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高质量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五点主张

2022-10-09 11:53张金秀北京教育学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作业英语

张金秀|北京教育学院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如何设计和实施高质量作业成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广义上来说,作业是指“课内练习+课外作业”;狭义上来说,作业是指学生回家完成的学习任务,通常称为“家庭作业”。结合我国当前“双减”背景下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政策要求,以及大多数学校在课后服务期间都有作业辅导这项内容,本文采用学者王月芬关于作业的定义,即“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1]。基于对作业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笔者提出五点中学英语高质量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主张。

一、明确作业的育人价值导向——提升学习能力

学界关于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的教育价值早已形成共识,即作业对学生增强事实性知识,增进理解,形成概念,发展态度、学习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2]。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学习能力,是作业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这正如Buchel所言:“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动机,使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3]

与有组织、有指导、有干预的课堂学习任务相比,大部分作业是由学生独立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来完成的——什么时候写作业、如何写作业、作业完成到什么程度在理论上都是由学生自主决定的,涉及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一过程正契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这一必备素养。“学会学习”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这一角度来说,尽管作业承载着多种育人价值,如巩固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等,但学习能力提升一定是作业区别于课堂学习最独特的育人价值。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4]。作业正是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抓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作业时,不仅要注重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技能的查漏补缺,而且也要从学习能力提升这一角度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主动规划、策略使用、过程调控和效果评估。例如,教师应在课前预习阶段设计预习性作业或诊断性作业。预习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思考即将要学的内容,进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正式学习,其常运用于阅读语篇教学的翻转课堂中:利用语篇结构视图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提取语篇事实性信息,为课堂上的文本深度阅读作准备。诊断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诊断自己的学情,进而把握后面的学习重点,其常运用于单元学习前的学情诊断中:通过设计几个关于单元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诊断关于这个单元已有的知识技能及学习需求,为相应的学习作准备。又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用于巩固本课所学的传统基础性作业中回顾教材、笔记等内容,学会复习策略,养成复习习惯。再如,教师应设计课后拓展性作业,引导学生每天阅读一个拓展语篇,或每周至少四天持续阅读整本书40分钟,并完成阅读笔记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较为稳定的英语阅读习惯,并进一步在阅读过程中发展预测、猜词、提问、归纳等阅读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根据学情选择一至两种类型的作业,切忌追求作业类型的多而全,以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二、以系统思维统整作业——设计单元作业链

传统作业重视单个课时作业,强调一课一得,不仅会导致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的作业过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且也会忽视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整合性,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以系统思维为设计理念、以单元作业链为实施路径来提高作业质量。具体而言,教师应首先思考如何通过单元作业链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表现。其次,教师应思考单元内不同课型所体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单元作业链促进学生听、说、读、看、写的均衡发展。再次,教师应思考单元内学生整体输入、内化、输出的语言学习系统,并通过单元作业链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布置相应的作业,体现学生的学习进阶。最后,教师应思考学生课堂内外相结合、独立—合作相支持、学习与生活相联结的教育生态系统,并通过单元作业链控制作业数量、变化作业方式、优化作业内容,进而系统整体提升作业质量。

综上所述,单元作业链是指以单元最终作业为锚,根据每个课时的主要语用任务,逆推安排核心素养递进、语言技能均衡发展、主题内容进阶、学习投入适量的分课时作业。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二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单元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内容包括世界上濒危野生动物面临的困境、人类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单元新的语言项目包括endangered animals、make profits、live in harmony等主题词块,以及表示情况紧迫及保护措施正在开展的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的语法项目(如“African elephants are being hunted.”等)。笔者团队根据主题以“从国际到国家,再到个人”的逻辑顺序重组教材所提供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并以“主题—语言—作业”为要素构建了本单元八个课时的整体作业链(如表1所示)。

表1 Wildlife Protection单元作业链

三、把握高质量作业的三个特征——可完成、开放语用、多形式

基础教育界普遍认为,作业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保证学生作业效果的重要前提。Vatterott提出优质作业的五个特点,即目的明确、作用明显、学生愿意做、学生有能力完成与外表美观[5]。结合英语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强调语用等特点,笔者认为英语学科的高质量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高质量的作业一定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作业。笔者在大量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数量过多给学生造成负担,或是能力要求过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生无法完成作业。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作业产生消极态度,进而抗拒写作业。为了使作业与学生能力相匹配,让学生能够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取两个策略。第一个策略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为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作准备。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应该是全新的学习任务,而应是课堂上见过、学过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人生经历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题为“The life history of a famous Chinese writer”的小组讨论和全班展示,然后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讨论写成短文,即完成介绍中国知名作家人生经历的作业。第二个策略是布置作业时提供明确的指令语。与下课前匆匆展示作业不同,具有“明确的指令语”的作业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讨论作业要求、标准,如为书面写作提供评价量规等,也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如在概要写作作业中为学生提供4~5个问题帮助其思考和组织概要内容。

其二,高质量的作业应包含开放的语用任务。开放的语用任务注重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以及自主选择内容和呈现方式。相较于抄单词或抄课文等机械训练性作业,开放的语用任务作业更具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投入精力去完成。开放的语用任务包括根据图片编写故事、创作某个主题的张贴画、与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进行对话,以及根据思维导图编写文段等。

其三,高质量的作业应是多形式的。为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方便批改,教师通常以书面任务的形式布置作业。但英语学习涉及学生多项语言技能的发展,仅靠书面任务无法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一方面,教师要布置听、说、读、看、写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诊断、促进学生多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考虑到语言技能发展的综合性,教师可设计多技能作业,如观看并介绍Ted演讲视频、(跟着音频)朗读课文、进行主题演讲等视听说作业,回读课文进行概要写作或续写、笔头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围绕课文主题撰写自己的生活经历等读写作业。另一方面,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词汇、语法的显性练习,如词义英英画线搭配、词汇填空、整理单元/课时主题词汇图等词汇作业,短文改错、改写句子、连词成句成篇等语法作业。

四、关注学生学习差异——注重隐性分层

通常情况下,作业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学习任务,因而如何应对个体的学习差异是作业设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倡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目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常采取显性分层策略,即根据任务难度对作业进行分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例如,在完成阅读语篇学习后,教师布置了以下两项作业:一项是利用关键词绘制语篇内容的思维导图(针对学优生);另一项是背诵文后词汇表,并在第二天听写(针对能力中等及以下学生)。上述两项作业从表面上来看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但实际上是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训练,会继续扩大学生的学习差异,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负面认知,不利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隐性分层策略是指给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如绘制文本思维导图,但在作业实施中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支架以及在作业反馈中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这有助于精准诊断、评价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而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和策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会体现出差异,如学优生在绘制文本思维导图时可能会使用12个关键词,而能力中等及以下学生可能会使用6~9个关键词。在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和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差异化反馈,关注学生的增值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单元前置性学习任务、课堂观察、非正式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方式诊断和评估学生的学习差异。

五、重视作业评价反馈——多功能、多主体、多形式

作业评价反馈是作业序列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作业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就会抄别人的作业或不写作业。另一方面,传统的完全由教师批改作业的做法对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工作负担。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多功能、多主体、多形式的评价反馈。多功能是指教师要转变作业评价反馈只是纠正错误的传统观念,秉持作业评价反馈也可以是欣赏学生作业成果、分享学生学习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观念。多主体是指反馈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伴或学生自己。例如,在学生完成绘制课文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粘贴在教室墙上,并引导学生用即时贴使用“one star,one wish”的方式对作业进行反馈与互动,或者在第二天发给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多形式是指教师可以以书面评语的方式为每份作业提供个性化批改反馈,也可以根据学生作业整体完成情况在下一次课上利用课前5分钟集中进行反馈或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作业成果及完成策略。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和实施作业是广大教师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应时常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和实施是否反映了好的作业理念,以及是否帮助学生形成习惯、建构策略、激发动机、发展素养,进而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猜你喜欢
教师应作业英语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作业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