推陈致新,利于排便,缓解疼痛,还能温养脏腑,延年益寿。对于IBS-C患者而言,摩腹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大便的次数,被动摩腹和主动摩腹对IBS的临床症状都有改善的作用,被动摩腹优于主动摩腹[10]。六字诀、八段锦等健身气功能够起到调息、调身、调心的作用,三者紧密结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同样具有促进作用[11]。本方案采用的针灸主穴为足三里和内关,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调节寒热,调理阴阳,补虚强胃,促进胃肠蠕动,达到缓解腹痛,促进排便作用;内关穴可宽胸利膈、醒脾悦心,具有畅通三焦的作用。研究认为针刺对IBS的调控是广泛的,在改善IBS相关症状方面已取得满意疗效[12]。因此六字诀、腹部按摩、针灸三种疗法联合应用,可协同增效,相得益彰。
本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都接受相同便秘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等措施。2组对于IBS-C均具有临床治疗效果,而治疗组采用非药物疗法,三法联用,改善肠脑互动,具有心身同治的作用,研究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腹痛、便秘、焦虑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六字诀联合腹部按摩及针刺治疗IBS-C,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焦虑状况,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三联法,辨证分型分阶段治疗,使患者掌握养生功法,充分发挥辨证论治和养生保健优势及患者主观能动性,医养结合,提高了远期疗效,减少了患者就医频次,对慢病健康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治疗用品成本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很好的依存性。六字诀联合特色的中医手法按摩及针刺,体现了中医身心同治的特点,发挥了中医药疗法对IBS-C的心理干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