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越 张露梅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寻求经济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动能不足、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21年《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形成优良国际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总规模持续扩大。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OFDI流量总额高达1 329亿美元,在全球疫情蔓延情况下,对外投资仍同比逆势增长3.3%。其中服务业OFDI比例约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80%。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微观主体,随着企业OFDI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将OFDI作为获取重要知识、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科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钟韵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能够为生产、物流等提供专业性服务[1]。Dunning[2]、Porter[3]、Kogut等[4]、Long等[5]从东道国市场规模、人力成本、产业集聚程度、文化交流距离、对外开放程度、东道国基础设施、企业竞争优势和商业声誉等方面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OFDI动因。刘军研究东道国制度和环境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6];闫付美等从东道国市场上获得知识技术、获取投资东道国创新战略资产、企业异质性等[7]视角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动因。孔庆峰等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OFDI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企业绩效[8]。杨波等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OFDI有助于企业创新升级[9]。钟晓君研究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竞争优势,认为“一带一路”为中国服务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巨大制度红利[10]。
Spigarelli等[11]、Gunawan等[12]、Panagiotis等[13]认为跨国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获取全球价值链中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知识资源等高级要素提升其创新绩效。潘雄锋等利用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OFDI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14]。郑浩等建立结构方程调节性中介模型,发现生产性服务业OFDI通过知识链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15]。胡兵等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技术溢出模型实证考察发现生产性服务业OFDI会产生显著技术溢出效应[16]。
国内外学者对OFDI的内涵、动因、经济效应以及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已有研究OFDI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很少考虑行业差异,对制造业研究多,对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研究较少,研究往往基于国际市场视角,鲜少从新兴市场视角出发,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开展研究;从OFDI企业异质性看,大多只考虑到企业所有权差异,而没有考虑到在企业自身所处区域及投资东道国差异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异质性。本文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补充了相关领域研究不足。从市场规模效益、研发投入效应、融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四方面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机制路径;从企业产权性质、企业所在区域和投资东道国三方面,深入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异质性;丰富了“一带一路”、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和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理论。这对于优化我国OFDI结构,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参与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提高对沿线国家投资质量和助推“双循环”发展格局进程等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提高创新绩效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对沿线发展中国家投资,企业运用自身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转移国内边际效应递减产业,形成市场规模效应,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创新绩效;二是对沿线发达国家投资,通过学习东道国先进知识和技术,在消化吸收外部知识基础上再创新,通过逆向创新溢出实现创新绩效提升。
研究命题1:“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正向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
通过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基于逆向创新溢出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影响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机制路径。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拉近了OFDI生产性服务企业与沿线目标市场距离,优先了解沿线市场产品需求、标准和东道国先进生产技术,会更加积极进行研发创新、改善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17]。其次,市场规模扩大带来利润增加,为创新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撑。生产性服务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能增加海外营业收入,通过利润反馈机制,将丰厚投资收益用于母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活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市场规模扩大能摊薄企业研发成本。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规模经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融合东道国先进高端技术创新要素,获取逆向技术创新溢出。由此推测,“一带一路”倡议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开辟新兴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首先,中国与沿线国家建立多个合作研发机构,在技术领先国家或发达国家设立合作研发中心,利用研发合作平台直接获取当地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母公司在跨国投资过程中,与当地高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创新项目,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变革,提高其创新绩效。其次,随着“一带一路”推进,我国加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为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自主技术研发提供了制度保障,金融优惠政策减少了企业自主研发的融资障碍,激励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生产新产品、发明新工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18]。由此推测,“一带一路”倡议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提供了良好研发合作平台,激励生产性服务企业自主创新,通过研发投入效应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创新。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渠道。为推进企业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政府各部门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融资支持政策,这降低了生产性服务企业参与国际投资资金门槛,解决企业研发创新所需资金需求[19]。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为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倡议推行后我国与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网络逐步形成,优化了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国投融资环境,这一政策保护网有效降低不完全信息带来的金融外部风险,生产性服务企业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开展创新活动、进行技术研发。由此推测,“一带一路”倡议缓解了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融资约束问题,通过融资效应提升其创新绩效。
“一带一路”实施后,生产性服务企业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投资布局,吸引国内外诸多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专业人才加盟,这些国际人才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水平,加速知识逆向溢出,还掌握较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助于优化跨国企业内部治理,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升级[20]。此外,东道国人才更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民俗文化等,帮助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适应当地市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由此推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吸引了大量优质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效应提高其创新绩效。
研究命题2:“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研发投入效应、融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
本文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将“一带一路”倡议看作外生冲击事件,评估其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效应,具体将DID模型设定如下:
Innovationit表示生产性服务企业i在t时期企业创新绩效;Dt表示分期虚拟变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年份取值1,政策实施前年份取值0;OFDI_Belti表示分组虚拟变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为处理组,取值1,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对照组取值0。交互项Dt*OFDI_Belti表示生产性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交互项系数β3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即政策实施净效应(处理效应),其大小及显著程度代表倡议实施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程度。Xit为控制变量,μt和λi分别为个体、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为探究“一带一路”倡议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创新绩效的动态影响,本文参考李延喜等[21]的研究,构建动态影响检验模型:
其中,OFDI_Belti(z=0,…,5)分别表示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后第z年;系数βz反映了“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第z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通过观察系数βz变化,可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影响是否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其他变量定义与模型(1)相同。
本文涉及核心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绩效(Innovation)、核心解释变量是否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OFDI-Belt*Dt)及控制变量,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绩效(Innovation):借鉴李延喜等[21]的研究,采用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申请数之和加1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
2.核心解释变量。(1)时间虚拟变量(Dt):“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9月首次提出,但直到2014年3月才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考虑到政策提出与实施滞后性,本文参考多数文献做法[22-23],将2014年作为政策冲击事件发生年份,即2010—2013年取值为0,2014—2019年取值为1。系数β1用来衡量时间推移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分组虚拟变量(OFDI-Belt):是否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处理组为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取值为1,对照组是未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取值为0。系数β2用来表示同一时间内生产性服务企业是否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表示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分组效应。
(3)交互项(OFDI-Belt*Dt):“一带一路”政策实施时间虚拟变量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分组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是DID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交互项系数表示政策影响的处理效应,其大小及显著性代表政策实施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程度。若系数大于0,则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影响。
本文以中国A股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的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及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数据库,筛选出2010—2019年发生OFDI活动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划分生产性服务企业,再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发生重大变更企业、ST企业和*ST企业;(2)删除金融类、保险类、资本市场服务类和房地产类等较少涉及研发活动企业;(3)删除2010年之后上市企业;(4)删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严重企业;(5)对于数据缺失较少企业,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巨潮网)进行手工查补。最终获得200家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研究样本,2 000个观测值,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生产性服务企业即处理组有91家,未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生产性服务企业即对照组有109家。最后,对各连续变量均进行1%和99%分位数Winsorize缩尾处理,以消除极端异常值。
将数据划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从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绩效看,处理组专利申请数量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能明显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从控制变量看,处理组企业规模更大,总资产报酬率更高,研发投入强度更大,人力资本投入也更多。初步估计“一带一路”倡议对于OFDI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以2010—2019年生产性服务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DID实证结果见表3。
表3列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回归结果,模型1为基本OLS回归,OFDI-Belt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生产性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可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模型2为不含控制变量的DID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OFDI-Belt*Dt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一带一路”政策正向净效应为0.405,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模型3在基本模型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交互项系数为0.288,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在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依然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明显促进作用,正向净效应为0.288。“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走出去”步伐,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红利,通过对沿线国家投资拓展经贸合作,积极加强与沿线国家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交流,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
表3 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从控制变量实证结果看,在对沿线国家投资过程中,影响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还有其他因素。企业规模(Size)估计系数为0.422,并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越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资本密集程度(Capint)估计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资本密集度越高,企业投资回报越低,越不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发投入强度(R&D)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正向效应为2.520;人力资本投入(Per salary)估计系数也是显著为正,说明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提高人员薪酬,投入高素质人才,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综上,研究命题1成立。
对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DID适用性检验是使用DID的前提,以此判别方法适用性和计量结果可靠性。DID一个基本假设是平行趋势假设[24],平行趋势假设是指处理组若未受到“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政策影响,它随时间变化应该与对照组相同。根据上文划分的200家生产性服务企业,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投资前后企业创新绩效变化。两组生产性服务企业从T-4期到T+5期的平均专利申请数变化见图1。第一,在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之前T<0阶段,处理组生产性服务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第二,在T<0阶段,处理组与对照组平均专利申请数量发展趋势大致相同;第三,在T>0投资后阶段,处理组平均专利申请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图1 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前后企业创新绩效变化
1.倾向得分匹配检验。由于各企业间个体特征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观测数据选择误差,避免违背平行趋势条件。本文采用近邻匹配方法,加入7个控制变量作为匹配变量,按照1:1配对方式对处理组与对照组样本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后的企业样本量800个,新的处理组样本量364个和对照组样本量436个,对匹配后变量进行平衡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从企业创新绩效看,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更高,说明“一带一路”这一制度背景显著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从控制变量看,PSM之后OFDI_Belt生产性服务企业与非OFDI_Belt生产性服务企业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PSM有效控制了企业其他特征因素干扰。再采用近邻匹配方法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PSM分析,得分匹配结果见表5,可以看到无论是PSM匹配前还是匹配后,处理组企业创新绩效都高于对照组。表6中第2列为PSM-DID的回归结果,交叉项OFDI-Belt*Dt在1%的水平下显著,仍然得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结论,表明结果稳健。
表4 平衡差异检验
表5 企业创新绩效得分匹配结果
2.反事实检验。通过改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时间进行反事实检验,反事实检验基本假定是: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不是由“一带一路”政策实施造成的,而是随时间推移变化,由其他外生变量引致。借鉴胡兵等[16]做法,改变政策干预时间进行随机性检验,考虑到时间跨度影响,将样本区间分别保留为 2010—2014年、2013—2017年、2015—2019年,其次设2012年、2015年、2017年为人为构造的虚假倡议实施时间,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时间发生变化后,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若交互项OFDI-Belt*Dt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意味着企业绩效改善可能由其他因素共同促成;若不显著,则表明结果稳健。借鉴袁子晴等[25]稳健性检验方法,将实验期年份前后缩短,以2012—2016年为实验期,仍以2014年为倡议实施时间,比较排除时间跨度因素回归结果,见表6。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改变倡议实施时间后交互项系数出现负值情况且均不显著,只有将倡议实施年份确定在2014年,即使缩短实验期,交互项OFDI-Belt*Dt系数仍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正向净效应为0.376,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结果保持高度稳健性。
表6 稳健性检验结果
考虑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政策效应可能存在时滞,在模型中可以加入政策实施后各年虚拟变量与处理变量的交互项,即采用动态异质性检验模型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效应,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动态效果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在倡议实施六年中(2014—2019年),动态效应系数依次为0.189、0.247、0.313、0.251、0.359、0.371。整体来看,2014—2019年动态效应为正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这一促进效应在2016年初步显著,到了2018年交互项系数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政策正向效应逐渐增强。
1.企业产权异质性分析。本文根据企业实际控制人属性不同,将全样本200家生产性服务企业分为90家国有企业样本和110家非国有企业样本,观察不同产权性质下该倡议对企业创新绩效净效应。表8中第(1)(2)列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和非国有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母企业创新绩效均为正向,对国有和非国有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系数均在10%水平下显著,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正向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大型国企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产学研一体科研布局,创新资源获取上还有政策支持,能得到更多外部保障,OFDI门槛相对较低,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人才、知识、资本整合,使得国企创新产出多于非国企。而非国企在融资、政策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随着政府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非国有企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各项活动,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参与倡议重要力量,再加上其自身拥有更加灵活体制和多元化投资方向,也更易带来创新产出增加,最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表8 异质性分析结果
2.企业所在区域异质性分析。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区域标准,将样本分为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165家,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35家进行分组DID回归。表8中第(3)(4)列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不管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交互项系数在10%显著水平下为正,正向处理效应为0.245,这可能得益于东部地区良好经济基础和优越环境制度,拥有丰富创新基础设施和高质量人力资源,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作用更为明显,交互项系数为0.650且在5%水平下显著。可能原因有:中西部地区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开发矿产资源、对外承包工程等投资领域具有东部地区不可比拟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利好,加大对沿线投资力度,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3.投资东道国异质性分析。本文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名单划分投资东道国,其中投资东道国为沿线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企业有145家,投资东道国为沿线发展中国家有55家。表8中第(5)(6)列分组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对沿线发达国家投资更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交互项OFDI-Belt*Dt估计系数为0.326并在5%水平下显著。而对沿线发展中国家投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可能原因有:第一,对发达国家进行OFDI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要求一般更为严格,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其投资过程中为应对投资环境与形势变化,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不断吸收和引入东道国先进技术成果,以提高企业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优势,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其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第二,发达国家拥有坚实经济基础和强大技术创新能力,能提供更好制度环境和创新氛围,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其投资过程中通过研发成果反馈、研发成本分摊等获得技术外溢。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门槛较低,一般只需要通过简单产业复制转移即可轻易获取沿线东道国市场份额,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影响可能并不明显。
根据前文机制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可能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研发投入效应、融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为验证这四条机制路径,本文选用海外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作为4个中介变量。其中海外营业收入采用海外营业收入加1取对数来衡量市场规模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使用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用年末应付款项与企业总资产之比来衡量。人力资本投入使用劳动力平均工资即人均薪酬来衡量。“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机制路径见图2。
图2 “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机制路径
由表9中介变量回归结果发现,DID交互项与海外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直接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扩大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市场规模,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缓解融资约束,增加人力资本。
表9 中介变量回归结果
为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引入Bootstrap多步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主要考察以下四条中介路径:路径1:“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OFDI→海外营业收入→企业创新绩效;路径2:“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OFDI→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创新绩效;路径3:“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OFDI→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企业创新绩效;路径4:“一带一路”背景下生产性服务OFDI→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创新绩效。运用SPSS计量软件,设置95%置信区间进行Bootstrap中介路径存在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0。结果表明:四条中介机制路径均为正向显著,路径1、路径2、路径3和路径4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952、0.0299,0.0173和0.0636,且CI值均不为0。即“一带一路”倡议下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能够通过海外营业收入提升、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综上,研究命题2成立。
表10 中介效应检验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政策之一,如何客观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参与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提高对沿线国家投资质量和助推“双循环”发展格局进程等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OFDI数据、企业创新数据与财务数据,从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两个层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政策正向净效应为0.288。另外,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的因素还有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投入等。运用动态异质性检验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效应,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2016年初步显现,之后政策促进效应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生产性服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均有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促进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促进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更显著;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而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创新绩效,主要通过四大渠道发生作用:市场规模效应、研发投入效应、融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我国A股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深入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及相关机制路径,根据以上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实施、生产性服务企业OFDI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精准扶持企业。应根据企业类型特征精准施策,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背景下鼓励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发挥潜能,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第二,结合企业异质性,实行差异化投资策略。生产性服务企业应根据自身产权性质、区域位置、行业特征、OFDI发展规划等方面优势,依托“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制定适宜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第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特别是专业技术服务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要求非常高,而我国劳动力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一大障碍。因此,我国应注重高素质人力资本培养和储备。第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水平、创新产出能力、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等已是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竞争无法回避的进入门槛,对外直接投资准备期至后续发展期,生产性服务企业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为引导,有的放矢、渐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