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十三五”时期数据的分析

2022-10-11 10:15王梦娇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旅经济带四川省

王梦娇 严 敏 马 健

(1.四川集雅轩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6;2.四川源聚爱迪眼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4;3.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四川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

在基本布局上,四川省“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成都核心区和环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定位,强化区域化协作,大力推动“一核”与“五带”的协同联动。一方面,拓展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川南文旅经济带、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城乡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空间;另一方面,推动攀西文旅经济带的转型升级和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1 个世界旅游名城(成都)、8 个国际旅游城市(乐山、自贡、广元、攀枝花、宜宾、西昌、阆中、九寨沟县城)、7 个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泸州、绵阳、南充、广安、达州、雅安、松潘县城)、8 个特色旅游城市(德阳、遂宁、内江、资阳、眉山、巴中、康定、马尔康)(见图1)。

图1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示意图

二、“一核”与“五带”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状况比较

(一)“一核”与“五带”的文化发展状况比较

1.在文化和旅游资源方面,根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程公布的数据,除“一核”外,“五带”区域内不同市(自治州)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见表1)。

表1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2.在艺术创作方面,“一核”共有33 件文艺作品获得全省最高规格的综合性文艺类奖项——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五带”区域内的市(自治州)共有27 件文艺作品获奖。从获奖情况来看,存在艺术创作的极不均衡现象。具体来说,一是“一核”与“五带”的不均衡。“一核”占到全省获奖总量的55%,并且在电影(占获奖总量的80%)、曲艺(占获奖总量的80%)、文艺评论(全由成都获得)等艺术门类存在明显优势。二是环成都文旅经济带与其他“四带”的不均衡。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作品获奖量占“五带”区域获奖总量的44.4%,整个川西北文旅经济带仅有1件作品获奖。三是同区域内不同市(自治州)的不均衡。川东北文旅经济带中仅有南充一市获奖,且获奖数量(5 件)名列全省所有市(自治州)的第二位。这种不均衡现象极大地影响到艺术创作的相对平衡与良性发展。

3.在公共服务方面,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2020 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显示,四川省以总分82.03 分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排名中名列第四。在全国的110 个监测城市中,除成都(83.73 分)名列第一外,处于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雅安(82.53分)、遂宁(81.09分)、眉山(80.74 分),处于川南文旅经济带的自贡(81.55分),处于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南充(82.56 分),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上等级文化馆名单,全省共有179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113 个、二级馆35 个、三级馆31 个。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有23 个上等级馆(含四川省文化馆),且皆为一级馆;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有55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有36个;川南文旅经济带有30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有18 个;川东北文旅经济带有38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有27 个;攀西文旅经济带有10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有7 个;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有23 个上等级馆,其中一级馆有2 个(见表2)。

表2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各级文化馆分布表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207 个,其中:一级馆56 个、二级馆45 个、三级馆42 个、无等级馆50 个、未参评馆14 个。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有23 个公共图书馆(含四川省图书馆),且皆为一级馆;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有55 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馆15 个、二级馆16 个、三级馆21 个;川南文旅经济带有33 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馆5 个、二级馆7 个、三级馆11 个;川东北文旅经济带有39 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馆11 个、二级馆17 个、三级馆4个;攀西文旅经济带有24 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馆2 个、二级馆3 个、三级馆1 个;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有33 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二级馆2个、三级馆5 个(见表3)。

表3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布表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省共有登记备案的博物馆292 个,其中: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有121 个、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有61 个、川南文旅经济带有38 个、川东北文旅经济带有44 个、攀西文旅经济带有11 个、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有17个(见表4)。

表4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博物馆分布表

表4(续)

4.在园区基地方面,截至“十三五”期末,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6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70 个(见表5)。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分布情况来看,高度集中于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和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52.8%)。其中,成都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数量又占全省总数的38.4%。

表5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布表

表5(续)

从文化经济指标来看,一方面,作为“一核”的成都采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其自成一家的统计口径;另一方面,作为“五带”组成部分的不少市(自治州)还存在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和数据缺失等问题。因此,就目前的文化经济统计情况而言,还很难进行比较准确的横向比较。

(二)“一核”与“五带”的旅游发展状况比较

1.从天府旅游名县的分布情况来看,在已命名的前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中,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有6 个、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有8 个、川东北文旅经济带有7 个、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有5 个、川南文旅经济带有3 个、攀西文旅经济带有2 个(见图2)。

在已经规定的国家和国际层面,以及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上,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达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要求,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管理。

图2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天府旅游名县分布情况

2.在旅游景区方面,截至“十三五”期末,全省共有5A 级旅游景区15 个,4A 级旅游景区323个,3A 级旅游景区372 个(见表6)。从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分布情况来看,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22.4%)、川东北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22.4%)、川西北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19.7%)、川南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15.5%)的旅游景区资源较为丰富。从5A 级旅游景区的分布情况来看,川东北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33.3%)、川西北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33.3%)、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26.7%)囊括了全省的绝大多数5A 级旅游景区资源。

表6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分布表

全省共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3 个,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 个;共有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 个,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5 个;共有四川省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0 个(见表7)。从特色旅游示范园区(基地)的分布情况来看,虽然也呈现出高度集中于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和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特点(占全省总数的64.7%),但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占全省总数的44.1%)的优势要远大于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占全省总数的20.6%)。

表7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的特色旅游示范园区(基地)分布表

3.从旅游经济指标来看,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113 个减少至2019年的87 个,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268.17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381.43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149544.54 万美元增至2019 年的194588.75 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19756.48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27643.07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2425.58 亿元增至2019年的4551.34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23.31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4426.40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年的国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3.8%;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3002.13 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6.0%(见表8)。

表8 “十三五”时期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表8(续)

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126 个减少至2019 年的101 个,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25.00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29.11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5406.00 万美元增至2019 年的6699.20 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23467.00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37650.3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2187.00 亿元增至2019 年的3872.82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1.07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196.51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 年的国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5.48%;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3301.80 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5.26%(见表9)。

表9 “十三五”时期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川南文旅经济带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52个减少至2019 年的47 个,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年的0.78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0.70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228.64 万美元增至2019 年的229.47 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年的14384.83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22825.05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1251.08 亿元增至2019 年的2225.07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0.08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14.75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 年的国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5.44%,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1632.34 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3.36%(见表10)。

表10 “十三五”时期川南文旅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74 个减少至2019 年的62 个,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1.23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1.93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370.69 万美元增至2019 年的530.76 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年的15563.62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24984.83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1248.23 亿元增至2019 年的2340.79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0.08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16.37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 年的国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9.62%;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2111.12 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90.19%(见表11)。

表11 “十三五”时期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攀西文旅经济带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38个增至2019 年的40 个,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0.24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0.73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64.38 万美元增至2019年的152.99 万美元,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6143.68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7838.78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544.20 亿元增至2019 年的946.07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0.03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13.13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 年的国内游客人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4.88%;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588.98 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2.26%(见表12)。

表12 “十三五”时期攀西文旅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星级饭店数从2016 年的24 个减少至2019 年的23 个。受2017 年8 月8 日九寨沟县地震的影响,入境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13.65 万人次减少至2019 年的0.89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6 年的2553.29 万美元减少至2019 年的178.15 万美元。相比之下,此次地震对国内游客的影响不大。国内游客人次从2016 年的5040.88 万人次增至2019 年的6441.74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6 年的441.74 亿元增至2019 年的589.02 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入境游客人次锐减至0.05 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锐减至11.90 万美元。与此同时,2020 年的国内游客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09%;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637.1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7%(见表13)。

表13 “十三五”时期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三、结语

事实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一核”引领、“五带”协同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正是在深刻意识到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后作出的重大文旅发展战略部署。在“一核五带”区域的文化发展方面,除资源禀赋外,其他方面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都对省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的强大虹吸效应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五带”内的各市(自治州)不能有所作为。从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乐山、川南文旅经济带的宜宾、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南充的文化发展经验和文化建设成绩来看,通过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区域的文化发展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在“一核五带”区域的旅游发展方面,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三城三都”建设,以及在旅游集散、旅游购物、离境退税等方面不断提升的便捷服务,将进一步在整体上增强四川的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供给力,从而有效发挥成都对全省文旅发展的战略引领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古蜀文明和大熊猫文化等文旅资源、川南文旅经济带的长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旅资源、川东北文旅经济带的巴文化和蜀道文化等文旅资源、攀西文旅经济带的彝文化和“三线”文化等文旅资源,以及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藏羌民族文化和长征文化等文旅资源,都是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四川文旅错位协同联动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层面和多数地区都使用“文化产业”概念,但北京、杭州、成都等地长期使用各具特色、口径不一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早在2018 年5 月,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明确要求:“从国家文化产业统计角度,各地区要坚持以文化属性定位定向,继续统一使用文化产业概念,不宜简单以新概念代替文化产业概念、自行扩大统计口径。”此后不久,北京市统计局就要求,自2018 年1—7 月起的数据发布要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和数据发布工作,发布内容由原“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情况”调整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情况”。为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规范使用文化产业概念,便于地区间的数据比较,建议成都不再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创产业概念,而是统一使用文化产业概念进行统计监测和数据发布工作。

猜你喜欢
文旅经济带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冰雪文旅乘风起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南宁市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