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与自行车道协同设计及适用条件研究

2022-10-11 08:18:02蔡蕾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浮岛公交站自行车道

蔡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0 引言

在公交优先、慢行优先的理念指导下,道路断面设计中为避免各类交通方式间相互干扰,会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设置公交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专用通行道。但标准道路断面的适用性有其局限性,在公交车站处,各类交通方式的侧向冲突无法避免,因此需要专门进行设计,以明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先级,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

1 公交站交通冲突分析

公交车站处存在至少三种交通行为:一是公交车辆进、出站;二是公交乘客上、下车;三是自行车通行。自行车在公交车站处的交通冲突定义为:公交车在进出车站、停靠服务乘客等过程中干扰自行车驾驶者的正常行驶,迫使其采取减速、转向、换道等避险行为改变骑行轨迹,保障自身安全的遭遇事件。本文主要讨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冲突,因此根据上述定义将公交车站处的交通冲突分为自行车-公交车、自行车-公交乘客两种类型。

图1 公交站处自行车交通冲突示意图

2 公交站与自行车道协同设计类型

根据公交车进站停靠是否占用机动车道,可将公交站分为港湾式和直线式两种,由于港湾式和直线式公交站设计在处理自行车冲突时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本文以直线式公交站为例进行设计说明,港湾式公交站可参考。

2.1 公交站设置浮岛

浮岛式公交站设计,即在自行车道和公交车停车位中间设置浮岛,将自行车与公交车及其他道路机动化交通完全分离,适用于公交车进站频次较高、应首先避免自行车—公交车冲突的情形,此类型设计的主要冲突为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

2.1.1 公交站台设置于人行道

该类型设计公交乘客候车站台位于人行道,浮岛仅供乘客上、下车临时停留,宽度小于2m,自行车道位于公交站候车区和上、落客区之间。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的发生频次约等于公交车进站频次,因此在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处理中,给予上、下车公交乘客优先权,通过与人行道等高的路面铺装连接站台和上落客区,抬起的人行道、标志、标线等,迫使自行车在该区段减速(见图2)。

图2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车冲突设计类型A 图

2.1.2 公交站台设置于浮岛

该类型设计公交乘客候车站台位于上落客浮岛,候车及上、下车行为在浮岛完成,自行车道位于整个公交站台外侧。为防止候车乘客过多溢出至自行车道、加剧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公交站台设计时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公交站牌和候车亭设计时,应减少对自行车骑行者视线的遮挡。在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中,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先权,可采取两种类型设计:一是自行车享有优先权,公交乘客需从人行道穿越自行车道,到达公交站台(见图3),该类型设计浮岛宽度不应小于3m;二是公交乘客享有优先权,通过抬起人行道、标志、标线等,迫使自行车在公交站台处减速(见图4),该类型设计浮岛宽度不应小于2m。

图3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车冲突设计类型B 图

图4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车冲突设计类型C 图

2.2 公交站无浮岛

公交站未设置浮岛时,公交车辆进、出站和乘客上、下车与自行车通行发生冲突,可根据乘客、自行车、公交车的优先级灵活设计,适用于公交车进站频次较低的情况,自行车与进、出站公交发生冲突的频率也较低。

2.2.1 避免自行车与公交车冲突

自行车道仍设置于公交车停车位外侧,但因为公交车站进站频次较低、公交客流量不大,因此公交站台直接设置于人行道。根据自行车—公交乘客冲突中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先权,有两种类型设计:一是通过彩色路面铺装自行车道提示自行车优先权,适用于自行车流量较大的情况(见图5);二是通过延伸人行道铺装至自行车道,迫使自行车减速通过,延伸的人行道为上、下车乘客提供优先权(见图6),适用于公交车进站频次低、乘客上下车不频繁的情况。

图5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车冲突设计类型D 图

图6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车冲突设计类型E 图

2.2.2 避免自行车与公交乘客冲突

公交车停车位紧邻公交站台设置于自行车道(见图7),当公交车辆进、出站及停靠时,自行车需要停车等候,因此须设置自行车减速停车区。由于自行车与公交车冲突未避免,从安全角度出发,应在公交站台前20m 处提示自行车前方冲突点的存在。

图7 自行车道避让公交乘客冲突设计类型F 图

2.3 设计类型适用性分析

对上述6 种类型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设计适用性如表1所示。A、B、C 三种设计类型适用于公交车进站频次高或有条件设置浮岛的情形。根据不同浮岛宽度对人行道线形调整要求,类型B 所需人行道或建筑退线空间最宽,其次为类型C,然后为类型A。类型D 适用于公交车进站频次低的情形,E、F 两种设计类型适用于公交车进站中、低频次情形,这三种类型设计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不需要线形调整,只需要保证各类型车道满足规范最小宽度要求即可。

表1 各类型适用性分析表

3 实例应用

3.1 基本情况

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全长1km,道路红线18m,双向2 车道,两侧设自行车道。沿线设置路侧式公交站5 处,站点分布和途经线路数如图8所示。

图8 多宝路公交站分布图

在工作日早高峰对公交车进站频次、乘客上下车和自行车流量进行调查,得到表2数据。

表2 交通调查表

3.2 公交站设计类型选取

多宝路黄沙大道口站公交车进站频率高、上下乘客数量多,但人行道宽度较窄,不具备设置浮岛站台的条件,因此选取公交车和公交乘客优先的F 型设计。宝华路口站公交车进站频率较高,但上、下乘客数少,自行车流量也不大,建议选取自行车优先于乘客的E 型设计。多宝路广医三院(北)站公交车进站频率中等,上、下车乘客数较多,但自行车流量明显多于公交乘客,且人行道宽度较宽,有设置浮岛公交站的条件,因此建议选取B 型设计。多宝路广医三院2站(南)公交车进站频率中等,上、下车乘客数多于自行车数,因此建议选取D、F 型设计。多宝路广医三院1 站(南)公交车进站频率较高,上、下乘客数与自行车流量相当,可选择E、F 型设计(见表3)。

表3 公交站建议类型一览表

4 结语

本文基于对公交站处不同交通方式冲突的分析,提出6 种公交站与自行车道协同设计类型及各类型设计尺寸要求。为避免公交车—自行车冲突,可将自行车道设置在公交车停车位或公交站台外侧。无法避免的冲突,应在冲突点处通过标志标线明确交通方式优先级,并在实例应用中结合道路宽度、公交车进出站频率等因素灵活选择设计类型。本文可为其他新改建公交站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浮岛公交站自行车道
人工生态浮岛对明渠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英国公交站
环球时报(2022-03-04)2022-03-04 17:43:50
公交站里的背影
中外文摘(2021年22期)2021-12-30 02:17:18
不同流速条件下生态浮岛固定方式稳定性模拟研究
150平方公里浮岛漂向澳大利亚
环球时报(2019-08-27)2019-08-27 06:14:52
天津市城市街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构建研究
安徽建筑(2019年2期)2019-03-23 07:45:14
大笨狗酷比多
——没有车的公交站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3:50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
金色年华(2016年1期)2016-02-28 01: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