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星
(菏泽市立医院CT室 山东 菏泽 274000)
周围型肺癌指发生在三级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主要包括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原因与吸烟、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有关,CT检查可见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1]。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属于机化性肺炎的一种,多发生于弥漫性肺病或局灶性肺病肺损伤后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泡导管内肉芽组织、肺泡间隔增厚等症状,CT检查中同样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与周围型肺癌影像学检查结果类似,鉴别难度较大,易被初步误诊为周围型肺癌而接受病理组织检查,出现过度诊断情况,增加患者痛苦感受。能谱CT指将传统X线混合能量分解后,形成40~140 keV连续不断的单能量,进而获得不同物质能谱曲线,具解剖学结构特征显示更清晰,与传统CT诊断相比,稳定性更好,诊断效果更稳定,辐射剂量显著降低,以获得良好诊断效果[2-3]。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能谱CT检查结果,分析其在能谱CT下检查结果差异性。
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6~71岁,平均(56.53±2.03)岁;病灶直径2~5 cm,平均(3.24±0.42)cm;病灶位置:右肺上叶8例、右肺中叶7例、右肺下叶13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11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1 例,年龄35~73岁,平均(57.11±3.46)岁;病灶直径2~6 cm,平均(3.29±0.58)cm;病灶位置: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7例、右肺下叶11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10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或局灶性机化性肺炎[4-5];②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③均经宝石能谱成像显示胸部双期增强扫描检查,显示肺内孤立性肿块或孤立性结节;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CT诊断中接受抗感染、化疗、放射性治疗;②图像质量不满意,无法完成诊断或影响诊断检查结果者;③ 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等);④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
仪器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CT 750 HD宝石能谱CT仪。参数:管电压80 kVp、140 kVp瞬时切换,转速0.7 s/r,管电流375 mA,层厚5 mm,层距5 mm,准直器宽度40 mm,扫描视野500 mm,螺距0.984:1。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膈肌至胸廓入口,横断位扫描;肘前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300 mgI/mL),用药剂量为1.3~1.5 mL/kg,推注速率为3.5 mL/s,后完成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将所获得图像完成动、静脉薄层CT图像重建,重建层厚为1.25 mm,重建层间距为1.25 mm。
图像分析:由2名影像学医师同时阅片,取一致性意见;选取增强图像上3个连续层面上病灶均匀区域,避开囊变、空洞、钙化等区域后选取感兴趣区域进行能谱参数测量,取3个区域内平均值。在70 keV薄层上取40~100 keV图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值、水(碘)值,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CT40 keV-CT70 keV)/(70-40)。
比较两种疾病能谱CT动脉期、静脉期检查结果。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40keV、CT50keV、CT60keV、CT70keV、CT80keV、λ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90keV、CT100keV水平与周围型肺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动脉期能谱CT检查结果()
表1 动脉期能谱CT检查结果()
碘(水)浓度100μg/cm3周围型肺癌 45 167.84±9.61119.27±6.6784.43±9.2065.69±6.6357.76±6.0848.87±6.6343.67±7.153.42±0.24 8.61±0.1017.82±1.30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42 156.68±8.29112.20±8.1579.84±7.2159.41±7.5053.39±5.7146.93±5.2241.02±6.333.10±0.29 8.54±0.1216.12±1.19 t 5.781 4.441 2.578 4.144 3.450 1.509 1.825 5.622 2.963 6.348 P<0.001 <0.001 0.012 <0.001 0.001 0.135 0.071 <0.001 0.004 <0.001疾病类型 例数 CT40keV/HU CT50keV/HU CT60keV/HU CT70keV/HU CT80keV/HU CT90keV/HU CT100keV/HU λ70keV/HU 有效原子序数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静脉期CT40keV、CT50keV、CT60keV、CT70keV、CT80keV、CT90keV、CT100keV、λ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静脉期能谱CT检查结果()
表2 静脉期能谱CT检查结果()
碘(水)浓度100μg/cm3周围型肺癌 45 132.63±5.18100.34±6.6973.49±6.1859.96±5.2447.26±5.1742.32±7.2540.10±4.822.50±0.358.38±0.0913.32±1.22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42 140.15±9.67108.47±8.1578.78±9.2063.36±6.7652.34±6.5846.49±6.1843.54±5.392.76±0.348.43±0.1214.59±1.30 t 4.563 5.100 3.167 2.632 4.018 2.877 3.142 3.510 2.208 4.701 P<0.001 <0.001 0.002 0.010 <0.001 0.005 0.002 0.001 0.030 <0.001疾病类型 例数 CT40keV/HU CT50keV/HU CT60keV/HU CT70keV/HU CT80keV/HU CT90keV/HU CT100keV/HU λ70keV/HU 有效原子序数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在CT中表现中具多样性,包括肺浸润实变、磨玻璃样变、肺结节等。其中结节性主要表现为病灶边缘向病灶内部凹陷,病灶类圆形,邻近肺部组织有卫星灶,部分患者伴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等表现。浸润型一般表现为不规则多角形,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病灶边缘向病灶中心收缩,伴锯齿状改变。实变型病理基础为大叶性肺炎慢性转归,呈现带状影或三角形影,尖端部位指向肺门,基底部贴近胸膜面。周围型肺癌CT影像中,在发病早期主要呈现实性密度、磨玻璃密度,磨玻璃密度结节内可见血管影,与局灶性计划性肺炎CT影像相近。同时,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体征、症状不显著,且因两者CT影像重叠较多,常规方案鉴别难度较大[6-7]。能谱CT诊断,与传统CT诊断相比,其主要优势为,解剖学结构更清晰,信噪比、对比噪声等方面优于常规CT,组织对比能力较强[8-9]。能谱CT可获得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在不同病变组织中通过不同X线能量水平CT曲线,并通过CT能谱定量分析、多参数成像模式,可为病灶起源、良恶性质病变提供更丰富信息[10];能谱CT诊断可利用物质分离技术,可获得不同基物质图像,满足诊断需求[11-12]。在对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可分别通过不同能量单元变化情况,获取疾病解剖学结构细节变化,进而完成两种疾病鉴别诊断[13-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40keV、CT50keV、CT60keV、CT70keV、CT80keV、λ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低,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静脉期CT40keV、CT50keV、CT60keV、CT70keV、CT80keV、CT90keV、CT100keV、λ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高,说明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周围型肺癌疾病鉴别诊断中,能谱CT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原因为,周围型肺癌疾病发展过程中,多见肿瘤内血管新生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见肿瘤内部异常血管网,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疾病发展中,受其急性炎症反应影响,病灶内会出现大量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情况,因此会表现出微血管密度相对不足情况,进而在动脉期过程中,周围型肺癌患者会出现供血量丰富变化,因此能谱CT强化程度明显增加,且碘浓度均显著增加;但在静脉期扫描过程中,受微血管密度影响,因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中新生血管丰富,因此血液回流速度快[15]。因此在能谱CT强化程度表现上,会出现强化程度减弱情况;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因微血管无明显增加,因此其能谱曲线斜率水平显著升高,碘浓度水平显著升高。张国晋等人[16]研究中发现,在对上述两种疾病应用能谱CT鉴别诊断中,两种疾病能谱检查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本次研究观点一致,但在静脉期CT70keV、CT80keV、CT90keV、CT100keV中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本次研究结果不一致,考虑原因可能与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图像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应用能谱CT检查时,其在动脉期、静脉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可将其用于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