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相关调查显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所减轻;同时,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明显增强,课后服务日渐丰富。
“双减”政策成效有目共睹,但现实中“打擦边球”的隐形变异不时出现。比如,有的机构看似是托管班,实则开展幼小衔接课程培训;有些打着成人英语的旗号,上课的却是一群孩子;有的变着花样开班,想方设法与监管“躲猫猫”……凡此种种,不仅有违“双减”政策要求,还容易滋生“机构跑路”“退费难”等乱象。有需求才有市场,乱象背后是一些家长的教育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如此不免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沉重负担,也让本可以更加美好的成长历程黯然失色。
实施“双减”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纠正存在已久的教育观念,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当前一项较为直接的工作是进一步强化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堂质量与课后服务水平,用行动和事实来说服引导家长。同时,继续做好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在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更加均衡的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孩子成长成才的途径,让更多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比如,有同学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时,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一个声音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个声音却是拒绝回答问题。
或者,你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虽然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感到痛苦、焦虑、害怕、烦躁。在这些情绪压力下,你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也因此踌躇不前,不断犹豫。
植物获取能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的途径是光合作用。理论上,植物只要有水、阳光和空气就能“填饱肚子”。只不过,植物在生产蛋白质、核酸以及构建自己细胞“城墙”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营养元素。比如,氮是氨基酸中的关键元素,而磷则是细胞膜的关键成分。土壤中有不少氮元素和磷元素,多数情况下,植物都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
但是,在食虫植物生活的区域,土壤中的氮和磷都十分匮乏。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新的营养来源。例如:猪笼草的捕虫笼,捕蝇草和貉藻的捕虫夹,茅膏菜满是“蜜露”的叶子化身成的捕虫陷阱等,通过它们捕获的昆虫就成了这些植物有效的营养来源。
还有一些植物会另辟蹊径,干脆“吃”昆虫的排泄物来获取养分。在南非分布的一类叫锯齿捕蝇幌的植物正是如此,它们不直接吃掉捕获的猎物,而是用这些猎物“招待”一种叫猎蝽的昆虫。猎蝽也不会“吃白食”,而是用排泄出的粪便“回馈”锯齿捕蝇幌。经过猎蝽对食物的消化和分解,锯齿捕蝇幌能更容易地吸收其中的氮元素。
2022年8月20日01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3次飞行。
从1996年10月20日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至2011年8月6日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中国长征系列火箭连续102次发射成功,历时15年。
自2020年5月5日至今,长征火箭创下了103次新的连胜纪录,而完成这一纪录仅历时2年3个月。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介绍,此番连续103次发射成功,仅用时830余天,平均每8天完成一次发射任务,还创造了一天内连续2次发射成功的新纪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执行433次发射任务,先后把7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1.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答案:压它一下(鸦雀无声)
2.历史上哪个人跑得最快?
——答案:曹操(说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