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吉英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 山东 滨州 251800)
前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高血压并发症的神经性疾病,目前,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是采用临床手术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会有再次出血的危险。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血压增高或者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脑部动脉破裂出血,从而导致血液凝块形成血肿,致使病人发病,大多是由病人自身情绪比较容易激动或是过度劳累导致血压增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等原因所致。医务工作者需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出血的位置和出血量,这就给容易给病人的前期治疗带来了困难[1]。CT影像检查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2019年3~4月来本院就诊的84名疑似脑出血病人,其中男性45名,女性39名,年龄在36~7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6.3±4.2)岁。出血量在24~78毫升之间,平均出血量范围为(48.3±5.7) mL。病人和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同意并签字。
1.2列入和排除的准则
入选条件:
①所有病人在住院时都出现了高血压症状表现。
②全部病人都有表现出昏迷、肢体障碍、口角歪斜、大小便失禁等体征。
③符合 CT影像学检查的要求。
④从发病至住院6小时内, GCS得分不大于6分。
⑤所有病人都有充分的临床数据,并得到了他们的家人的同意。
排除条件:
①病因明确的病人。
②不符合 CT影像学检查的要求。
③有明显的外伤史或者是由创伤引起的颅内出血。
④ GCS得分大于6分,发病至住院6小时以上。
⑤有多种内科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急性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等病理体征。
⑥参与本研究的其他研究者。
1.3方法
对全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 CT影像扫描(所有病人都采用 Philips Brillaince 64 Slice CT机器进行扫描)检查时,将装置的参数均设定为110 kV,200 mA;该仪器矩阵为512/512,厚度和间距都是5毫米,在设定好参数后,进行扫描,以确定出血的位置。确定了出血的具体部位后,将仪器调整到1 r/0.5 s,进行快速的详细检查。采用多田独立测量法对患者脑内血肿的部位进行测量,通过观察血肿的具体部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4观察指标
①对全部病人的确诊进行评估,并对CT影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②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判断价值: CT影像评价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阳性预测、阴性预测、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
③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具体情况:观察血肿的具体位置、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的移位、出血量等。采用多田方法,计算出出血的数量,并计算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量。
1.5统计分析
采用 SPSS26.0进行统计。用[n (%)]来表达计数数据,同时进行检验, P值进行分析;P<0.05即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1 CT检查与诊断结果的比较分析
确诊治疗结果表明有42例病人确诊为脑出血,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50.00%;有33例被诊断为脑梗死,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39.29%;还有6例为被诊断为血管瘤,所占比列为7.14%;3例为烟雾病,所占比例为3.57%;后经CT检查根据技术报告显示发现只有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47.62%;脑梗死患者35例,所占比例为41.67%;5例为血管瘤,比例为4.95%,4例为烟雾病,比例为4.76%,根据数据比对,我们可知,χ2值0.0953,P值0.0953,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全部病人的诊断结果比较:
23名病人死亡,死亡率27.38%,诊断结果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的病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死亡原因是由出血点、出血量、出血是否冲破脑室影响的,与其它出血点比较,丘脑出血的死亡率最高,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分析结果时我们发现,脑室破裂的有10例,未破裂的有32例,脑室破裂的死亡率比显著未破裂的死亡率明显有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大于100 mL的病人,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出血量小于100 mL的病人,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结构移位小于1 cm,线结构移位大于1 cm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表1 所有患者诊断结果对比[n(%)]
2.3影像学特点
CT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 CT显示为高密度影病变,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血肿周边可有稀薄的水肿;CT检查显示脑梗塞的病变以低密度影为主,24小时后显影,多数病人在早期有特征性的改变,在发病6小时内可见到豆状核区的灰白质界限模糊,并有脑沟消失[3];CT检查可发现颅内动脉瘤出血的病变,其病变呈类圆形、密度较高的病变,边界较清楚,可发生融合,与肿瘤中心扩散相似;CT检查显示,烟雾病的 CT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一般情况下,出现低密度影与烟雾病有关,而高密度影则是由烟雾病导致的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神经外科中很常见。这种病产生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并多以男性为主,以春、冬为主要高发季节。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出现脑出血体征大多都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的,它的发病很突然,而且发展的很快,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该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应迅速求医,争取病人的治疗时间。在生存的病人中,大约有30%的人会有神经功能障碍。故应及早发现并及早诊断,以提高其预后。护士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使病人及早康复。例如,在病人平躺的时候,护士可以将病人的头倾斜到一边,根据病人的偏瘫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理疗按摩;对上肢偏瘫病人,可将软垫置于患侧四肢的肩关节位置,并适当地抬起肩部;下肢偏瘫病人应将软垫置于患侧髋部,以防止其发生外旋,同时,护士也可以将软垫置于膝盖位置,防止膝盖过度伸直;病人在侧卧时,可以把病人的四肢放在上方,用软垫垫在后背,把头抬起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在日常理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高血压治疗方法不够专业,而且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一般都会以为血压上升欺负不是很严重就是正常的,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用药,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脑出血,危及生命。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CT影像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图像技术可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判断出血量。通过 CT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头部血液循环状况,也可以迅速确定病人的血肿部位和周围的组织状况,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4]。CT影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它的检查成本低廉,检查速度快,而且病人可以反复做一次,不需要特殊的准备。CT影像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院 通过针对 8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 CT 检查后 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本院就诊的84名疑似脑出血的病人中最后的确诊治疗结果表明有42例病人确诊为脑出血,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50.00%;有33例被诊断为脑梗死,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39.29%;还有6例为被诊断为血管瘤,所占比列为7.14%;3例为烟雾病,所占比例为3.57%;那么后又经CT检查根据CT 影响技术报告显示发现只有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比例占全部病人群体的47.62%;脑梗死患者35例,所占比例为41.67%;5例为血管瘤,比例为4.95%,4例为烟雾病,比例为4.76%,根据数据比对,我们可知,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这84名患病患者中已经有23名病人已经死亡,死亡率达到27.38%。诊断结果: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的病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死亡原因是由出血点、出血量、出血是否冲破脑室影响的,与其它出血点比较,丘脑出血的死亡率最高,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分析结果时我们发现,脑室破裂的有10例,未破裂的有32例,脑室破裂的死亡率比显著未破裂的死亡率明显有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大于100 mL的病人,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出血量小于100 mL的病人,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结构移位小于1 cm,线结构移位大于1 cm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③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是明确的。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获得有关高血压脑出血的资料,对病人的生存率有较大的影响。CT影像学可以判断出病人的出血量、血肿大小,可以清楚地显示病人的具体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并能找到多种原因,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为了提高病人的预后,一般在确定病人的病情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护理。无论从临床或有针对性的护理,医务工作者都能依据 CT的诊断结果,向病人提供各种不同的医学处理行为[5]。CT可以对病人的病变进行精确的定位,保证了临床的工作效率。CT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语
总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很高, CT检查具有诊断迅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对病变进行精确的定位,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