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物馆馆藏义和团文物及相关问题

2022-10-10 09:43史本恒沙晓红孙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6期
关键词:义和团山东大学武器

史本恒 沙晓红 孙悦

(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大学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是一座综合性高校博物馆,也是目前高校中仅有的两座一级博物馆之一,藏品以考古出土文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有社会各界的捐赠品。捐赠品中有义和团文物23件,包括刀、枪、剑、七节鞭等武器和1顶凉帽。

1 文物来源

20世纪50年代末,受教育界改革和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推动,山东大学历史系开始对义和团运动开展实地调查。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山东大学师生分赴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深入调查,取得了重大成绩。调查所保存的口述资料共计130余万字,为研究义和团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山东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文物就是在第二次(1965年到1966年初)大规模调查中获得的捐赠品。此次调查由徐绪典、路遥等5位教师带队,1966届历史系学生36人参与调查。调查期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马沙窝村村民李望泉、刘长香的叔伯弟弟刘长贵(时年55岁)等人捐赠了这批文物,由孙志敏、王如本等同学接收并记录。

2 文物概况

这批文物包括22件武器和1顶凉帽(含帽盒),武器中有刀11件、枪(红缨枪)8件、剑2件、七节鞭1件。

2.1 武器

这批武器中刀的数量最多。根据刀身、刀镡(即刀盘)、护手、刀柄的不同,可以将这11把刀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牛尾刀数量最多,共有5把(图1)。牛尾刀因刀刃朝上放置时很像牛尾而得名,晚清时期开始在民间使用,后来也被用于装备军队和官衙差役。此类刀刀身宽而薄,手感较轻。

图1 义和团所用牛尾刀

牛尾刀的尺寸各不相同,最短的为79.5厘米,最长的为90.7厘米。这个长度普遍比欧式刀至少短10厘米左右。总体偏轻、薄,虽方便劈砍,但突刺时灵活性不够,对硬物、骨骼、甲胄等伤害力相对较小。

其他几款刀,形制、长度、厚度、重量各不相同(图2),制造质量总体较差,有的形如铁片,在格斗时威力有限。

图2 义和团所用其他类型的刀

这批武器中的长枪大多数仅余枪头。枪头为梭形或窄叶形,中脊扁薄,圆骹,尺寸、重量差异很大(图3),总体制造质量不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枪头均未开刃,有的锋刃厚度甚至有1~2毫米,实战性很差。

图3 义和团所用的枪(枪头)

剑有两把(图4)。其中短者剑身细长,脊略厚,木质剑柄,元宝形剑格,如意形剑首,通长73.2厘米。长剑剑身细长扁薄,双血槽,剑茎扁窄条形,通长80.1厘米。与刀、枪不同,两把宝剑虽然有锈蚀,但仍然十分锋利。

图4 宝剑及刘长香使用过的七节鞭和长枪

武器中的七节鞭和一件枪(红缨枪)是刘长香曾经使用过的(图4)。七节鞭为钢质,加上柄共八节,总长140厘米左右,重977克,柄部缠绕麻布便于持握。七节鞭是软鞭的一种,每节之间以铁环相接,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是软硬兼施、可长可短的武术器械,历来被认为是很有威力的兵器,不易抵御,也不易习练,但善用者能胜刀剑。红缨枪残长97.3厘米,白蜡杆,枪头和杆相接处系扎红缨(红缨已失)。红缨枪和七节鞭上均贴有纸条,说明器物的捐赠者、接收者及接收日期等信息。这两件器物无论材质还是制作精致程度都优于前述武器。

据相关人员回忆,另有一把刀和一把剑也是刘长香使用的,而且其中一把刀曾在天津北洼大战中用以杀敌,但无法确定是哪一把。刘长香所使用的七节鞭和长枪制作均较精,以此推断,图2中第一把刀和图4中第一把剑质量较好,且比较短,实战性略逊,更适合指挥人员,可能为其所有。

义和团的主要武器是刀、枪和棍棒,相对而言,短刀较易习练,棍棒随手可得,也容易练习。而软鞭、长枪、宝剑则都十分难练,由此可知刘长香精通多种兵器,武功过人,且勇敢善战。

2.2 凉帽

凉帽为刘长香受清廷赏赐所得,形如圆锥,无檐,以竹篾为骨,内衬云纹红纱,外裹白色绫罗(图5),直径32.3厘米,高21.7厘米。帽顶为金属底座承托的无色透明玻璃顶珠,顶珠椭球形,长径2.93厘米、短径2.55厘米,中心钻孔用以贯穿固定螺丝。底座铜质,通体鎏金(多已脱落),饰多层花朵(图6)。花芯为铜珠,花瓣由铜丝横向螺旋卷成,铜丝直径仅约0.28毫米(图7),制作精细。凉帽外缀朱纬,长及帽缘。帽缘缝骨珠一枚。帽配一黑色翎枝,未见翎管。帽内有圈,圈两侧缝有绳带,可以系于项下。帽圈内侧有明显油垢,为长时间戴用痕迹。

图5 凉帽

图6 凉帽冠顶

图7 花瓣显微照片及其接头(68倍)

凉帽盛放在一个特制的硬纸盒内,盒子内表面贴皮箱店专用纸,外表面为红色,分上、下两部分,各有皮质贯耳,用以穿绳(图8)。盒内贴纸上多处印有“济南泰盛隆皮箱店”八个大字。盒外贴白纸一张,文字如下:

图8 帽盒

为利用义和团,皇帝奉冠加冕,这是皇帝赐给刘长香的凉帽。供物者:茌平县城关公社马沙窝刘长贵。采集者:孙志敏、王如本。时间: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3 刘长香生平及其事迹

刘长香,亦称刘呈祥、刘十九,生于光绪七年(1881),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城关公社马沙窝村人。其父曾在城里当兵,家贫,识字不多,十五六岁时即练拳脚,参加过攻打洋教的活动,是个“脾气刚直,胆子大不怕死的硬性汉子”。刘长香19岁时(1900年)获罪逃难到天津静海,到静海后据传曾叫人以火枪射击,其衣服碎而人不伤,由此成为首领。随后建立义和团“乾”字团,人称刘十九。当时在天津的义和团坛口有300多个,团民四五万人,其中刘长香所率领的“乾”字团和一个“坎”字团最为重要,其所率领的团众达1.4万人。1900年6月15日,日、俄、英、法、美、德、奥、意八国联军开始进犯天津,义和团和清军与其多次作战,如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八里台保卫战等。7月14日天津陷落后,刘长香率部在天津南郊继续与侵略者作战。7月22日,一支联军到天津南郊抢掠,刘长香率团民阻击,击毙日军二十余人。8月19日,刘长香率部与联军美、英、日部一千余人在天津南郊展开血战,致联军死伤一百余人,团民死伤四百余人,此役即为著名的北洼大战。北洼大战是天津陷落后义和团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也是天津地区义和团与侵略军的最后一次大战。

一些文史资料中对刘长香的下落描写不明。但根据山东大学1965年年底的调查,其在义和团失败后,据传又当过巡长,继续在外闯荡多年后,在40多岁时回到了其茌平老家,终老于75岁。

4 相关问题

4.1 义和团团民的经济状况

这批武器形制多样,尺寸不一,制造质量不佳。因此这些武器并非统一制造、分发,而是团民各自携带加入义和团的,这也与调查时村民的口述一致。当时义和团运动日益勃兴,所以各种兵械显得十分匮乏,在北京前门外等处的铁匠铺日夜工作,售价数倍,其他各地私造刀械的情景均与前门处相类似,而仓促间制造的武器质量比较低劣。美国西点军校博物馆展出的一件义和团牛尾刀及刀鞘,其说明为“很多中国刀制造精良,但在义和团兴起之时,必须迅速武装大量团民,因此这把刀的制作非常粗糙”。可见在西方侵略者眼中,义和团武器质量差的原因与短时间内义和团团众数量迅速增加有关。

但实际上,义和团武器粗劣的更根本原因应该是成本。义和团团民大多数是生活水平低下的贫民。以刘长香所在茌平县为例,参加义和团的“是穷苦的庄户人”“穷的多,富的少”“是一伙穷人”。当时茌平县“扛一年活儿给十来吊钱,能买七八百斤粮食”“扛一年大活只能挣十吊钱,养活不了家口”。山东茌平知县豫咸在没收义和团武器时,给团民的补偿是“一吊钱一个枪头子,二吊钱一把刀”或“一支枪二吊钱,一把刀一吊钱”。可见一件武器的价值大致与一两个月的口粮相等,这对大多数底层民众而言并不低。

义和团的武器以棍、刀、枪为主,使用棍棒和刀是因为取材方便或易于练习,而以枪作为武器则并非如此。习武之人均知“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要练好枪法非常不容易。之所以武器中的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非团民中有很多用枪高手,而仅仅是因为其比较容易打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缘故。

4.2 文物的历史价值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文物目前仅见零星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出义和团所用刀、叉、快枪及铜号、旗帜等文物20件。天津义和团纪念馆也收藏有部分刀、枪等义和团文物。山东大学博物馆这批文物是国内同类文物中数量和种类较多、保存状况较好的一批。武器形制多样、制作粗陋,义和团凭借这些简单的武器与装备新式洋枪大炮的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一九〇〇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这些武器正是这场运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与义和团起源地的首领直接相关,更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的义和团继续抵抗运动有关,其来源清晰、保存较好,是近代中华民族底层民众抗御外侮、反抗侵略的代表性文物。其中刘长香所使用的长枪及七节鞭,更是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凉帽是清代官员夏天所戴的官帽,上面的顶戴是用以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一品官的顶珠用红宝石,三品用蓝宝石……五品用水晶等。雍正八年(1730),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这顶凉帽上的顶珠,经显微观察,其内部未见面包渣状包裹体或垂直晶种板生长的气液二相针状包裹体,且有多个小气泡,据此可知其为玻璃制品而非水晶,对应的官职为五品,级别并不低,其翎枝应配单眼花翎(孔雀翎)。

每个朝代的衣冠之制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无论清廷顽固派对义和团的真实想法是“压制”“支持”还是“纵容”“利用”,这顶凉帽及花翎被赏赐给义和团首领,反映了清廷想要倚重义和团对抗外敌的想法,是对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官方肯定。因此,这顶凉帽是清廷与义和团短暂而松散的军事合作关系的历史见证。这也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此类文物,对于深入理解和探讨义和团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是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4.3 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清朝皇室为满族,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巨大差异,其衣冠之制与汉族有明显区别。

经考证,清代礼帽的结构形制是由早期骑射功用的户外帽式发展而来的。顶饰文化为北方女真、契丹和蒙古族三个游牧民族共通之俗,其作为一项制度发端于辽金,初期就具备展示身贵位尊的功能,并有寒暑易制和帽顶饰珠之俗。后经元明礼制的发展和建构,在清朝形成了独具满俗汉制特色的冠式。这种冠制反映了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融合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承载了清王朝盛衰兴废的历史进程的服饰实证。清朝的冠制别具一格,从其官帽文化中可以看到清朝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和历史潮流。

山东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顶凉帽,形制完好,保存较佳,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这一角度看,这件文物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化价值。

此外,这批文物中的武器,经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半定量检测,其铁含量多在96%左右,武器上的铜销钉、铜丝等均为含铜58%、含锌38%左右的黄铜。凉帽顶戴基座为铜质,制造较为繁复,涉及了冶铸、冷拔、掐丝、攒焊、镀金等工艺。这些为我们了解清末金属冶炼、制造以及细金工艺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致谢:在本文的资料调查、搜集过程中,得到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孙昶临教授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守林先生的帮助,谨致谢忱!)

注释

①秦延景,王岐朋.漫谈中国近代骑兵刀发展:上[J].轻兵器,2016(19):42-46.

②关文明,赵諓华.中华武术器械大全[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110.

③④王敬模,刘振勇,于静贤.义和团首领刘十九[M]//政协静海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静海文史资料:第二辑.天津:政协静海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1989:54-59.

⑤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大事记[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98.

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1-122.

⑦路遥.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819-821.

⑧路遥.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779,781.

⑨路遥.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854,884.

⑩严奉林.水晶鉴定方法的探讨[J].超硬材料工程,2002(3):58-60.

⑪程歗,赵树好.义和团百年研究回眸[J].教学与研究,2000(5):25-30;欧阳跃峰.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太后心态剖析[J].史学月刊,2003(4):105-112.

⑫何远骏,刘瑞璞.清代明蓝石顶冬朝冠形制考[J].丝绸,2021,58(11):88-93.

猜你喜欢
义和团山东大学武器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
武陵春
A review of Fukuyama’s notion of “The End of History”and its competing ontologicaland epistemological standpoints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
董梅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