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生长课堂借助互联网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2-10-10 12:09冯志坚
学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生长素养探究

冯志坚

(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甘肃古浪 733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 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中数学生长课堂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号:WW[2020]GH014)成果。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以深入解读知识为前提,通过互联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策略,以此实现生长型课堂的构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生长型课堂不单纯是知识型课堂,也是思维型课堂。在这种课堂下,学生就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悉心灌溉,基于“互联网+课堂”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的蓬勃生长。生长课堂即生本课堂、智慧型课堂、主体性课堂的集合,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可自由生长的空间和机会,而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观念亟待提升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诸多新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工具相继涌现出来,同时给教师提出更多的难题,虽然年轻教师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并将其进行灵活运用,但是一些在教育一线耕耘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并不是很认同当前将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师坚持使用“教材+板书”的方法,认为将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只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利于学生集中精神好好听课。然而,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并不认同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方式,认为板书、画图、抄题这些环节很耗费时间,从而失去了参与其中的兴趣。虽然新课程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引入了相关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学观念滞后导致“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依然占据上风,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水平偏低

结合相关调查发现,眼下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掌握程度较浅,在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方面勉强可过关,而在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以及逻辑推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充分说明现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亟待提升。主要还是因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起步时间较晚,2015 年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培养,2017 年才对其予以细化,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短期内不能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仍旧关注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看重其得分能力,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数学素养培养。

(三)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然而,眼下非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创新,一直采用单一方法,教师高高在上,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频繁开小差。再加上数学本身的特殊性,涉及了诸多公式与概念,学习时本就会有枯燥感,学生需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部分,导致题海战术在课堂上立于不败之地,学生更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在长久的恶性循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敬而远之。

(四)教学条件不足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全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尤其是在打造“生长型数学课堂”时,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都面临着现代化教学条件不足的现状,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开展教育时,忽略了教学条件的改善,致使学校缺乏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不够完善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构建“生长型数学课堂”时,常常面临教学资源整合不够充分、教学条件无法满足等问题,严重束缚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教师的功能逐渐淡化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学生一直使用的传统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往教学时,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掌握绝对的主导权,把知识笼统灌输给学生,学生扮演听众被动服从教师安排,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而“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些教师开始忽视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和作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不能及时提供有效引导,教师的功能逐渐淡化。实际上,现代教育强调“双主体”,师生都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单独学习,其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

二、基于互联网构建高中数学生长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以重构课堂生态文化为抓手,重新审视教学,持续完善课堂,致力于构建生命、生活、生动、生长的生态课堂,给学生搭建成长阶段,给教师构筑发展平台,使课堂教学迸发生机与活力。

(一)实行民主教学,构建生命课堂

打造高中数学生长课堂的关键在于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公平成为现实,为教师提供了丰富手段来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使其实现有效发展,推动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不管是传统模式下的“面对面”教学,抑或是依托于互联网开展的“远程教学”“空中课堂”,都需要教师注重师生关系的和美度、教学用语的温馨度、课堂氛围的柔和度“三个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实行开放教学,构建生活课堂

新时期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窗外的声音,在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实施开放教学,打造生活化课堂。换言之,就是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促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活气息。因此,教师可实施“开放教学”的模式,让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将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打造高中数学生长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何为开放课堂?首先,课程的开放。通过“互联网+课程”的实施,使课堂从组织结构到内容出现巨大变化,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实施拓展、更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开阔学习视野,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形式的开放。高中数学教学不应单纯局限在教室和学校内,教师可采取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如远程教学、空中课堂等,使学生不受限制自由切换到学习状态中。最后,时空的开放。将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保障师生互动不流于形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时空限制的突破。教师可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对应的移动终端,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点拨,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将教学的触角延伸至每个学生,促使课堂教学更加自如,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促使课程内容得到全面拓展。学生足不出户,便能博览古今中外;打开链接网站,获取各种学习资讯,真正体会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乐趣。

(三)组织活动教学,构建生动课堂

生长课堂实则也是倡导互助学习、互动对话的生动课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建立以自主发现为基础、以小组探究为过程、以教师隐形调控为形式、以全员对话为主体的学习机制,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发现、探究、感悟、应用的能力,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知识融合。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将其作为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突破时空壁垒,促进课内课外、书内书外、校内校外的翻转、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世界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采取分层教学,构建生长课堂

高中数学生长课堂借助互联网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导向在于以人为本,教育的内涵与规律在于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能够实现对不同学力学生的按需培养,予以个性化推荐、菜单式学习:其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其二,教学过程的分层;其三,教学评价的分层。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给因材施教增添更多可能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可感受成长的乐趣。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同样给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带来无限可能。在不久后的将来,依托于智能化的大数据运算技术,学校和教师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实施“靶标式”推送,进一步使素质教育理念中追求的“因材施教”得到完全实现,为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唤醒内驱力,构建生长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凸显出来,且在灌输式教学中逐渐形成了极强的依赖性、被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阻碍了生长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教师在构建生长型课堂时,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促使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生长课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融入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在直观感知下,降低知识探究的难度。还可借助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情境,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探究情境下,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逐渐感悟到知识的魅力,并在直观感知下迅速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

1.引入微课教学。基于互联网构建高中数学生长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可通过微课教学强化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微课主要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能够实现对重难点内容的逐一突破,不失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将其制成微课件,使其系统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展开探究性学习,进而对其牢固掌握,这与生长型课堂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灵活起来,降低了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还可鼓励学生使用微课开展自主预习,教师基于微课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激发学习欲望,完成预习任务,促进预习效果的提升。微课具有可重复观看的功能,教师将其下发给学生后,可引导其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通过慕课指导学生学习。慕课将课堂教学转移至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使各地区学生进行聚集,统一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慕课的使用,为不同地区的学生、教师搭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可选择名校名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使得学习视野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需要收获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可借助慕课平台汲取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而对自身教学模式予以革新,坚持不懈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3.依托电子白板,驱动学生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构建高中数学“生长型课堂”时,还应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教学价值。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利用电子白板,将其灵活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在引导学生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究之前,可借助电子白板的蒙层、放大镜功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下,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生动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借助数学模型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如此,通过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生长型课堂”的构建,真正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要价值,以互联网为抓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与启发,从而实现高中数学生长课堂的构建,落实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生长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碗莲生长记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