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档案生态安全 构建安全生态机制
——评《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2022-10-09 02:48
关键词:管理机制应急理论

杨 霞

河北大学张艳欣教授著的《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由人民出版社于2021 年4 月出版,该书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档案安全保护研究之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生态安全理论与方法,探究档案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长久的安全问题。该书作为档案管理学的专著,从档案生态安全角度探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对我国当前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开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在业界引起关注。该书在理论借鉴上合情合理,在模型的推导上严丝合缝,构建的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在现实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结合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代档案思想从其内在实质上来说,是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学实践的统一体,其学科理论的探讨是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的,以达到学以致用。《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根据生态安全与档案安全的内容既目标的相契合,界定了档案生态是指档案周围的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档案保存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这些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系统。档案生态安全是指档案避免遭受不利因素危害导致其状态受到破坏的状态。然后据此概念的界定,分析了我国档案生态安全系统中各个因素对我国档案生态安全的影响,其分析有理有据,为我国档案安全保护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导。

在进行了基本理论的界定之后,作者对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实现先做了理论上的论述。档案生态安全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生态系统内部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协调整个档案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环节,从法律、政策到制度、实施全方位协调发展,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全面、统一、高效的系统。在应急管理制度之维,在体制上建立权威的指挥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职能和权力,在实践中具体落实管理责任,逐渐完善和规范相应流程;在法制上应尽快健全应急管理法制,从而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以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档案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构建档案可视化应急预案,使档案部门原本的文本应急预案更加直观、预案要素的逻辑关系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便于灾害信息共享、灾害推演与预案动态调整,为档案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灵活决策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从而提升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水平。在应急管理机制之维,需要预防与管控合理安排,建立合理的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应急管理技术之维,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不仅需要“战略”提高,更需要“战术”支持,必须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现代应急技术方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升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能力,云计算技术协助实现档案应急管理资源共享,物联网技术助推档案应急管理智能化,区块链技术提升档案应急管理综合治理水准。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关键技术方面,引入入侵检测技术、备份技术和数字信息容灾技术。在档案应急抢救技术方面,将传统介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应急抢救分开实施,对传统介质大档案,在应急抢救中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档案保护技术专家根据档案的受损状况,进行检查、鉴定,然后确定抢救修复方案,进而利用丰富经验,对受损档案实施科学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数字档案的应急恢复上,需要相关的网页被篡改应对技术及恶意程序传播应对技术。在应急管理文化之维,需要观念与行动的协调统一。自上而下的培养档案生态系统工作人员的应急文化自觉,科学规划并以多种手段培育档案生态应急系统文化氛围,各级机构广泛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应急文化宣传,建立应急教育长效机制。在应急管理信息之维,做好信息与知识的良好衔接。将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知识生成、积累、管理与应用这四个环节全部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各个流程,即无论是档案生态系统常态应急管理工作中对突发事件的准备,还是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响应,以及突发事件结束后的恢复抢救,这四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于每一个业务流程中,而不是循环一一对应,因此,对档案生态系统的应急知识管理既与系内部业务流程相融合,又非与业务流程环环对应,是既伴随档案生态系统的应急管理实践,而又凌驾于实践之上的管理过程,经过“PSCA 闭环”,实现应急知识的增值。同时构建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在应急管理资源保障之维,做好人财物的合理调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保障好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和物质资源。

《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依据全书前五章的理论知识的铺垫,构建了可应用于实践的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依据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评价内容3W1H:Why——评价目的,What——评价对象,Who——由谁来评价,How——如何评价,建立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在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将应急管理成熟度按照从低到高分为初始级、规范管理级、标准管理级、定量管理级以及持续改进级五个从低到高的级别,然后针对每个级别定义相应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构建行之有效的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值得称颂的是该书的档案生态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已存在的指标体系做了应急管理的质量管理、定量管理、过程管理等方面的补充和加强,将档案生态系统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中的关键过程域与其他领域的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部分相结合,践行了档案学理论被用来指导档案学实践,并不是照搬,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取舍、再进行指导的思想。最后作者将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某个具体档案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关的指标数据,然后再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为该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操作流程及对实践的指导做了具体的阐述。《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在写作方法上打破了“为了研究而研究”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弊端,破除“本本主义”的研究方式,理论的获得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这一宗旨。

2.内容上的独到之处

档案安全环境的维护与建设是保障档案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生态治理理论,并对档案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探讨、论证等是臻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在借鉴生态安全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档案学理论及档案工作的实践,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生态治理理论。

首先,我国档案安全保护目前获得档案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发表了相关的比较有学术水平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献主要是对档案常态安全保护的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特别是对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比较多,《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认为档案生态安全包括有常态安全和非常态安全两个方面。而档案生态安全包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是档案生态安全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档案生态风险,二是档案生态脆弱性。生态风险是指档案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非期望事件的概率和引起的不良后果。档案生态脆弱性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科学技术等环境下,档案生态系统对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这种性质是档案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该书对这一关键概念的界定一是创新了以往对档案安全保护的研究,二是为本书后面对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做了铺垫。

其次,《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提出档案生态安全的保护需要常态安全保护与非常态安全保护同时进行。在我国的档案界,对常态档案生态安全保护无论是学术研究还工作实践都有较多关注,并形成了相关的优秀成果,但是对非常态安全保护却显得稍微欠缺。基于此,《我国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一书重点论述非常态档案生态安全保护,档案生态应急管理是实现非常态档案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如何实现档案应急管理?作者认为首先需要创新理念,秉承协同应急管理、智慧应急管理、差异化应急管理等理念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档案生态安全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其系统内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档案生态安全,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也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法律制度等多角度协同作用来共同架构档案生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应急理论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甘肃小微企业人才缺失与管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