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鸿雁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一些平面几何图形有了初步认识,比如线段、角、三角形、平行线等,也初步明白了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知道了既要研究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还要研究图形与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这些是几何学习的“原材料”。我们在发现全等、证明全等、应用全等、图形变换、构造全等的思维冲浪过程中,将逐步深入认识全等三角形。
识图能力的培养从我们进入几何大门的那一刻便已开始。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对同学们识图能力的要求随之提高。例如,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CE=CA,CF=CB,∠ACE=∠FCB=60°,连接AF、BE相交于点P,分别交CE、CF于点M、N。
图1
同学们能看出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吗?怎样识图不易遗漏呢?首先,我们要会给线段或角找到“家”,也就是一条线段或一个角是哪个或哪些三角形中的元素。比如,线段AC既在△ACE中,还在△ACF、△ACM中;∠1既在△ACF中,又在△ACM中。其次,要关注“深藏”的等角或等边。比如,本题中“藏着”的∠ACE=∠MCN=∠FCB=60°。最后,你一定遇到过公共角、对顶角、直角(都相等)、公共边、线段中点(平分线段)等这些全等的“自然资源”吧?
识图不仅在数学内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要能抽象成数学图形。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用大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测量两点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作“拃”(如图2)。你看到其中的几何图形了吗?同学们要慢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图2
欧几里得的巨著《几何原本》,是从五个公理出发,通过一个个严密的推理建成几何的大厦,体现了推理的力量,彰显了数学的理性。因此,仅在复杂的图形中发现全等三角形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HL)加以证明,才具有说服力。例如,在图1中,用“SAS”证得△ACF≌△ECB,由它生发的∠1=∠2是△ACF≌△ECB的一个性质,也是△ACM≌△ECN的判定条件之一,其他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也水到渠成。
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能用“拃”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呢?看了图3,相信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学习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同学们要慢慢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图3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面积相等……这些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重要几何定理的保障。例如,在图1中,只有先由△ACF≌△ECB证得∠1=∠2,才能证明△ACM≌△ECN。本题还可以通过求∠EPA证明CM=CN,动手试试,相信你一定行!
根据图1中的已知条件,结合小学的经验,你一定能猜到△ACE、△CBF是等边三角形。但是它们为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依据什么定理?未来,同学们将以全等三角形为依托,学习与等边三角形有关的定理,所以说,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大厦中的一块重要的“奠基石”。
在实际生活中,全等三角形也有广泛的运用。同学们要慢慢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比如,图形及图形之间的关系)表达世界。
平移、翻折、旋转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不变的是形状与大小,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因此,我们看到的一对对全等三角形是静止的,但也是灵动的。
例如,在图1中,CA、CE是等边△ACE的两条边。我们既可以把CA看成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也可以把△ACF看成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ECB。你还能看出其他全等三角形的变换方式吗?以后我们还将学习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依托,从“数”的角度刻画“形”的变换。
未来,我们还要学习只改变图形大小,不改变图形形状的变换——相似变换。例如,在图1中,我们可以认为等边△ACE是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20°,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到等边△FCB。全等是相似的特例,学好全等可以为未来学习相似奠定基础。
再看图1,连接PC,你能证明PC平分∠APB吗?显然∠APC、∠BPC无论放在哪两个三角形中,都没有全等,怎么办?构造全等!如图4,作CH⊥AF、CG⊥BE,垂足分别为H、G。CH、CG还可以看成△ACF、△ECB对应边AF、BE上的高(又是识图能力的考验),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想到用“HL”证明Rt△PHC≌Rt△PGC。因此,构造全等是基于对已知条件、待求目标以及全等变换等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
图4
发现、证明、应用、变换、构造,由浅到深的思维历程不仅仅是我们学习全等三角形所要经历的,也是认识、研究其他几何图形需要经历的。同学们,你们将从全等三角形这章开始,插上几何学习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