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210008)范雯静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拓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主要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反映课堂中的某个环节、活动,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它和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不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受到师生广泛的重视,其很大程度上是由计算机网络普及、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社会背景催生的。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完善的今天,微课以多种优势发挥作用,不仅能传播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微课通常着眼于某个知识技能要点。应用融合学科特点的微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师生关系等。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而在这五大核心素养当中,“美术表现”处于基础层面。“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这正照应了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基本的美术技法,掌握相应的材料工具,能用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活动和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美术表现本体,还要利用美术表现来扩大学科价值。
微课对知识点的讲解、归纳总结等十分细致。通过学习微课,学生可以了解某一种美术技法的表现方式、掌握一些材料工具的特性、认识一些题材的艺术效果。微课凭借知识点精准、方法细致的特点,给学生的美术表现进行了极好的示范和引导。微课能消减学生对绘画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运用丰富的工具和材料,开展富有个性的美术表现活动。
教师应当去研究每一微课对培养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真实作用,以及微课与课堂其他教学环节的关联,领悟“美术表现”素养下微课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表现”素养下的微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生既要围绕教师的讲述和示范展开知识学习,又要围绕微课内容进行美术表现。因此,微课的主题、素材等都要凸显美术学科的特点。
在市、区级微课比赛中,微课主题与内容的选择是众人关注的重点。教师应重点关注课标明确的美术表现的学习内容,以更好地确定微课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笔者基于课标明确的美术表现的学习内容,整理出以下表格(详见表1)。
表1 美术表现学习内容与微课主题关系表
教师应结合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开发,以制作出新颖的微课,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确立微课的主题和内容后,可以先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发散思维,将想到的要点都记录在本子上,再围绕预设的重难点进行组织编排,最后选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活学生利用工具、媒材等进行创作的潜力,如笔者在《情感的记录——油画棒真棒》系列微课中运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将三种类型的油画棒笔触技法的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从而在短短三分钟不到的时间里让学生明确了油画棒静物画的多种表现笔触和混色技法。教师还应反观微课的内容。教师须明确,微课的设计应始终围绕主线,思路混乱、逻辑不清、内容过杂的微课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突显问题意识、明确问题解决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有效指导实践是有价值的微课的衡量标准。
微课的制作素材主要有知识点、图片、视频、旁白、配乐等。教师要围绕微课主题,广泛收集素材。除了现成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积极创造可用于教学的资源,如多用相机拍摄下自己认为有意思、有美感的照片,做一个有心的执教人。这样,在展示微课时就能让学生眼前一亮,抓住学生的心理。笔者将无意中拍摄到的校园中的荷花在三天内开花的照片,作为没骨花鸟画微课的导入素材。当学生看到微课中按时间顺序依次出现的照片中的荷花慢慢展现出美丽的姿态后,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笔者相信学生一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这种意境与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
因为微课的时长不宜超过10 分钟,所以教师的示范节奏不能拖沓。教师在微课中示范技法时要点明关键性的动作,比如素描的排线、工笔重彩的染色,同时配以旁白或字幕,以获得最佳的指导效果。“造型·表现”领域的微课不建议调整播放的速度,否则会干扰学生对用笔快慢和笔触效果的判断;相反,“设计·应用”领域的微课可以在学生能理解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播放速度,以完整展现分步制作的过程。
配乐虽然在微课比赛的评分细则中没有提及,但教师应明确,音乐对渲染微课的氛围有极大的作用。不同风格的乐曲可以让学生更沉浸于微课的学习中。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如果能巧妙地契合微课的内容,便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笔者在制作写意蔬果花鸟的微课时采用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配乐。一段轻松活泼的乐曲后,音乐的高潮和微课的结尾旁白相吻合,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也更凸显教学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知识点的讲解方式、旁白的语音语调等都值得教师反复推敲。美术微课素材的收集、整合、取舍需要经过反复推敲,这是制作好微课的关键。
具有录屏功能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 8、嗨格式录屏大师等,其作用在于可以将设计好的微课脚本进行录制,并根据需要,导入其他素材进行完整的合成制作。录屏软件宜在电脑端操作。一些手机视频制作软件能将相关剪辑工作变得更为便捷,拍摄、制作、导出等用一部手机即可完成。VUE就是其中之一,分镜是其一大功能特点,几乎可以呈现大片的艺术视觉效果,同时,VUE 的滤镜又很有电影质感。剪映也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制作软件,具备分割、变速、转场等功能。利用手机视频制作软件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随时保存半成品视频,还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在视频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不同的软件“各显神通”,由它们加工过的各类资源最终需要汇总到一起合成并导出成一个完整的微课。图1 所示为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微课的过程。
图1
不管是录屏软件还是手机视频制作软件,在编辑区域,素材始终以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形式出现。横向代表按时间顺序播放,纵向代表同时播放,比如视频中同时出现画面、字幕、录音、配乐、贴纸等素材。理解了这一原理后,教师还要在应用中熟悉每种软件的优势,探究微课制作小窍门,并基于美术学科思维进行微课制作。
那么,如何通过短小的微课让学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产生美术表现的热情呢?教师可以从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优秀的纪录片中借鉴叙述表达的方式,也可以从国际著名品牌的商业公众号宣传视频中汲取创意灵感,还可以从有影响力的电影和书籍中挖掘与微课知识有联系的内容,等等。初中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各种资源,以在微课中展现人文性特点,丰富微课的视觉形象。
表2 美术课中的微课应用调查表(1)
表3 美术课中的微课应用调查表(2)
笔者的微课在课堂上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微课给美术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精微的展示窗口。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在展示时必须考虑学生实际的美术表现水平,而不能只顾自己展示。如笔者的《〈夜百合图〉临摹》微课行云流水、画面唯美,但过分重视每个步骤的流畅性,以致展示关键步骤的时间太少,对工笔重彩画分染的技法缺乏更为详尽的展示。
学生在课堂中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的反应,较观看网络视频的有所不同。学生会对微课的内容充满期待,并主动去探究微课的设计意图。微课的有效性能通过学生的反馈体现出来,如果学生没能及时完成思考、讨论、练习等学习任务,且预期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教师便有必要反思相应微课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修改微课脚本并在相关软件中找到原始记录进行调整。教师应通过一些方法来量化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知识技能获取情况。
未来的教学常态可能为:以主题为统整,以单元教学为主要形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课程概念,促使初中美术教师用“大观念—基本问题—小问题”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课程。教师应优化“一本教材从头教到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进行知识、技能的重新整合,基于优选出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如美术创作活动中,以“如何创作一幅作品”为主题;美术设计活动中,以“如何设计一件能满足功能和审美需要的作品”为主题。
那么,在大单元概念下该如何发挥微课的作用呢?笔者尝试将微课应用到单元课教学中。首先,将单元课的情境融入微课的设计中,可以是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展现,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社会问题的讨论,这使学生更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其次,用微课展现每堂单元课中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以点带面。一套完整的单元课微课可以视为单元课知识技能的脉络。最后,通过应用微课提高单元课中新技术的应用比重,更好地展现美术学科资源开发的新态势。
“美术表现”素养下的微课应用已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毋庸置疑,微课已然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新秀”。初中美术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微课的多样表达、多元风格、多重意义,不能把微课的功能发挥局限于那几分钟,应着力使微课成为提高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有力工具。