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

2022-10-10 09:08徐翠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5期
关键词:武术社团传统

徐翠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当今我国高校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样,高校武术类社团获得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策略的制定,实质是增强高等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既全面又专长的高层次人才,以达到预期的办学目标。社团文化是高校业余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方式,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调动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力,并成为学校品牌战略建设中的基础环节。而对于传统传承文化视阈下的中国高校,武术社团文化核心实力构建的实质目标是立足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精神以及创新武术形式,并以此推动武术社团全面发展,在增强自身文化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同时,为中国高校文化品牌传播和社会影响树立强有力的后盾。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华四大国粹之一,具有历史继承和发扬的价值。武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哲学思想。武术高于体育,属于文化,扎根于我国漫长的历史基础上,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在高校社团中进行武术运动的传播,对大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陶冶有着一定的正面影响,传统武术套路的练习能够系统地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社会道德素质。武术体育活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睿智,并有着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在培育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校学生成才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高校社团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1 高校武术社团现状

1.1 武术社团男女比例失衡

由于武术的特殊性,武术社团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高校社团的活动开展依托于学生的兴趣,武术社团当然也不例外。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印象中,武术对体能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女生不愿意报名武术社团。不仅如此,部分学校在传统观念意识的影响之下,还会对参加武术社团学生的性别进行限制,导致男女失衡现象更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在固有印象中武术对于学习者的体力要求和技巧要求都很高,一些学校社团的组织者以及管理者认为,女生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受伤,进而直接对其进行限制,这不仅不利于武术社团的延伸发展,还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自身思想意识的局限也是造成武术社团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学生认为,武术社团的应用价值不大,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这样的观念意识影响下,部分学生参与武术社团的积极性便会大大降低。

1.2 武术社团管理有待加强

从形式上来看,武术社团的本质是依照兴趣建立的松散型组织,在组建之初,总是注重于志同道合的共同宗旨,内部管理相对宽松。但部分院校对学生社团缺乏有效监督,甚至放任自流,内部管理工作也缺乏严格规范,包括对社团的备案登记、团队建立、活动管理工作都抓得不够规范,武术社团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很多高校在对武术社团进行管理时并没有意识到社团对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作用,没有认识到社团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价值,尤其对武术社团的发展,错误地认为爱好武术的学生爱打架,不好管理。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是对武术社团的曲解,同时也不利于其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另外,一些院校在设立武术社团时,并没有较好的训练环境,所营造的氛围也十分糟糕,会造成社团的混乱。此外,很多学校对武术社团重视和支持不够,实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存在抵触心态。而武术类社团本身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专业技能较好的队员往往在组团带队过程中缺少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这限制着高校中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加强武术社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社团活动的指导也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很大作用。

1.3 缺乏专业武术教师指导

从中国武术社团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社团挂靠单位、指导教师对武术协会的建设管理关注不足的现状。部分学校也非常不重视对学校协会指导教师的配备,许多学校的武术协会因为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导,在学校社团发展建设中的功能发挥不足。如果高校没有设置武术类专业或缺乏相应的教师系统,这种问题会更加严重,学校往往又无法给予社团合理的引导与管理,社团常常进入了自主学习与管理状况,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武术社团作为高校社团的一大类型,它不只是学生课余的娱乐活动,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占学生课余时间的很大比重,也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在指导教师方面,社团专业指导并没有纳入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内容。院校内部对社团教师工作量的确定并没有相应规定,也不在教师的考评指标内,这也是导致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教师平时忙于教学与科研的任务,而社团教师在规范学校社团日常管理工作,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严格把关,特别是加强对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所倾注的精力不足。社团教师承担着引导学校社团发展规划,把握社团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角色,但部分教师对学校社团的教育功能理解还不全面。

1.4 武术社团缺乏文化底蕴

目前,武术社团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当前,中国社团发展在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上,主要选择的是海外先进管理模式,对自身传统优秀价值观的选择相对较少。从教育主体上来说,学校社团更多地以学校工作队伍引导和学校自我教育为主,引导教育的功能发挥不到位,协同教育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但不可否认,随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兴起,其文娱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教育活动中部分流行文学的泛滥势头,以及拉赞助、商演等不少作为大学武术社团的主要活动内容和生活方式,给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其次,由于手机网民日益增多,社交媒介也日益兴起,高校社团活动也逐渐偏娱乐化,娱乐式表演活动频现,丰富的人文内容挖掘让快餐形式的浅层人文感受及文娱化活动占用了社会主要价值文化表现空间,消解了价值观塑造的效果。大多数武术社团已沦为娱乐放松、谋求利润的阵地,而近年来发生的个别武术社团成员行为失范问题,已经引发了学校、教育、社区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社团成立的目标与理念也很难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彰显,这种娱乐化的偏向和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活动形式与价值取向同我国高校社团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矛盾,丧失了原本的武术培养教育熏陶功能。同时,一些学校对于武术社团等这类社团持不重视的态度,社团的组织建立流于形式。对于学生日常的训练以及管理均较为松散,未能定期开展相应的竞赛与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逐渐丧失学习武术的兴趣,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集成也形成了阻碍。在上述的背景之下,部分武术社团仅存的文化底蕴逐渐消失,对于武术文化未来的发展与传播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2 武术社团优化途径

2.1 转变宣传重点

社团的男女比例不均衡对社团的发展很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社团招收学员的时候转变宣传重点,对社团的品牌形象进行宣传。通常情况下,社团自身便是最为关键且重要的宣传品牌。可以建立具有武术特色的宣传角,在社团招新时向新生进一步展示社团的特色,同时还可以通过武术活动来吸引新生的兴趣,进一步宣传武术的魅力,扩大社团的人数。

而一个社团的活动内容、形式及其定位、档次、服务品质将决定其能否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社团的特征制订具有特色的发展宣传计划,在细节上做到创新、具体、完善,从多角度来对武术文化进行推广。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添加新的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意识与观念。结合可利用文化资源库进行武术创新,从传统感官系统到全新的创意理念进行品牌推广,通过精心策划与实施过程,最终推动学院精品品牌的建立,增加影响力。

另外,在进行社团宣传时,可以将宣传重点进行转移,可以参照一些经典的宣传案例,依据对应的模式进行创新。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宣传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如部分女生对武术社团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没有学习价值、容易受伤等,在宣传之前,可以明确对应的主体,并对其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取这部分人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武术训练的要求,设定多元化的宣传方案,进一步吸引特定的学生群体,以此来达到相应的宣传目的。与此同时,可以将女生的需求点进行扩大,延伸宣传的范围,同时实现核心点的宣传,提升社团在女性群体中的竞争力,平衡社团中的男女比例。

2.2 构建现代化武术社团管理模式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社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大工程,除了硬件设备外,更关键的是学校的人文环境。学院要高度重视学校社团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引导学校建立武术社团规章制度,也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制定武术社团条例,在社团的设置与考核、评价与奖励制度、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加以明确。在数字化时代,学校武术社团管理需要在技术手段上进一步提升,学校要积极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和学校人文环境,帮助社团内所有成员提高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数字化时代与智慧技术的加持,使当前国内高校武术社团的内部管理方法有了质的突破,通过运用智慧技术大大优化了内部管理机制,使传统的社员信息从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存档,既节约了资源和空间,又有利于社团内部的控制与管理。应注重对学生社团员工的情感关爱,多关心学生社团的学生工作,多和学生沟通,多倾听学生的思想,多关心学生的实际需要,并推动学校与社团之间开展定期的沟通,引导学生逐渐参与社团管理,从外部管理逐渐转变为自我管理,带动学生社团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对于管理者而言,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意愿与想法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管理机制。

2.3 多方面增强指导教师的效能

在武术社团的活动中,缺少专业指导是普遍问题,要加强对武术社团活动的指导,增加对专业教练的招收和培养。对于一些没有武术专业的高校来说,可以邀请或聘用武术教师或武术教练对学校的武术社团进行指导,降低高校单独聘用武术教师的经济负担,进一步促进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相对于没有武术专业的高校,拥有武术专业的高校,在指导教师方面更有优势,可以将社团指导加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确定社团指导教师的标准薪酬制度,将学生社团指导工作经历纳入绩效薪酬、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表彰评优等相关考核。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不同活动、传承和践行的主体,对其加强常态化、专业化、持续化的教育引导,并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正能量。而非武术专业的学校虽然不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但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指导人员来完善社团自身的培训结构与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构建双向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武术训练教学,指导型的教学模式更能锻炼学生学习武术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一般情况下,社团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岗位培养、社区实战训练等途径对其开展立体化训练,提高其思想政治意识,历练其学术品格。这种模式比传统的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开放,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所收获的教学指导效果更佳,所覆盖的教学范围更广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武术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多变,不再单一地训练、比赛,而是以此为基础,向外逐渐延伸扩展,形成更加细致的社团内部结构,对于武术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对武术社团的活动开展专业化辅导,可以增强社团的专业性,也可以更高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健康安全,有效避免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受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能和技巧。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武术知识,还能推动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社团宣传上也有帮助。

2.4 以传统文化引导社团活动

在陕西省高校的武术社团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大部分社团在进行活动时忽略武术的内涵,以技巧来引导社团活动,这对社团的长足发展有很大影响。事实上,武术的内涵与技巧在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面对上述的情况,可以改变固有的传播形式,以传统文化来对武术社团活动进行引导。我国高校武术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战略必须构建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上,并成为中国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武术社团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创新形式,或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开展武术交流活动,如可以定期举办武术竞赛、交流大赛、武术辩论赛等。以这种形式来进一步深化武术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结合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个性化、多元化的形式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武术文化的引导过程中,形成更加细致的培训结构体系,如此才能扎根于本土,并达到更完善的品牌策略。学校文化武术服务战略的关键点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训示功能,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在武术社团开展活动时,几乎离不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开展文化服务来拉近参与者与社团的关系,在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吸收并发展。只有不断吸收中华文化资源,才能适应中国发展节奏,达到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

3 结语

武术社团作为高校多样社团中的一种,在发展途径上要结合武术的特殊性。不仅要从管理和指导方式上进行改革,还要在精神层面上对武术社团进行进一步升级。武术社团要结合当地的武术类型,在传统文化上进行建设和发展,使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在传承武术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武术社团传统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少年力斗传统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